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秋雨下在小村里,下在小村的屋瓦上,還有河流里,浮蕩起一層淡淡的煙,藍色的。這時,遠處的山,近處的樹,都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著,如水墨畫一般。
整個村子也被薄薄的霧氣籠罩著,若有若無的。
娘從屋里走出來,看看外面的雨,秋雨絲絲縷縷地下著,遮住遠山,遮住近處的人家。娘嘆一口氣,轉身回去了,開始燒火做飯,炊煙也就裊裊地升起來。
村子在秋雨里默默的,我的老屋在秋雨里默默的。
只有我的思念在細雨里徘徊來去,沒有落腳的地方。
1
小村在一座山里,山里有一窩土,在水邊平平展展地鋪著,一片片的樹木,就那么隨意地生長著,隨意地青綠著,里面掩映著房屋,掩映著一條彎曲的路。春天里,一片的花兒,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都掩映在綠色里,如霞光,如雪光。
可是,到了秋天,這些都沒有了,只有光禿禿的樹木直立著,枝枝丫丫的,伸展向青藍色的天空,好像誰用鉛筆畫上去的,黑黑的,很硬。
到了傍晚,在靜靜的黃昏里,西邊的天空透出一種純凈的藍,藍里沁出一汪汪的紅暈,如葡萄酒一樣。小村陰坡的房子,還有樹木,都顯出濃重的黑色,可是,能清晰地看見,如墨染的一般。一河之隔就是陽坡,陽坡的山,房子,還有樹木,都顯得很清亮,還帶著微微的紅色。
這,就是書中所說的暮色吧。
一只狗在暮色里飛快地跑過,搖動著尾巴,跑跑停停的,不時回過頭去望望,后面什么也沒有,它究竟在看什么啊?
一個路人低著頭在黃昏里走著,輕輕咳嗽一聲,聲音不大,卻很清晰,在黃昏里傳出去,傳得很遠很遠。我坐在坡上放牛,甚至都能清清楚楚地聽見。
陰坡的屋瓦上,一縷縷炊煙升起來,冷冷的。
陽坡的屋瓦上,一縷縷炊煙升起來,藍藍的。
炊煙在黃昏里,總是顯得那么清晰,直直的,一直延伸到了天上,到了山尖以上的時候,陰坡陽坡的炊煙顏色都一樣了,被霞光照著,帶著一種藍中透紅的亮色。
我家炊煙也升起來,直直地冒上天空。
我看見了,心里感到暖暖的,很舒服。
娘走出來,望著遠處,暮色照在娘的臉上很是清晰。娘在望我呢,娘沒有看見我。我看見娘了,我跳著腳搖著手大聲喊:“娘,我在這兒啊?!?/p>
我的聲音在暮色里遠遠傳開,如一塊石頭扔進水里,我仿佛看到暮色在一層層地蕩漾開,一直蕩漾到娘的身邊,一直蕩漾到天邊。
娘將手搭在額頭上,看見我了,就高興地笑了。
娘拉長聲音喊:“娃兒,回來吃飯哦。”
娘的聲音遠遠傳開去,也仿佛一塊石頭扔進黃昏里,將黃昏砸出一圈圈的漣漪,一直蕩漾到我的面前。我扯著長長的回音答應著,吆喝著牛一路走下山坡,踏著石頭過了河,走向炊煙升起的地方。
有炊煙,人的心里就溫馨,就舒暢。
有家,走在哪兒都不是流浪,也不會是游子。
2
多年后,我行走在異鄉(xiāng),行走在城市,才知道,暮色是屬于鄉(xiāng)村的,是屬于童年的。同樣的,秋雨也是屬于鄉(xiāng)村的,也是屬于童年的。
童年的秋雨就那么細那么長,迷迷蒙蒙地下在地上,下在河里,下在小村的屋瓦上。秋雨落下的地方,到處是一片薄薄的煙。煙泛著一種淡淡的藍色,彌漫著,蕩漾著,看不見,可是能明顯地感覺到。
那時,我就不放牛了。
娘將牛吆上坡,在細雨里放著。
雨將房子和牛隔開,將娘和我隔開。雨又將娘和我聯(lián)系著,將家和娘聯(lián)系著。任何時候,有娘的地方就是家,有娘的地方,無論哪兒都是一片溫馨,都是一片溫暖。
我就站在屋檐下,呆呆地看著遠處。
對面的人家被雨絲絲縷縷地遮著,變得模模糊糊的。那戶人家里有一個女孩,白白凈凈的,叫影子,經常會提著籃子下河洗菜,洗衣服,在樹色朦朧里走著,一直走到河邊。女孩的鼻子大大的,眼睛也大大的,看人的時候,睫毛會眨啊眨的,如兩片杏花瓣兒。
有時,我看見她,就那樣傻傻地望著。
一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我為什么會傻傻地望著她。我也不知道,十多歲的她,會在十多歲的我的心里種植下什么。是美,是清純,還是鄉(xiāng)愁?或許三者兼而有之吧。至今回憶起她下河洗衣和我默默而望的樣子,我的心里仍水汪汪的,有著一種說不清的美好。
