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模因論為語言教學研究提供了的新視點。本文結合模因理論,以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聽說教學環(huán)節(jié)為研究對象,在分析農(nóng)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和仿說教學特征的基礎上,設計并實踐農(nóng)村初中口語仿說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在聽說水平上獲得實質(zhì)性提高。
關鍵詞:仿說教學;英語口語;農(nóng)村初中
隨著我國全球化和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提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成為我國民眾與外國人溝通的首要任務。同時,伴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2018)的發(fā)布與實施,我國自上而下的以高考為代表的英語等級考試考核評價方式由應試導向向能力導向轉(zhuǎn)變,學生需要的語言學習不再局限于英語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與提升,英語聽說技能更急需花大力氣形成與發(fā)展。
一、農(nóng)村初中英語口語學習現(xiàn)狀
然而,囿于傳統(tǒng)的英語考核評價體系的影響,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習慣于關注書面文本題(項)目,如語法、句子結構、段落寫作和閱讀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實際交流中,對口語表達充滿焦慮和緊張,不能或不敢自由用英語表達自己。更糟糕的是,除了機械閱讀、重復或背誦外,許多學生都不知道如何練習或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此種近乎于“啞巴”的英語口語水平,嚴重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全面掌握,迫切需要加以改善。
二、仿說教學
模因論告訴我們,模因復制是語言傳播的核心。在模仿過程中,仿說——這一模因復制方式——提供各式不同類型的可理解性輸入,對語言習得有很大幫助。
仿說教學,最早由楊惠中教授(2008)提出,是一種采用大量模仿的有效學習方法。它通過某個樣范本運用,學生可以首先了解相關必要語言形式的功能,如詞匯、搭配、結構等。學生通過不同的模仿策略來了解和掌握某種交際功能以及表達一定題材所必須的語言形式,進而要求學生模仿示范對話中的用語,然后組織運用相關信息進行表達。這些語言形式是一種可理解性輸入,即,語言模因。這種方法側重于主動學習過程,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有效和有目的地參與學習活動或任務。這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契合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二語習得的基本理念。
因此,農(nóng)村初中英語口語仿說模式重視模仿的作用,通過提供足量的語言材料音頻,或一些如詞語搭配和句式之類的語言形式給學生模仿來實現(xiàn)。
三、初中英語口語仿說教學過程
學生在仿說教學開始前,根據(jù)個人意愿組成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互為學習搭檔。仿說范文宜選用在具體語境中編寫的,生動有趣、日常交際和原汁原味兒的,略高于學生現(xiàn)有語言水平的英文篇章,這樣才容易被學生習得并運用。教學方法采用模仿的手段,如傾聽、跟讀、背誦等,結合其他有意義的理解性輸入,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與語言模因復制周期四個階段相對應的四個步驟。
步驟一,同化。該步驟旨在引導學生掌握范本材料的中心話題,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形成部分語言模因的一般觀念。一些關于課文內(nèi)容或結構的問題,常常輔以傾聽、閱讀和討論等策略運用,以讓學生了解模因范本中給出的故事或語言功能。當學生正在討論語言結構的功能或作用時,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語音建議,特別是關于重音和語調(diào)的作用。
步驟二,記憶。該步驟旨在幫助學生熟悉模因載體或模因呈現(xiàn)形式。影子跟讀策略和重復策略經(jīng)常被使用。教師需要設計語言情境,以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并記住相應語境中語言模因的準確形式和使用方式。
步驟三,表達。該步驟旨在促使學生由基因型模因(相同含義但不同形式)“感染”轉(zhuǎn)為表現(xiàn)型模因(相同形式但不同含義)“感染”。通常采用背誦、復述、角色扮演等策略。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在熟悉模因載體或呈現(xiàn)形式后,基于實際情況的表現(xiàn)型模因表達可以而且容易做到。
步驟四,傳輸。該步驟旨在鼓勵學生使用某些功能的語言結構或模因形式來傳遞信息給其他“感染者”。看圖說話是常用的典型策略之一。教師需要扮演點評者的角色,給學生一些積極的評價。
四、初中英語口語仿說教學評價
首先,仿說教學給予學生較多教材以外的模因輸入,小組活動加速了學生對輸入模因的同化和記憶,最后通過看圖說話,學生可以輕松提取記憶中的字、詞、句,服務于自己的表達內(nèi)容,成功地實現(xiàn)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傳播。由此,遵循模因復制和傳播規(guī)律的英語口語仿說教學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其次,學生們從教師所給的材料中獲取大量模因資源,滿足其內(nèi)在好奇心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形式各異的口語活動促使他們循序漸進的掌握及運用這些語言模因:從刻意學舌,到無意模仿,再到最后的自由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明顯的進步,不斷得到別人的認可,獲得更多的自信,從中收獲學習的樂趣。遵循模因復制和傳播規(guī)律的英語口語仿說教學能增強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動機。
最后,處于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無論操本族語還是說外語時都帶有他們所屬文化的思維烙印, 并在日常交往中不斷復制, 世代流傳。仿說教學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了解那些說英語國家的人們普遍具有的生活方式、地理氣候環(huán)境、宗教信仰等,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并發(fā)現(xiàn)英語語句表達中的隱含信息。仿說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促進語言模因的正確復制和傳播。
參考文獻:
[1]吳建榮.模因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聽說教學模型探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97-99.
[2]張婷.模因論視域下中學英語口語仿說教學模式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教師版),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