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黎
摘 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用愛去點燃和溫暖,用愛去澆灌和滋潤,用愛去尊重和信任,教育之花才會結(jié)出累累碩果。
關(guān)鍵詞:給予;責任;真愛
前蘇聯(lián)理論家,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睕]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正因為有愛,我們才終日堅守在教育前線,兢兢業(yè)業(yè),上下求索,實踐“心中有愛,胸中有書,眼中有人”的教育理念。
一、愛是給予和責任。
人們常說,教師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神圣在于我們賦予孩子偉大的愛,愛就是給予,也有人說,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魂,魂在神在,首先我們要給予他們健全的班級制度。一個班級擁有健全的制度就好比一個有法度的小王國,有章可依,有章可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在七年級開學初大概用了半個月時間觀察每個學生,籌建了班團干部先鋒隊,按照各自興趣愛好籌建了12個小組,要求組組有組名,有目標,有口號,有要求,每個組由6名同學組成。組長一名,負責語文、數(shù)學、外語、勞動紀律各一名、這樣讓每個孩子做學科的帶頭人,做班級的小主人,并要求天天有匯報。要銘記:我榮班榮,我恥班恥。這樣一來,孩子們學習上有拼勁,生活上有歸屬,紀律上有約束,勞動上有安排,財務(wù)上有會計,既鍛煉了孩子的能力,又讓我特別省心,這也許就是成功的給予吧!
愛除了給予,我們還有責任。
必須做到“三勤”“一少”。勤跟班,勤觀察,勤傾聽,經(jīng)常深入教室、寢室及操場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聽取學生的不同意見、看法,為完善班級制度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jù)。
一少,便是少念叨。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說明這個道理。作為班主任如果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大到愛國、尊老、護幼、敬長,小到彎腰撿起一張紙,等一言一行,都是一種潛移默化、水滴石穿的力量。
二、嚴愛有度,才是真愛。
師愛有別于母愛,是要突破溺愛的圈子。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對待學生就要嚴格要求,尤其是班主任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對學生的愛應(yīng)是普遍而廣泛的,不以社會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時表現(xiàn)而有所偏愛,而是一視同仁。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把握度。例如:去年,我班新轉(zhuǎn)進一名抑郁的學生,他孤僻,跟任何人交流都是點頭,搖頭的方式,同學的一句玩笑,就可以觸及他用圓規(guī)使勁傷害自己,弄得頭破血流,這樣的學生無意是個定時炸彈,在嚴字當頭的班級里,我不得不破規(guī)矩,方方面面要求松一點,但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約定,其他啥都可以放松一點,唯有我們的每一次對話都要用語言,于是我開始定期呼他對話,每一次都夸他近段時間有進步,并且具體到實際事情,如掃地時,主動利用身材高的特點擦電扇,英語早自習到他身邊發(fā)現(xiàn)他的英語讀的很流利,講衛(wèi)生愛清潔等,到現(xiàn)在為止,他有勇氣用語言對話了,和同學們也沒有發(fā)生一次糾紛,我便恍然間悟出:破規(guī)矩也能方圓,嚴愛有度,才是真愛!
三、轉(zhuǎn)個角,多角度去愛每一位學生。
無意間我在雜志上看到一個形象的比喻,很欣慰?!昂筮M生就像一個個不起眼的洋蔥,雖然外表粗糙,可內(nèi)里卻晶瑩剔透,只要我們小心翼翼的一層一層把它剝開??倳幸黄屓肆鳒I讓人心動”。我試著去欣賞班里一個學困生,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卻有可貴之處,天生好動,卻可以把螺絲掉光了的垃圾鏟鏟用鐵絲恢復(fù)的完好如初,我轉(zhuǎn)角便悟出:沒有學困生,只有差異。正如羅丹教授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鞭D(zhuǎn)個角,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淡化他們的缺點,多角度去愛每一位學生。也許就是一個微不足道贊許的眼神,就可以重塑孩子生活的信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四、多渠道為愛保駕護航。
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師之根本必須以人為本,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近20年的今天,培育孩子的素質(zhì),不外乎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處事。我常常訓(xùn)誡孩子們,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做事,才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于是我采用了變訓(xùn)為導(dǎo),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經(jīng)常抓拍孩子們在學校的精彩瞬間,發(fā)到班級微信群,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讓家長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過程,建立良好的家校關(guān)系,能幫我們省很多事,比如,學校表表冊冊統(tǒng)計,家長會不分晝夜給你統(tǒng)好,學校有活動,在微信群呼一聲,群起而攻之,選材,剪輯音樂,共同修改一篇作文等都是不二渠道,常常在群里發(fā)一些教育的新動態(tài),比如一些安全事故的討論,就事論事,不僅讓家長理解教師職業(yè)的困惑,而且增進了家校友誼,有時我們該傳達的精神家長提前就給孩子上了一課,這樣的多重保險,都是我們在為愛保駕護航。
三只講臺,一支粉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教育。教育需要愛,更需要培養(yǎng)愛,唯有我們心中有愛,用愛去點燃和溫暖,用愛去澆灌和滋潤,用愛去尊重和信任,教育之花才會結(jié)出累累碩果,這才是教育之福!
參考文獻:
[1]《愛心教育》李鎮(zhèn)西.
[2]《愛的教育》德亞米契斯.
[3]《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