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彥德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鮮明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深刻闡述了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問題。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必須深刻理解、準確把握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這一重要命題。
樹立科學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fā)展理念是發(fā)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fā)展思路、發(fā)展方向、發(fā)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崩砟钍歉叨饶毜?,具有戰(zhàn)略性、綱領性、統率性,指引著具體的行動和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建設方面一系列新理念已逐步確立起來、日漸深入人心,包括全面、從嚴、從實,問題導向、落細落小,知行合一、久久為功,立行立改、以上率下,紀嚴于法、紀法分開,信任不能代替監(jiān)督、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等等。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成效卓著,首先是因為有這一系列黨的建設理念作指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需要這些科學理念作指導并在實踐中不斷形成新的科學理念。
優(yōu)化方式方法。思路決定出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說,對于工作的成效具有決定性作用。要推動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增強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使“求解”的問題更“優(yōu)解”。比如,干部工作要建立源頭培養(yǎng)、跟蹤培養(yǎng)、全程培養(yǎng)的素質培養(yǎng)體系,日??己?、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形成培育、選拔、管理、使用無縫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機統一的干部工作全鏈條,不斷提高干部工作系統化、科學化水平。我們黨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創(chuàng)造了很多成功經驗和方法,包括實事求是、調查研究、標準引領、融合促進、經驗示范、試點探路、抓兩頭帶中間、全面協調,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厚實踐中,又形成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相統一、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一、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相統一以及靶向治療、過程控制、標本兼治、壓實責任、抓鐵有痕等新鮮經驗和方法。要把繼承傳統和改革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把總結自身經驗和借鑒世界其他政黨經驗結合起來,不斷根據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創(chuàng)新,善于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推動工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用“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等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解決黨的建設新矛盾和新問題。
革新體制機制。從現實來看,黨建工作體制還不夠順、機制還不夠活。黨建力量配備不足,機構編制調整滯后于現實需要;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不夠科學,片面強調數量;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黨的建設質量,要進行系統梳理,理順體制,完善機制,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位,把黨的建設落到實處。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是要增強黨的建設的系統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實效性,使每項工作優(yōu)質高效完成。要進一步落實《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完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著力扭轉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偏向,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以改革紅利釋放人才紅利、用人才活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動力。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大力推進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與時俱進、協同推進“立改廢釋”,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加強督辦督察、問效問責,增強制度的穿透力和執(zhí)行力,使黨內法規(guī)與國家法律協調銜接,依規(guī)治黨和依法治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把政策、制度、程序、分工有機結合起來,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要完善具體落實機制,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何時完成,都要有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