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大學畢業(yè)后,我走上了期盼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并擔任班主任工作,要把多年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了,我才發(fā)現(xiàn)這并非易事——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作文”不被學生喜愛;常規(guī)的“說教”教育又不容易被學生接受。我深感這兩個難題的棘手,開始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探究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原因,應該是一方面,多年來八股似的作文模式已經(jīng)使作文教學遠離了學生的生活,也使學生形成了思維定式,只有這樣寫才能得高分,所以在作文中不敢寫真事說真話,導致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另一方面,鋪天蓋地的各種新思維作文的誕生又讓學生耳目一新,感嘆此類作文分高的同時必會神往于此類文章,導致盲目創(chuàng)新,而沒有生活原型做基礎(chǔ),寫得不倫不類。
那次我布置的題目是《在父愛中成長》,一個學生說道:“我爸老打我,他不愛我,我是在他的巴掌下長大的!”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總說學生的作文不真實、缺少情感,那我們給他們表達真實的機會了嗎?所以我當場宣布了一個決定:“以后的周記我不規(guī)定題目,不限定題材,只要求大家寫出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真情實感!”
想法雖然好,做起來卻有些難——讓初中生在周記中寫自己的事,表自己的情,談何容易!為此我又想到:周記只做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用,不經(jīng)允許絕不公開,并且不打分數(shù)不分等級,只給出評語和修改意見。就這樣,我們班開始了每周一次的“自由寫話”活動。就在我因作文教學找到了一條好途徑而欣喜時,沒想到它又為我指引了另一條光明之路——幫助我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那是一次兩個孩子鬧矛盾,我知道后找兩人進行了思想教育,從校規(guī)校紀到寬以待人,自認為動情動理,講得口干舌燥。結(jié)果周記中其中一個孩子說,他們兩個已經(jīng)沒事了,但我知道后非要把他們找去說一頓,弄得兩個人反倒別扭起來,而且我說的道理他們都懂,白白占用了一節(jié)課。我看了后如同被潑了一盆涼水,可轉(zhuǎn)念一想,是我讓學生寫真事抒真情的,我也來抒一次真情吧!我寫下:“孩子,老師不想看到你不快樂,但老師更想看到你永遠快樂!你認為與同學吵架是小事,可是老師想到的是如果你習慣了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那么你以后豈不是都要在吵架——道歉——吵架中度過了?比吵架后道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一開始就不要吵,只解決問題!你以后將會成為一個寬厚理智的男子漢!”
發(fā)下周記本后我特意觀察了一下他的表情,明顯看到他愣了一下。下一周,他交上的周記給我道歉又寫道,老師,我明白您的心意了,如果您不總板起面孔訓斥我們的話,我們會更愿意接受您的教育的!我突然有了一種教育學生成功的成就感,在教育中,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學生的思想和言論。由此一條全新的思路在我頭腦中形成了——通過周記隨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再通過周記隨筆去教育學生,有效做到教學教育相結(jié)合!
我開始了認真探索,深入鉆研,研讀了大量書籍,翻閱了大量資料,逐漸總結(jié)出了這樣的步驟和方式:
一、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周記隨筆的興趣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習的情感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迸d趣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想要學生進行寫作,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一)結(jié)合課本,營造氛圍
在學習《爸爸的花落了》這篇課文時,我在帶領(lǐng)學生分析完文章后,放了一首歌——《父親》給他們聽——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瓕W生的情感帶入了有父親陪伴、有父親保護的生活中,那周的周記中,很多學生都到了這節(jié)語文課、這首歌和他們的爸爸,一段段往事,一份份真情,讓我越讀越感動。
(二)關(guān)注生活,汲取素材
葉圣陶先生曾提出“生活即寫作”,一切寫作的素材和靈感都來自生活。采用隨筆的形式,生活中的事件不再受限制了,能寫的范圍擴大了,自然就有話可寫了。
二、有效組織學生寫作周記隨筆
(一)摘抄美文,提高審美
摘抄美文,一方面學生可以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學生能在摘抄的過程中體悟到美文的語言結(jié)構(gòu)。學生只有大量地閱讀,寫起文章才會有話可說、得心應手。
(二)評析摘抄,模仿超越
遇到寫作困難的學生,我讓他們摘抄美文后,會和他一起進行簡要評析,說說自己讀過的感受,借鑒其優(yōu)秀之處。然后我會問學生能不能試著模仿寫一寫?學生有了范本,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效果也很好。
三、利用周記隨筆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
要讓周記隨筆有助于德育教育,就應該既有教育建議,又有期望鼓勵,讓學生對周記本充滿熱情——想寫,想看。
像那一次,一個學生的周記是寫給我的:老師,我剛和媽媽吵過架,正在哭著寫這篇周記,我知道,它很不好,我沒有打草稿,字也很亂。可是,我現(xiàn)在真的很難受,我特別想您,您總是笑笑地跟我們說,沒關(guān)系,都會好的!我希望老師能看完它,不要批評我。這是一個秀氣的女孩子,平時的作業(yè)總是認真而工整,我能看出她的仔細謹慎,但沒想到她是如此的“誠惶誠恐”,甚至連講述自己的傷心都怕老師會因她不認真而責罰,我突然覺得心里一酸,拿起筆在她的周記本上寫道:最讓我放心也最讓我擔心的寶貝兒啊,不要這樣,你的這種不快樂會讓我很心疼……那次的周記之后,她說,感覺自己又多了一個大姐姐,她很開心,也主動與媽媽道歉和解了,以后她會努力“大膽”起來的!
更有學生利用周記表達對我的感謝:七班的大姐姐,我們感覺很幸福,一路上有您的陪伴……還有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學著我的樣子給我的新學生寫信:跟著暢姐好好學習吧,還要照顧好我們的暢暢,不,現(xiàn)在是你們的暢暢了……這些話都曾讓我瞬間淚奔……
學生這樣形容,每次讀隨筆的那一刻是他們最開心的,那里是他們一展風采的地方,那里有我和他們心靈的溝通,那里有歡樂,有溫暖,更有感動。其實我也一樣,回想一路走來,看著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我更覺得,在現(xiàn)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想有效做到教育教學相結(jié)合,需要我們不斷思考,有思考才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