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栩
抬眸,八點零一刻的夜色就撲進(jìn)了視野。像是火車跋涉過隧道,終于駛出洞口,兀地被光線不設(shè)防地?fù)糁?,她愣了一下。莫名的孤獨感再次攫住了她?/p>
她在心底暗暗告訴自己要積極向上,并試圖用青春期的多愁善感來解釋這一切。但現(xiàn)實的悲傷總是蠻不講理,洪水猛獸般呼嘯而來,直截了當(dāng)?shù)卮疗扑云燮廴说奶且?。孤獨慢慢縮成一粒沙子,落進(jìn)眼里,逼她流淚。1
晚自習(xí)的下課鈴聲響起,她慢吞吞地收拾好書包,離開了教室。今天是放假日呢!她對自己扯出一個微笑,心情卻依舊沉沒在馬里亞納海溝。
路燈光將夜浸濕成半透明體。
“窸窸窣窣”,一陣急促而輕巧的聲響劃破了歸途的岑寂。腳步一頓,她猛地回頭,正對上一雙黃色的泛著幽光的眼睛,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黑貓?”她有些訝異。記得兒時的她對養(yǎng)貓有過一段執(zhí)念,好不容易有一次在樓下抓住了一只黑色的小野貓,但終究還是因為所謂的晦氣與不祥,貓被父母丟出了家門。
黑貓,似乎是注定的孤獨者。
“喵嗚”它警覺地叫喚了一嗓子,跳上了人行道,順著街邊店鋪的臺階踱著步子。
是緣分吧,她和它同路呢。她放慢了腳步,注視著黑貓的一舉一動,眼里盛滿了久違的柔軟。
黑貓突然在一家寵物店門前佇立,喉嚨里發(fā)出“咕嚕咕?!钡穆曧?,像是在壓抑著什么,低沉而緩動的聲線又像是在吟唱一首挽歌。店鋪的櫥窗里是簇?fù)碓谝黄鸫螋[的貓咪,橘色的燈光將黑貓小小的影子拉長,顯得格外瘦削。它漆黑的皮毛,光潔得好像月光潑上去也會滑下來,染不上其他世俗的溫情。它的腿上有一條陳年的疤痕,不知道是第幾次被拋棄所留下的印記。2
是在為自己的孑然一身感到痛苦嗎?
店鋪的老板娘走了出來,端著一碗貓糧沖它招手。它卻出人意料地弓起了后背,尖利地叫著,慢慢退了幾步,竄進(jìn)了附近的小巷??樟粝吕习迥锏吐暤闹淞R。
她擔(dān)心地提起腳步跟上去,卻見它靈活地跳躍幾番,高傲地站上了墻頭。墻角本還蜷著幾只毛發(fā)蓬亂的野貓,面對她的突然而至,驚恐地四散了。而它卻只是直直地凝視著她,蒼茫的夜幕下,它眼里有星辰大海,是遺世獨立的光。
她忽然意識到,它并不是孤獨的承受者,它是孤獨的掌控者。不是世人的愚昧拋棄了它,是它對自我和自由的渴求拋棄了世人。它在寵物店門口的哀傷,并非由己,而是在為活在被掌控的熱鬧之下的同類感到悲哀。但它的孤獨,不是加繆筆下的陷入絕對虛無的局外人,不是郁達(dá)夫筆下煢煢孑立的脆弱零余者,也不同于張岱在湖心亭茫茫白雪唯余舟一芥的渺茫。這或許更像是三毛的流浪,像是一種逃避,一種放逐。但其實是在尋找一方心靈的棲息地,是真正內(nèi)心強大的人才敢做出的抉擇。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團(tuán)火,而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
孤獨其實只是表象,恰如賈平凹所言:“真正的強者都是獨居者,恰如我們看到的獸,偶爾做些長嘯,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蕓蕓眾生?!蔽覀冊诟鞣N各樣的壓力、誤解、被拋棄之下踽踽獨行,渴望溫柔,努力熱鬧,拼命壓縮心底的落寞,祈禱它不要膨脹,卻忘了孤獨真正的奧義,將它片面地曲解了。
她沉默地融入小巷黝黑的底色中,望著咫尺之遙華燈初上的街道。不知怎的,竟生出一股勇氣,一股于笙歌正濃處便自拂衣長往,于更漏已殘時猶夜行不休的勇氣。3
1 文章先是鋪墊情緒,后細(xì)細(xì)描繪“她”所感受到的孤獨,多用比喻手法,讓“她”的孤獨真實可感。
2 這一段場景描寫非常精彩,黑貓的動作、聲音、皮毛、傷疤,這些細(xì)節(jié)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只“可憐”的流浪貓的形象,也與櫥窗里打鬧的貓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 文章雖采用第三人稱進(jìn)行敘述,字里行間卻溢滿對生活的真實體驗,讓讀者很容易就在“她”的身上找到作者的影子。經(jīng)過了與黑貓相遇的這一晚,“她”已重獲新生,而作者也借由“她”的視角將自己對孤獨和人生的獨到見解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樣的寫法讓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