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翠榮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是為今后閱讀和作文墊上基礎。而以識字為教學重點的低年級,怎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好漢字,為閱讀和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呢?下面就我的教學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
一、教好漢語拼音,使學生掌握讀準字音的工具
學生入學后,我集中六周時間,根據(jù)插圖活潑大方、字母的圖形既表音又表形的特點,編排一些兒歌或順口溜等進行興趣教學,教會學生漢語拼音最基本的知識。此外,我還常利用字母卡片、音節(jié)卡片進行復習鞏固,使學生初步達到能比較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甚至直呼音節(jié),以便在識字時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學生學了拼音,讓他們自己拼拼讀讀,掌握生字的讀音。通過人人動腦動口,既識了字,又鞏固了拼音,拼讀練熟了,就能更好地發(fā)揮漢語拼音輔助識字的工具作用。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識字的主動性
現(xiàn)行新編的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直觀形象。如:“看圖讀拼音識字”中的生字都有相應的實物圖。所以教學時,我采取從圖到文,再從文到圖,通過直觀形象或?qū)嵨锶胧郑龑W生掌握字形的教法。如在識字教學中要教的“日、月、水、火”時,我先出示圖讓學生觀察,懂得“太陽(日)是紅的、圓圓的,月牙是彎彎的,河水清清,火苗紅紅?!比缓笪乙龑W生朗讀純拼音句群,了解文中大意,再從文到圖,指出這幾個都是象形字(用一個象形符號去描摹實物形象的字),是按實物描繪出來的。日像圓圓的太陽,月像一彎新月,水像小河流水,火像一堆木燃燒著的火苗,引導學生掌握甜日、月、水、火”字形,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主動性。最后,我又邊數(shù)筆畫邊板書,同時要求學生跟著書空寫幾遍。這樣,學生對字的認識就一清二楚了。
三、注意分析字形,使學生逐漸掌握漢字特點
最初的字形分析,就是分析筆畫,認識筆畫的先后位置。所以教學時,我根據(jù)所學生字,先教給學生隨生字出現(xiàn)的筆畫和筆順規(guī)則。例如“水”字的寫法是先中間后兩邊,字形是中間一個豎鉤,左邊是橫撇,右邊是—撇及一捺。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橫撇寫在左半格,撇捺分別寫在右上格和右下格里,且與豎鉤在橫中線與豎中線相交處交接?!澳尽弊值墓P順規(guī)則是先橫后豎,字形由“橫、豎、撇、捺”四筆組成。寫法是‘一”寫在橫中線稍高一點處的上半格,“丨”寫在豎中線上與“一”構成“十”字,“丿”從“十”的左下角起筆,寫在左下格,“\”從“十”的右下角起筆寫在右下格。而“月”字筆順規(guī)則是從外到內(nèi),筆畫有撇、橫折鉤和橫、橫共四筆。學生認識了一些字以后,就可以適當?shù)鼐妥值慕Y構和形式進行分析。如“們”是左右結構,左邊是“亻”,右邊是‘門”,寫時左窄右寬,“亻”寫在左半格,“門”的第一筆“丨”在豎中線上。“星”字是上下結構,上邊的“日”寫在上半格,下邊是“生”寫在下半格,寫時上小下大。學生認識的字多了,分析字形時就不必一筆一畫地分析了。
四、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教會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實行音、形、義的統(tǒng)一。如:在看圖學詞學句中的《花園果園》一文里,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我先讓學生看圖,認識到春天,各種果樹開花了,春天多美麗?。∑浯?,再讓學生觀察,體會秋天各種果樹上掛滿了一個個豐收的果子,秋天又是多么的可愛。我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描述這兩幅圖的。通過感情朗讀,讓學生加深體會:春天,桃花開了,梨花開了,蘋果花也開了。我們村成了花園,是多么美麗。春天果樹開花,經(jīng)過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管理,到了秋天,各種水果成熟,我們村成了果園,又是多么的可愛。我隨文講解什么是“花園”?什么是“果園”?我們村成了花園是什么意思?我們村又怎成了果園?接著我讓學生齊讀句子后面的詞語“春天、果樹……梨、蘋果”,并結合圖與文來理解這些詞。最后學習生字“春、樹、桃、梨、蘋、園”。教學生字時,我先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生字,然后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卡片,讓學生拼好音,再看生字在文中是怎樣出現(xiàn)的,是什么意思,將音和義聯(lián)系起來,最后師生共同討論字形,實行音、形、義的統(tǒng)一。對于有些難理解的字詞,我則通過口頭組詞、造句來加深理解。這樣把字詞和具體事物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對字詞才真正理解,印象深刻。
五、把識字和聽說讀寫結合起來
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而閱讀和寫作也有利于鞏固識字成果和培養(yǎng)識字能力。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和聽說讀寫的訓練結合起來。學生識了字以后,就要指導他們認真反復地朗讀課文,要求眼、口、腦并用,一邊讀,一邊思考,把每個字音讀準,把詞句的意思真正搞懂。這樣,生字在朗讀中反復出現(xiàn)也就得到了鞏固。實踐證明,生字的復現(xiàn)率越高,識記的效果越好;有了生字的高頻率復現(xiàn),就能牢固地掌握所學得字詞,而且學生還能通過課外閱讀主動去識字,學到大量的課堂上沒有學過的字詞。學過的字要求學生能邊認字邊進行口頭擴詞及造句,做到邊識字,邊說話,邊閱讀。正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這樣既掌握了漢字,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學以致用,學過的字多用來組詞、寫話,也是提高識字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多讀課文多識字,能促進兒童語言和智力的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結合,不但有利于兒童語文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而且有利于接受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六、把識字和寫字結合起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睂懽质庆柟套R字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加深字音和字形的記憶,加深對字義的理解,提高識字量。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識字教學與寫字教學的結合。在指導寫的過程中,先把字作為一個整體圖形,感知字的特點;再把字分成若干個部件,運用字形分析的方法感知字的特點;最后進行書空,回到字的整體上來。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有意無意之間記部件,記主筆,記筆順,深化和鞏固了識記的效果。同時在指導書寫時,讓學生心中有格,提醒學生熟悉對照田字格中的字,培養(yǎng)書寫的獨立性,使學生形成較為規(guī)范的寫字技能,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結構特點,在書寫中提高寫字的質(zhì)量,在書寫中快樂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