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河 張 立/ ??诮洕鷮W院
全面從嚴治黨是維護社會和平,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與以往相比,全面從嚴治黨給民辦高校的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民辦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育人才的重要責任,少年強國家方能強。從大學生抓起,普及黨的光輝歷程,滲透黨的各項規(guī)定、宣傳黨的優(yōu)秀事跡,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大學生的一身正氣。當前形式下的民辦高校,面對黨的領導要毫不動搖,充分發(fā)揮黨的核心作用。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為政治核心,要具有把控方向、掌管全局的意識和能力。高校各黨支部要將從嚴治黨落到教學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黨組織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民辦高效的出現拓寬了學生求學的渠道,具有積極的社會作用。民辦高校的民辦性質決定了它與公辦學校在許多問題的處理上都有所差異,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增添了難度。隨著民辦高校數量的不斷增多和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對黨建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民辦高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具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一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發(fā)生改變。民辦高校是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產物,必須嚴格遵守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以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民族自豪感和高度責任心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辦學宗旨。這也是國家提倡和要求的,民辦高校必須始終堅持這一方針目標。在國家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明確規(guī)定:“各階段民辦教學均屬公益性范疇,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構成”。因此,無論民辦高校和公辦學校在機構組成和教育方式上的差異有多大,兩者的辦學宗旨和教學目標都是一致的,都要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民辦高校要徹底落實國家的各項制度,做遵紀守法的良好教育企業(yè),勵志為國家培養(yǎng)能有效參與社會競爭的高、精端人才。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民辦高校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服務社會主義建設為工作目標,讓民辦高校成為孕育社會人才的搖籃。
堅定黨的執(zhí)政基礎能使民辦高校的發(fā)展更加健康有續(xù)。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式下,嚴格執(zhí)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讓黨的階級基礎在再民辦高校工作中更加穩(wěn)定,還能將黨的影響力覆蓋至全校,擴大受益人群。作為民辦高校的主體,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是黨在高校中的中堅力量,是黨的依托。民辦高校必須按照黨的條例建立健全黨的各級組織,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指導辦學行為,將各項制度方針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全面從嚴治黨要成為民辦高校政治上的領導者、組織上的領導者、精神上的領導者,讓黨的感染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惠及眾人。此外,高度堅持從嚴治黨能提高在校教職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有助于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實現,將民辦高校的教學理念和先鋒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民辦高校要想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辦校思想,就要堅持正確的辦學和發(fā)展方向。加強黨務工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就是最正確的指導思想。民辦高校受市場導向嚴重,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難免受到一些經濟因素的影響,民辦高校只有堅守自己的初心,緊跟社會主義步伐,全面落實貫徹黨的各項制度,才能切實看到群眾對接受教育的渴望,才能找到提升教學質量的切入點。作為民辦高校的思想領袖,各級黨組織要深層領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涵義,把握好改革方向。將提高黨員作風建設和打造由黨領導的民辦高校作為辦學的首要任務。民辦高校的各位董事要積極轉變思想,高度意識到黨務工作的重要性、領導性、長期性。不斷夯實黨務工作基礎,不斷提升黨務工作效率,堅持黨領導學校各項工作,讓民辦高校的路走的更遠、更好。
民辦高校在堅持從嚴治黨的同時還要用智慧的眼光發(fā)現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而幫助“四個全面”的實現。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要講究方法策略,要將全面推進和把握重點兩手抓,使黨務工作事半功倍。民辦高校是謀利型單位,這使得很多高校領導不愿在黨務管理上花費過多精力,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開展增加了難度。我們要以民辦高校為突破口,找尋從嚴治黨的規(guī)律和特點,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實現提供堅實的后盾。
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在民辦高校中表現不夠明顯,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黨組織人數不足。民辦高校為盈利性民辦企業(yè),重視考量經濟效益。過低的財務預算使得民辦高校在黨務工作方面節(jié)衣縮食、多數工作只停留于表面。二是作用發(fā)揮困難。與公辦學校受教育局管理的方式相比,民辦高校的一切決策都有董事會決定,黨對其管理工作的影響明顯弱于公辦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難以體現。
民辦高校在用人上擁有較大自主權,聘用的教職人員多為合同制,員工的流動性較大,教職人員的責任意識相對薄弱。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高校教職員工的黨組織關系較為散亂,很難統(tǒng)籌到一起,這使得民辦高校黨組織的規(guī)模難以擴大,黨員人數和黨組織力量稍顯遜色。外加黨務經費的匱乏,使得各項工作的開展難上加難。
第一原則是將高校黨委和民辦高校董事會放在同一高度,將全面從嚴治黨擺在政治高度。第二原則是將培養(yǎng)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提高人才素質擺在同一高度。讓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日常生活作風。用普通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感染和鼓勵教職員工。第三原則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高度融合,將從嚴治黨上升至思想層面。第四原則是從全局出發(fā),綜合平衡各方權益。即在維護黨的利益的同時確保民辦高校的各項權益。
任何一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都離不開多元化的工作方法,黨務工作同樣如此。各民辦高校要在原有工作機制的基礎上開辟新的思路,提升黨的地位,讓校黨委成為高校各項工作的參與者、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用新的方法組織領導黨務工作,不斷完善黨組織的建設,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讓民主監(jiān)督成為黨務工作的新常態(tài),黨委要堅決履行參與其它組織決策的作用,切實擔負起溝通協(xié)調的職責,對不落實國家規(guī)定、損害教職員工和學生利益的行為要堅決抵制。
綜上所訴,作為我國教育界的新興力量,民辦高校的出現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年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為獲得長期發(fā)展,各民辦高校必須嚴肅對待全面從嚴治黨,讓黨成為自身的領導者、當家人,堅持社會主義性質,落實黨的各項方針,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