張明霞
新課改的意義就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賦予學生以自主學習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自主決策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其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強調(diào)“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因此,在新課改下要提高農(nóng)村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就成為信息技術教師的首要任務。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中抓住“觀、練、試”三方面設計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利用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這種直觀、獨特的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嘗試的興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練”能體會學計算機的樂趣。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制作一些實用的東西,如電腦繪畫、賀年片、手抄報、電子期刊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zhì),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要求。
“試”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按照新課程標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牛頓認為:“沒有大膽的想象,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痹谛畔⒓夹g課堂上,如果沒有敢于動手的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將會變得毫無生機。因此多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我們的課堂就會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
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在信息技術課上,往往表現(xiàn)在愛玩游戲、看動畫、上網(wǎng)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將信息技術課堂上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來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課堂上我讓學生玩紙牌、掃雷、空當接龍等一些益智性游戲,學生“玩”會了鼠標;讓學生玩“吃蘋果”、“警察抓小偷”游戲,讓學生學會了使用鍵盤。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農(nóng)村小學由于設備有限,課時數(shù)少,為了減少差距我主要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當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局域網(wǎng)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分工、協(xié)作的重要性。
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等方式提高信心。自我評價可以使被評估者主動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尋找問題對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是十分有利的。同學間的互評可以得出相對客觀的結果,能夠鍛煉學生的判斷能力。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不用功、成績比較落后的學困生,我們應該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信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我們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在下課時,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打印一些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家長感到他們成就的喜樂。
加強機房管理,也是提高課堂效率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每節(jié)上課之前檢查每一臺計算機是否完好,定期殺毒、隨時檢查維修,保持機房衛(wèi)生干凈整潔。進入機房未經(jīng)老師的許可,不許亂動計算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道德品質(zhì)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上機操作習慣,以免損壞計算機,只有保證每臺計算機都能夠順利運行,才能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和其它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但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反而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網(wǎng)絡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