她低斂著眉毛,頭發(fā)很長,如一片云。
可是,下雨的時候,她卻很少下河。
她在院子里,和她弟弟追趕著,嘰嘰嘎嘎地笑著。
當她的弟弟,和她在細雨里追趕著,真是一種幸福。
后來,我讀書了,去了遠處的學校,再到大學,再出來工作。后來,聽說她也嫁了人,嫁給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寫文章的。她應該嫁給這樣一個人,因為,她本身就如一闋淺淡的婉約詞啊。
而今,再下雨的時候,小村一定會是很寂寞很孤單的吧。因為,小村少了一個少年,他背著行李,走向了遠處,走向了遙遠繁鬧的城市。那兒同樣也少了一個清淡的女孩,她隨著她的丈夫,走向了一座小小的縣城。
秋天來的時候,只有秋雨在村子里綿密地下著,淅淅瀝瀝的。
秋雨來的時候,只有娘坐在坡上,披著油紙,戴著帽子,在默默地望著自己的家,在想象著多少年前,有一個孩子,曾站在屋檐下,站在秋雨里,望著迷蒙的雨色。
那時,娘的心里是多么的溫馨啊。
那時,那個看雨的少年的心,總是帶著一種淺淡的溫馨,還有一絲說不清的憂愁,那種感覺是多么美好啊。
3
秋雨下在路上,路就變得濕滑了。秋雨落在河里,河水就變得清冷了,也有點微微上漲了。誰說秋天是水瘦山寒啊,根本不是的。到了秋天,尤其秋雨落下的時候,村子門前的那條河就變得豐腴了,就帶著一片嘩嘩嘩的聲音。
那條河的旁邊有一片小小的地,是娘修出來的。
那是一片多么小的地啊,只有三鋪席子大。
那兒有碗粗的一股水,從溝里流出來,白白凈凈地流著。到了夏天下雨后,水就渾濁了,帶著泥沙,就沖出一片沙灘,很小。娘見了說,是一片好地哩。娘就找來石頭,砌上一道壩。然后,娘拿了土筐,還有鋤頭,運了土填在那兒,于是就成了一塊平展展的地。
有水有地,就是一塊秧田。
娘在秧田里栽上煙苗,就青青一片。有水,同樣就有蛙聲,咯哇咯哇地叫著。有月亮的晚上,我站在我家的院子里,可以清楚地看見,水光在秧田里一閃一閃的。有螢火蟲在那兒飛著,一會兒飛到了樹上,一會兒落在了秧苗上。
螢火蟲如一粒露珠,清亮亮的。
月光一照,螢火蟲的光就不見了。月光沒照著,螢火蟲就又出來了,又變成了清亮亮的露珠。
在秋天,稻子收了,秧田犁罷,撒下麥子,就長出一片麥苗。細雨落在麥苗上,麥苗一片青蔥,一片嫩綠,如一床毯子。
秧田邊是芋頭。
芋頭的葉子這時也枯萎了,軟在田埂上。
娘在細雨里將芋頭挖回來,用刨子一刮,切成塊,然后下在鍋里,和米一塊兒煮成粥,黏糊糊的,很香,很好吃,我一頓可以吃兩碗,脹得打嗝,就跳啊跳啊地消化著。
只有秧田在雨里靜默著。
只有房子在雨里靜默著。
我們坐在靜默的房子里,坐在燈光里,吃著芋頭米粥,很香很香。后來,我走遍各地,很少吃到那樣好吃的芋頭,那樣香的粥。
那樣溫馨的秋雨,也很少遇見。
那樣溫馨的秋雨之夜,也很難遇到。
4
秋雨連綿的夜晚,在小村是最溫馨的。我坐在家里,能聽到外面唰唰的聲音,細細的,柔柔的,如簫孔里吹出的音樂一般,就那樣在我的心里繚繞著,撫摸著。冰心老人說,雨后的青山是淚洗過的良心。她說的是秋雨后的山嗎?可是,那時的山已經不青了,那時的山帶著黃色,還有紅色。
應該說,那時的夜晚,是淚洗過的良心。
我在靜靜的雨夜里,聽著外面的雨聲,還有人的腳步聲,踩在泥地里,帶著柔柔的嚓嚓聲,漸去漸遠,最終消失了。遠處,傳來狗的叫聲,在秋雨的夜里,帶著一種濕漉漉的雨意,也漸漸小了。
夜已經很晚了,娘打著呵欠說:“睡吧?!?/p>
于是,我就睡了。
我睡在床上,可以清晰地聽到,雨絲聲在窗外響著,唰唰的,好像就下在耳邊,就下在臉龐邊,可是,又好像在遠處的天邊細細地下著,細細地飄灑著。
我睡著了,小村安靜了,狗也不叫了。
可是,秋雨卻沒有睡,仍然細細密密地下在田野上,下在小村里,下在屋瓦上,下在我的童年里。
秋雨一直在下,在無邊無際地下著。
我走在外面,只要不回家,秋雨就一直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下著,在我的思念中下著,在我的夢里下著,將我的夢淋得濕漉漉的,一擰,仿佛就能擰出一滴滴的水珠。
(作者單位:陜西省山陽縣山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