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貴慶
【摘要】體育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是提高學生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職學生缺乏鍛煉,身體素質水平很差,主要是因為中職學生把精力都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注重勞逸結合才是教學的本質。文章分析了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體育課堂;健康標準;教學質量
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是實用型高端人才,以提高學生在社會中的就業(yè)率。中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只注重文化課程的教育,忽略了體育課堂的教學,導致學生生理及心理素質都很差。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意志,培養(yǎng)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可以宣泄不良情緒,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加強人際交往,促進身心和諧。
一、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的意義
在經濟發(fā)達的21世紀,中職院校只重視就業(yè)率,忽略了體育教學,造成學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不健全的狀態(tài)。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說:“體育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先驅張伯苓說:“教育里沒有了體育,教育就不完全?!斌w育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魄,而且充分體現了德育的功能。體育課堂教學在陶冶情操,開發(fā)智慧,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鍛煉堅強的意志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育體來育人,沒有體育課堂教學,素質教育就無法落實。人的心理健康與身體的正常發(fā)展息息相關,以人腦中正常健康的神經系統(tǒng)和中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教學活動,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為心理發(fā)展提供物質基礎,從而達到鍛煉人的心理素質的目的。體育課堂教學可以增強中職學生的意志。學生在參加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和明顯的意志。體育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機智靈活的優(yōu)秀品質。體育課堂教學可以鍛煉中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中職學生由于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tài),極易出現身心疲勞、精神衰弱的現象。積極參加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放松身心,消除疲勞,同時可以將學生煩躁的情緒發(fā)泄出來,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一)課堂教學目的單一
目前,我國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目的單一,甚至沒有明確的目標。中職教學現狀與普通的高中體育教學目標一致,都帶有很強的功利性,一味地鼓勵學生相互競爭,僅僅以鍛煉為目的,沒有考慮學生的身心健康。中職教育以培養(yǎng)實用型高端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力為教學目標,而體育課堂的教學目的就顯得十分單一,只注重鍛煉身體,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覺得很枯燥、很累,達不到教學目的,不能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為了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滿活力,應該讓課堂目的變得多元化。
(二)教學資源匱乏
教學資源匱乏是阻礙中職院校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限制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學資源的匱乏限制了體育課堂內容的多元化發(fā)展。宋代教育家朱熹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樂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促進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條件。若體育設施匱乏,體育課堂內容單一,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寧可站著聊天也不愿意運動,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資源的豐富是發(fā)展學生課堂外第二興趣的關鍵點。
(三)教學理念落后
中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僅僅依靠學生的出勤率來給學生的期末成績打分,并沒有起到促進學生健康的目的,顯得有些敷衍。體育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身體承擔一定的生理負荷為基本要求進行教學。人的體能和健康的發(fā)展需要體育運動,需要做各種身體的鍛煉,而且要進行科學的鍛煉。而學生打著“自主鍛煉”的旗號站在一起聊天,沒有體現實際的體育鍛煉價值,僅僅依照教師的要求出席簽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逐漸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得到鍛煉。
三、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教學目的多元化
中職院校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新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評價應從甄別性的評價轉向發(fā)展性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評價要反映學生學習的成績和進步,激勵學生的運動,幫助學生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彌補其在思維和習慣上的不足之處,認識自我,樹立自信,真正體驗到運動的意義?!斌w育課堂教學目的多元化,有利于真正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保障學生對體育的真正熱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
(二)完善設施設備
完善設施設備是中職院校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最基礎的物質保障。體育設施設備的缺乏從根本上限制了學生的運用范圍。如學校有籃球,而籃球場地有限,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導致學生對籃球運動失望,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因此,完善體育教學設施設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中職院校要加大對體育設施設備的資金使用量,要擴建各個運動場地的規(guī)模,更新落后、破舊的體育設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設施問題。學校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增強他們的體育意識,通過好的設施設備讓學生重視體育運動,加強鍛煉,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三)更新教學理念
目前,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各院校追求的目標。中職院校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管理,約束了學生的運動發(fā)揮,僅僅讓他們知道有體育課的存在,并沒有意識到體育課給他們帶來的意義。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跟學生應該互換身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起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用寓教于樂的方法營造運動氛圍,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也能夠帶來快樂,舒暢身心,釋放壓力。因而更新教學理念是保障體育教學質量的前提。
四、結束語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是中職院校發(fā)展體育教學的基本保障。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現狀是體育課堂目的單一,教師缺乏體育意識,資源設施匱乏,教學理念落后。文章對此提出了優(yōu)化措施來改善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興趣,增強體育運動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楊淑娟.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診斷及對策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21):197-198.
[2]卓勤君.臺州市中職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職業(yè),2015(03):65-66.
[3]姚興軍.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整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J].體育師友,2008(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