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軍
現代的教育,需要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微課就是教育現代化的產物,進行微課教學,它符合現代人學習的需要,物理教學實踐的需要,有利于建設物理高效課堂,帶動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體現物理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習,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微課教學立即成為現代教育的新寵,但進行微課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應用的模式探索,提高微課在物理教學的應用及如何運用,任然還是一線教師最為關注,最頭疼的問題。
一、建立微課應用平臺,促進微課的使用
微課作為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是是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必要補充。但是由于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水平低,學科優(yōu)質微課供給量嚴重不足,應用方式不得當,運用效果不佳,導致微課在教學實踐難以推廣中使用。教師與家長建立互信,在教學中建立微課學習QQ群、微信群、樂教樂學APP、曉黑板等系列應用平臺,提前上傳要學習的微課視頻,組織學生進行微課學習。針對家長不讓學生看手機、電腦的問題、農村學校學生住校問題,可利用教室多媒體設備,讓課代表或信息管理員組織同學在課外時間進行學習;也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在各平臺上按時上傳微課,讓家長監(jiān)督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學習微課知識,已達到提前預習新知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各種信息化應用平臺上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從而提高微課的利用率。
二、抓好微課使用信息反饋管理,促進課堂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是很短時間里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例題、作業(yè)題、或教學經驗的一種微視頻。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與教研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但是,如何利用微課教學,不是簡簡單單的上傳到各個平臺上讓學生看看就達到目的了,關鍵是要看微課的學習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是給學生、教師增加了學業(yè)負擔。所以如何有計劃的、有目的、針對性的、規(guī)范的管理與運用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首先要要與學生家長、學生建立起互信,構建平臺,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進行微課的實施;其次,在平臺學習中組建以課代表為組長的協(xié)助管理員,讓其協(xié)助老師監(jiān)督完成有實效性微課學習任務,并針對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匯總統(tǒng)計反饋,找出微課學習存在的不足,通過電子信息或學生微課學習統(tǒng)計表反饋給實施教師;最后,教師根據微課學習情況統(tǒng)計表反饋的情況,進行歸納匯總,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微課學習中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已達到突破重點,攻克難點目的。
三、適當控制調整微課視頻,提高微課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是一門社會科學,主要來源于社會生活,又由物理走向生活實際。在新課標的整體目標中強調了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等方面的培養(yǎng);強調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并將“科學探究”寫入了內容標準中,強調“科學探究”不僅是物理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在現實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有諸多的實驗現象不明顯,難以完成,如海波的熔化實驗、大氣壓壓強值的測定,焦耳定律實驗等,實驗大多以失敗而告終,老師只能靠講授法去完成實驗任務;再加上課堂只有40分鐘,時間短,學生在課堂上要想高效率的完成實驗,獲得系統(tǒng)化的知識,也成為了一種奢望,教師也很難完成一節(jié)的實驗課教學任務,草草收場,下節(jié)課再做補充,把實驗課當成了一種教學負擔。微課程作為一種省時、高效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時時可用,時時可學的有效學習手段,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必要補充?,F在微課教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一線老師采用,但往往知識簡單的播放視頻,學生觀看,教師講解而已。其實真正的實驗過程中的現象總是快速的一帶而過,學生并未弄清其中的原有就結束了,很難突出微課教學的真正效果。但如何在課堂上利用微課視屏代替那些高難度不易完成的實驗,一直是我們每個教師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1.學會暫停
由于微課視頻較短,往往只有幾分鐘,課堂有只有40分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再在教學中使用微課,那又占去了一部分時間,所以播放一下視頻就算了,很難發(fā)揮微課的真實作用。如在晶體熔化的微課教學,海波的熔化時間很短,在熔化過程中很難看到海波熔化時溫度不變的過程,往往老師還沒解析完畢,視頻就播放結束了,所以在播放這段視頻時要時時注意暫停,讓學生現象看得明白,過程說得清楚,知識學的扎實。
2.學會放大
由于視頻中播放的物理實驗現象不夠明顯,數據字體太小學生觀看不清,那么教師就應即時暫停,點擊畫面,對現象不明顯,數據字體太小的區(qū)域進行放大。如:晶體熔化、水的沸騰、焦耳定律實驗時溫度計刻度示數不明顯,電壓表、電流表測量等實驗的讀數時刻度太小不便于讀數。當對視頻畫面進行放大后就一目了然了,既便于分度值的掌握,有利于測量的讀數。
總之,教育信息化不只是校領導的事,更不只是信息技術老師、電教人員的事!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合各類教學資源、以最優(yōu)的教學設計、最恰當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而微課只是信息化教學的組成部分;并非所有知識點都需要做成微課,都要運用微課教學,它只是一種信息現代化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學生“先學”,如何學,教師“后教”,如何教的問題,至于教師對微課在教學的運用方法策略,仍需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摸索,探究、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