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潔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撒謊行為不能容忍,認為孩子從小就要養(yǎng)成誠實的品德。那么孩子永遠不可以撒謊嗎?
前幾天在親子活動中有一個小插曲。在袋鼠跳的環(huán)節(jié)中,一個孩子沒有按規(guī)則跑到比賽終點,但是他卻說自己跑到了。另一組的小朋友就指責說:“你撒謊了,你是不對的?!?/p>
說謊的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其中有位家長匆忙圓場說:“嗯,游戲而己,跑到了?!敝肛煹男∨笥延行┟悦?,不知道為什么大人會支持那個撒謊的孩子。
在分享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我把這個場景呈現(xiàn)給大家討論。有的家長說,只要撒謊,就應該修正孩子,一定不能縱容;也有的家長說,拆穿孩子撒謊,讓孩子多受傷啊,況且只是游戲沒有傷害別人的利益。
對于孩子撒謊,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是支持的。他們認為撒謊說明孩子聰明,要學會保護自己,靈活地為自己爭取利益,比如在遇到了欺負,或者壞人的時候,懂得撒謊的孩子比太實誠的孩子更有優(yōu)勢。
其實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容易混淆兩個概念:一個是認知水平,一個是道德水平。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說謊的能力,但是他還不能用道德感來約束自己。
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為自己爭取利益或者逃避責任而撒謊了,這是自我意識與認知的正常發(fā)展。嚴厲地讓孩子誠實,訓斥處罰孩子的撒謊行為,是用成熟的道德水準來要求孩子。
雖然撒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撒謊容易助長孩子的不良品性,造成逃避責任、自我中心的行為模式。因此,父母是不可以鼓勵或者對撒謊的行為漠視不理的。
因此對于撒謊,家長可以很藝術(shù)化地處理:
首先,不要草率揭穿。孩子被揭穿后帶來羞恥感,用婉轉(zhuǎn)、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引入話題,告訴他,無論他做的好不好,或者做錯了什么,父母都會看重誠實的價值。撒謊是不對的,以后不要這樣做了。
其次,不要責罰。孩子之所以選擇撒謊就是為了逃避責罰,如果家長用責罰來處理撒謊,孩子下次會想辦法如何讓謊言更完美。
第三,妥善處理孩子撒謊,根源在于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動機。一般孩子撒謊有兩個原因,一是怕父母責怪,二是不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因此父母要先反思,平時是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接納和寬容,當他坦白事實的時候,是否馬上就責備他,是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肯定和贊美,讓他不得不靠撒謊來掩飾缺點,希望偽裝好的一面,得到肯定。
舉例來說,我對我兒子的成績是很重視的,但是他不會因為考得不理想而隱瞞成績或撒謊。如果他對我坦白說他考了80分,我會先表揚他:“你能夠誠實地說出事實,我看到了一個勇于擔當?shù)暮⒆?,這比考100分更讓父母高興?!?/p>
我明確地表示我更看重誠實,這是在傳遞一種價值觀。接著我問他:“你覺得自己本來的預期能考多少分?”他回答90分,我告訴他:“這很好,看得出來,你仔細地分析了這次考試,而且也準備努力,那我們就奔著這個目標加油下次爭取考得更好?!?/p>
孩子撒謊時,一方面借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真誠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在孩子能夠理解的時候,告訴他關(guān)于謊言的彈性,例如善意的謊言。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更像是在打球,父母做出什么反應,孩子會根據(jù)這個反應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