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杰
[摘? ?要]高中化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效率提高的有效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使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得到有效彌補,確保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生活化;金屬的腐蝕與防護;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29-0070-02
當前,“生活即教育”教學理念深入人心。生活化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瘜W與生活關系密切,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吃穿住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即將高中化學教材知識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將生活融入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生活實際經驗的積累。這一做法,不僅可引導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其學以致用的能力,使其切身感受化學知識的魅力,逐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學科,和社會發(fā)展以及人們的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化學從生活中來,并最終為生活服務[1]??梢?,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可以促進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化學教學效率的最佳化。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采用生活化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極為有利。充分將學習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借助多樣化方式展開教學,可以將知識來源的途徑拓寬,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二,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變?yōu)閷W生實驗,使其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順利實現(xiàn)學習目的。還可以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借助身邊的常見材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展開相關的化學知識探究,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第三,可以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化學知識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促進學生增強成就感??偠灾?,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對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1.課堂導入生活化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導入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讓學生置身于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2]。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更有效地引入教學內容,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積極地融入學習知識以及探究問題的情境當中。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有關內容時,教師向學生展示已經生銹的鐵釘,抑或是和金屬腐蝕相關的圖片,以此來讓學生對金屬腐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激發(fā)學生探究金屬腐蝕本質與原因的興趣。所舉的例子與現(xiàn)象均屬于實際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學生從中會有直觀的體驗,進而提出問題:金屬為何會出現(xiàn)腐蝕的情況?金屬腐蝕存在著哪些危害?怎樣避免金屬產生腐蝕的情況?等等。這樣學生在通過學習與分析之后,就會主動對比生活和知識當中的金屬腐蝕問題,協(xié)作探究,尋求最佳的解決方式,進而增強實踐能力和應用意識。
2.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化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對化學充滿濃厚的興趣。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教師仍未摒棄傳統(tǒng)的講授法,并強調記憶與背誦,這勢必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同時讓化學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學。
例如,筆者在講授“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時,首先要求學生探尋生活當中較為普遍的鋼鐵腐蝕狀況,設置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并對原因進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導入電化學腐蝕的相關概念;之后對鋼鐵的吸氧與析氫腐蝕進行詳細的講解,探析其中存在的區(qū)別,并結合生活當中的例子,比如“洗完鐵鍋后若水未擦干,放置一夜后會出現(xiàn)銹跡,這是為何?”等,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印象得到加深。在講解完電化學腐蝕內容后,筆者趁熱打鐵,提出“怎樣對金屬予以防護?實際生活當中有哪些例子?”等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
3.教學情境生活化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生活化場景中,這樣既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3]。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積極探究問題。可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比如,在教學完“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知道,鋼鐵生銹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反應的結果,那么,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是如何讓鋼鐵生銹的呢?學生立刻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教師適時把金屬生銹的化學原理講解給學生聽。這種和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情境式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當然,這需要教師平時注重積累生活化素材,通過生活化情境改造抽象、枯燥和單調的化學知識,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具體性和形象性,讓學生深刻感受生動的化學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建構知識。
4.專題設置生活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課本知識已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因此,要把課本知識與專題教學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教師可以將課本的化學知識與當今社會普遍發(fā)生的化學現(xiàn)象結合起來,形成專題講座或者課件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化學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將專題的涉及面從過去到未來,從研發(fā)到應用,從工業(yè)、農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居家飲食到環(huán)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向學生進行介紹與普及,讓學生充分了解化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例如,在介紹“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時,可以對化學防腐和電化防腐進行區(qū)別對比,還可以介紹電化防腐在鋼鐵中的應用。不論是哪方面的專題,都能夠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尋求化學知識,在化學知識中探究生活,是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真正內涵。
5.化學實驗生活化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由此可見實驗對于化學教學的重要性[4]。這就需要教師對實驗進行科學的選擇,尤其是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為密切的實驗,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中來。
如筆者向學生展示“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實驗:在鐵粉當中加入適當的炭粉,充分混合后加入內壁分別由稀鹽酸與氯化鈉溶液濕潤過的兩支試管,并標記為a、b,按圖1安裝好儀器,觀察導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兩支試管中的液面分別發(fā)生升高和降低的變化。學生均被此實驗現(xiàn)象所吸引,并自覺地去查看教材內容,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實驗中,教師還需正確運用生活中的材料,以便學生能夠將化學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拉近學生和化學之間的距離。另外,教師應支持和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生活資源來開展各類化學實驗,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又能夠提升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實踐活動生活化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做了明確指示,要求學生保持濃厚的熱情投入到化學科技活動之中,要有意識地在生活、生產中對化學知識予以應用,并對和化學相關的生活、社會問題做出合理判斷。須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實踐,同時其也是知識理解的延伸和升華[5]。若經常讓學生處在“空想”或“苦想”的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缺乏科學性。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價值,就必須讓他們多參與實踐,在“做”中學。為此,化學教師應善于結合教材內容,展開生活化實踐活動。
比如,在講完“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后,可針對學生想要了解的“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問題,布置課后作業(yè),即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咨詢,或者觀察身邊的腐蝕現(xiàn)象等方式,寫一篇調查報告,對象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產品,并對它們的防腐功效進行比較,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掌握更深、更廣的化學知識,并對其參與化學科技實踐活動的熱情予以激發(fā)。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十分理想,它不僅可以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同時有利于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一步加強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并借助指導和引導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幫助,讓其在生活中掌握化學知識,并重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王雨東.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幾點思考[J]. 廣東化工, 2017(4):155-156.
[2]? 趙瑩.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剖析[J]. 新課程(下), 2018(3):163.
[3]? 崔曉明.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及實踐[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8(3):98.
[4]? 李學東. 立足生活,感悟化學魅力:淺談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J]. 考試周刊, 2017(9):128.
[5]? 楊文顓. 在生活中升華知識: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J]. 文理導航(中旬), 2018(1):62.
(特約編輯 溫? ?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