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山東省平原縣第二實驗小學 山東德州 253100
在小學日常教育中,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無意識傷害事故。如兩人在玩耍中不慎傷害到對方,如摔折胳膊、腿,打破頭,眼睛、牙齒受傷等等。當班主任,最為頭疼的就是事故的善后處理,特別是牽扯經濟利益的時候。經常是雙方家長互不相讓,導致矛盾升級,最后到達不可收拾的局面。得不到補償的一方反過來要訴至法律,連帶學校也成了被告,弄得學校和班主任很被動。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防患于未然”。我認為,如果每個班主任在調解矛盾糾紛時稍微運用一些心理學知識,在化解學生之間的無意識傷害糾紛時巧妙運用,效果會更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之間的賠償糾紛久拖不結并不是家長出不起錢,而是雙方家長都在賭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盛怒之下說話往往會脫離思想的束縛?,F(xiàn)在每家只有一個孩子,當自家孩子受到傷害時,家長第一時間看到孩子頭破血流、腿折胳膊折時哇哇大哭的情況,心情肯定是又心疼又焦躁,正處在氣頭上。這時家長心疼自家孩子,說話時難免帶著怨氣和怒氣,說出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甚至是責罵當事的孩子也不可避免。班主任在學校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當然要有氣量,姑且聽之。因為家長怒氣發(fā)完了,自然會慢慢恢復理性。但如果雙方家長都到現(xiàn)場,沒受傷者家長聽到受傷者家長這些盛怒之下的話,自然心里也不愿意。因為孩子是無心之過,難免會爭辯幾句。雙方家長盛怒之下,語言爭辯只會升級,言語沖突只會更加激烈,老師勸都勸不住,導致雙方不歡而散。受傷一方要求賠償,沒受傷一方因為言語沖突心懷怨恨不愿賠償或者拖延賠償時間,班主任還要在中間做調解工作,會耗費大量精力。所以,事故發(fā)生時,第一時間只讓受傷者一方家長到學校處理,班主任在一邊協(xié)助是個好方法。這樣既有利于當時事情的解決,又讓受傷者家長心理上的怨氣和怒火得到釋放。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在一件事情的處理上都有自己的心理期望值。當實際結果高于期望值時,心理就會得到滿足;當實際結果低于期望值時,心理會出現(xiàn)不平衡狀態(tài)。在調解時,班主任對受傷一方一定要先批評后表揚,先說受傷者自身的違反校規(guī)的過錯,讓其認識到自己在事故中應負擔的責任,從而來降低其家長對經濟賠償的心理期望值,給班主任對另一方調解留有回旋的余地。在與未受傷的一方談話時,更應嚴厲批評,不妨說得比實際情況更嚴重一些,使未受傷一方認識到自己在事故中的責任更大一些,后果嚴重,賠償金額一定會很高,從而對少拿賠償金額的期望值低一些,也為班主任的調解留有余地。
2013年5月我班就曾發(fā)生這樣一件事。幾個孩子在教室內追逐玩耍,不小心將其中一個孩子的耳朵碰撞在桌角,當場孩子的耳朵撞出兩公分的大口子,血流如注。我第一時間把孩子送往醫(yī)院,并在途中給受傷的孩子家長打電話到醫(yī)院。當時我并沒有叫其他幾個打鬧孩子的家長到現(xiàn)場,而是由我全權代理。囑咐受傷孩子家長保存好住院單據。一星期后受傷孩子出院,我才叫其他幾個孩子家長來學校處理賠償事宜。對幾個孩子的打鬧行為作出嚴厲批評,并讓他們寫出檢討,(事先我已經做過調查,確認是這幾個孩子參與打鬧)并拿出住院單據讓幾個家長商量怎么賠償好,并詳細介紹了住院費用的產生情況。(因為我全程參與受傷者的治療過程,家長對我的介紹都認可。)并請家長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給你一筆錢,你是否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家長聽了介紹,對少拿經濟賠償的心理期望值降低,都認為事情很嚴重,該全額賠償。
對受傷一方,我過后也進行了嚴厲批評,并讓其在班會上做檢討。對家長也進行了勸說:孩子在學校違反校規(guī)打鬧是不對的。孩子受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自己不注意造成的,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卸的別的孩子身上。使其認識到自己孩子的錯誤,對能拿全額賠償的期望值降低,認為拿到一半賠償就可以了,畢竟自己的孩子違反校規(guī)在班內打鬧。
最后,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受傷害的孩子的得到比預期更多的賠償,而其他沒受傷的孩子也沒有全額賠償,雙方家長都很滿意,都認為班主任處理很恰當。
事故糾紛發(fā)生后,班主任要約談家長。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一定要做好自我批評。畢竟事故發(fā)生在學校,班主任是學生監(jiān)護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向家長檢討自己工作中的疏忽,訴說工作的繁雜與瑣碎,班額的巨大、教學任務的繁重。讓家長對班主任的工作產生微妙的同情心和認同感。認為班主任工作量大,孩子出現(xiàn)問題無疑是給班主任加大了工作量,從而產生內疚感。感覺再糾纏下去未必對孩子有好處,從而打消繼續(xù)糾纏的想法,因為孩子畢竟還在班主任手下學習,除非與班主任鬧僵了轉學。
事故糾紛解決后,一定要向雙方家長表示感謝。感謝雙方家長百忙之中的大力配合,使事情得以圓滿解決,是他們的高素質減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使班主任能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學上,更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上。
曹雪芹云:“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實踐證明,班主任利用自己的情商,利用心理學知識,及時抓住家長的微妙心理解決家長之間經濟糾紛,效果好效率高,不失為一種好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