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娟 徐 琳/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自身能力,適應國家社會發(fā)展和促進國際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已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和學生自身需求。在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真正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及其他能力成為了廣大英語教師所關心的問題。
在英語學習的四種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中,閱讀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在語言習得過程中,閱讀和聽力屬于語言輸入,會話和寫作屬于語言輸出。要想獲得滿意的語言輸出就必須要有豐富優(yōu)質的語言輸入。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寫作,翻譯等能力,并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聽說和寫作能力,就必須改善和提高閱讀教學。
然而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內容單一,信息陳舊,教學方法一成不變——(每堂課上老師都習慣從字詞句開始帶領學生進行語言,語法知識點和篇章結構的講解和梳理)使學生上課缺乏主動性,沒有使學生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業(y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帶來了諸多好處。其中對高等教育的滲透,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
網絡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包括:
(1)網絡信息技術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術;(2)網絡信息技術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老師從文化知識的傳授者和教育教學的管理者變成知識體系的建構者和人際關系的藝術家;(3)網絡信息技術使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它使傳統(tǒng)的灌輸式和被動式教育方式轉變?yōu)榧嬗凶灾餍院挽`活性的方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4)網絡信息技術使辦學方式從單一的全日制教育向多層次,多形式,多規(guī)格的教育轉變;(5)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和多元化的信息,能激發(fā)學生對現(xiàn)代科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專業(yè)素質;(6)網絡信息技術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精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赫俊國,崔崇威,梁恒,連洋,2011)
此外,網絡信息技術還具有資源豐富,互動參與性強,傳播路徑多元化,傳播模式多樣化等特點(陳君均,2019)。這些優(yōu)勢勢必對大學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主體,教學資源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李逢慶,桑新民,2017)。
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都圍繞著學校所訂教材進行。由于一些客觀因素所致(如,經費短缺,老師們不想重新備課等)致使一套教材使用多年,因其內容陳舊,與時代脫節(jié),學生學起來如同嚼蠟,毫無興趣可言。但新興的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在日常教學當中的介入,老師可根據(jù)教材單元話題,從互聯(lián)網或其他移動媒體終端(如China Daily的手機雙語報和微信當中的China Daily App等),有的放矢地尋找和整理契合學生英語水平的閱讀材料,從而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過多地關注教師的課堂講授,學生只需要帶著課本和耳朵就來上課。教學內容的按部就班,使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和吸引力,學生失去了興趣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不斷涌現(xiàn),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課,翻轉課堂和慕課。
微課,顧名思義就是微型課程,它是一種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融合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它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它有三種類型:Picture story (PPT式微課 ); Lecture record(實錄式微課)以及Screen capture (利用錄屏軟件和先進的演示文稿軟件錄制講授講解過程)(閆姿穎 ,2019)由于課程時間較短,內容豐富,傳播便捷,課程可反復觀看的優(yōu)點,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新的教學模式。它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步驟,老師在課前采用錄制小視頻的方式,把教學的目標,重難點和相應的知識點等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在課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來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翻轉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顛覆了教師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有利于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真正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是一種免費向大眾開放的網絡課程。它由加拿大教育學家George Siemens 和 Stephen Downes 在 2008 年秋季創(chuàng)造的。它具有規(guī)模大,無邊界,開放性,成本低和易獲取知識的特點,因而受到世界各地學習者的追捧。慕課于2013在中國出現(xiàn)了繁榮發(fā)展的局面,中國的許多知名大學,如北大,清華,復旦等都陸續(xù)開發(fā)并上線許多網絡課程。慕課教學體現(xiàn)個性化。課前,老師把課程內容和資源進行整合,對教學當中的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重難點進行合理的安排,抽取部分內容,制作成小視頻,發(fā)布到網上,讓學生在課前進行熟悉和了解,從而為課上的進一步討論做準備。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變成了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和學生思想的啟發(fā)者。(楊娟 ,徐琳,2018)。
老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采用微課,翻轉課堂或慕課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削弱教師以往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從課前就融入到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的學習。老師則變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和輔助者。
網絡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滲透使老師可采用多種方式來評價學生,獲得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較為全面的認識。老師可在課前的自主學習,課上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課后的知識鞏固和拓展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不再局限于一張試卷成績,評價可以是多樣的,動態(tài)的,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大學英語閱讀課注入了活力。新型教學方式的涌現(xiàn)(如,微課,翻轉課堂和慕課等),給大學英語課帶來了生機。大學英語教師們應轉變觀念,勇于接受科技發(fā)展給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結合學生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真正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及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