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一個深秋的夜晚,寒風蕭瑟,星疏月淡。都昌城籠罩在一片凄厲的殺氣之中,守城的東漢官軍早已被農(nóng)民起義軍圍困了近兩個月。曠日持久的兩軍對壘,城中所剩糧草僅能維持守城官兵不到三天的時間了,在城頭巡邏的兵士也日益顯露出疲憊的神情。
夜,已經(jīng)很深了。守軍主帥——北海相孔融,仍站立在窗口,眉頭緊皺,凝視夜色,苦思著破敵之策??兹谛睦锩靼?,繼續(xù)這樣長期孤守,終不是辦法,何況軍中糧草將盡,客觀條件不允許。而如若強行突圍,敵人兵力數(shù)倍于我軍,弄不好會招致全軍覆沒,現(xiàn)在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派人向素與我軍友善的平原相劉備求援。
“誰能出城去向平原相求救呢?”孔融正想著,軍中太史慈求見?!岸鞴?,此次出城求援的任務,請交給我吧!”太史慈向曾在患難之機給予他幫助的孔融請戰(zhàn)。如此這般一通耳語,說得孔融不時點頭。
天剛放亮,被圍困以來一直緊閉著的都昌城門,突然打開,吊橋放了下來,隨即從城內(nèi)沖出三騎射手,每個人都帶著箭和箭靶,為首的就是那位太史慈。這一舉動立刻引起圍城黃巾軍的注意。他們一邊飛馬報告主帥管亥,一邊調(diào)動人馬即刻進入緊急戰(zhàn)斗狀態(tài)??墒牵灰娙T射手出城跑不多遠便跳下坐騎,來到城下一處塹壕里,領頭的招呼著另外二人,各自插好箭靶,練起射箭來。練完后又照直回城,自始至終只有他們?nèi)齻€人。
第二天早晨,都昌城門一大早又大開。太史慈又帶那兩人騎馬出城來練箭,黃巾軍官兵見了,有些人稍微起起身,立在遠處指指點點議論起他們的箭術(shù)來;有些人懶得動,躺在地上閉目養(yǎng)神。太史慈他們練完箭,一如昨天,回到城內(nèi)去了。兩軍陣前,相安無事。
第三天清晨,太史慈他們又騎馬出城了,黃巾軍兵士見他們帶著弓箭,又如前兩日的樣子,眼皮稍微抬一抬就不愿多看了,全部躺在那兒打瞌睡,再也沒一人愿站起來注意這三名官軍的動向。而這時,太史慈他們卻快馬揚鞭,直朝義軍陣地沖了過來。
“哎呀,我們上當了!”等黃巾軍官兵醒悟時已經(jīng)晚了,太史慈他們已從城側(cè)飛馳過去。
太史慈突出重圍,來到平原相劉備處,立即搬來三千救兵。
【談古論今】
太史慈出城練箭迷惑對方,利用對方逐漸放松的心態(tài),抓住時機,一舉突破重圍,搬來救兵,化解被圍困的危機。由此可知:橫沖直撞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唯有動用腦筋,才能巧妙化解眼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