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燕(六盤水師范學院 文學與新聞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電影《乘風破浪》是作家韓寒跨界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以穿越的敘事手法講述了發(fā)生在1988年的亭林鎮(zhèn)正太幫的故事。電影主人公徐太浪是一名優(yōu)秀賽車手,在一次“意外”中,他穿越回了20年前的故鄉(xiāng)小鎮(zhèn),完成了對母親的想象和母愛的尋回,也走進了父親的生命并理解了父親,與父親達成和解;而小鎮(zhèn)江湖風云變幻,徐太浪在這次“穿越”之旅中,完成了對心中深藏的英雄情結的追逐;同時,徐太浪與年輕時的父親及兄弟們的肆意年華,更是燃起了時下小鎮(zhèn)青年們的懷舊熱情和自嘲自娛的精神。總之,整部電影就仿若小鎮(zhèn)青年的烏托邦之旅,有挫敗、有自嘲、有滿足、有收獲,但終究只是一個不可能完全實現的虛幻夢境。
故事的主人公徐太浪在出生時父親就已入獄了,不久母親產后抑郁自殺,六年之后父親出獄,他的童年記憶,是母親、母愛的缺席,以及父親一腳又一腳踢自己的臉。在他叛逆的舉動背后,是渴望得到父親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獲得年度總冠軍的現場,他請來了他的父親,既是想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堅持是對的、父親的固執(zhí)是錯的,也是想獲得父親的認可和贊賞。而之后,他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憤懣載著父親極速飆車而導致事故并讓自己穿越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小鎮(zhèn),他見到了年輕時的徐正太和母親小花。由于對父親的“憎恨”,徐太浪尤其渴望母愛,所以,穿越之后的徐太浪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尋找母親上,并在得知牛愛花會改名為張素珍(徐太浪現實生活中所知道的母親的名字)之后,花了一整夜的時間跑遍了小鎮(zhèn)的每個地方想要找到她,和她說幾句話,想知道她會不會是一個深愛孩子的母親。天亮了才遇到下晚班的牛愛花,他問她:“我媽從樓上跳下的那一刻,會后悔嗎?”得到的答案是:“你媽要是看到你現在的這副模樣,她一定會后悔的?!痹诟改傅幕槎Y上,他百感交集地說:“今天將會是我這一生之內,最難忘的記憶,也會是我這一生之外,最難忘的回憶?!痹谄驳牟实袄?,徐太浪抱著小花不松手,嘴里喊著“媽咪”,仿佛是對母愛缺失的童年關于親情的彌補??梢哉f,精神分析學上的“弒父情結”與“戀母情結”在徐太浪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而在小鎮(zhèn)生活的日子,他與父親徐正太以兄弟的名義朝夕相處,并最終理解了父親的年少輕狂,也體諒了父親出獄之后的暴躁品行。父親曾將對現實的不滿發(fā)泄在“不爭氣”的自己身上,這曾一度是徐太浪最為憎惡的,而在他醒來的病房里,他和父親比暗號,完成了與父親的和解,也是與成長歲月中那個一直與父親對抗的自己和解。
在這一場“穿越”之旅中,徐太浪完成的是一次自我救贖,是對自我心靈創(chuàng)傷的一次修補,“和父親度過了一段兄弟情深的燃情歲月之后,太浪終于打開了父親不支持、不理解、尊重他的多年心結,也撫慰了從未見過媽媽一面的內心隱痛?!边@一場烏托邦之旅,他的父親和母親青梅竹馬、恩愛有加。父親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子,甚至像是小鎮(zhèn)青年們的精神領袖,他的正太幫行俠仗義,服務街坊鄰居,仿佛就是當今的物業(yè)公司,而且更添了幾分人情味,與黑幫片里那些收保護費的幫派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徐正太說,“我的夢想是,歌舞廳里只唱歌,桑拿館里就洗澡”,這樣的父親讓徐太浪打心里認同、佩服。而母親呢,是美麗的、單純的、善良的,對生活樂觀的,有自己的事業(yè),這樣一個女子,毫無疑問是理想化的形象。徐太浪的這一次烏托邦之旅,為自己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有很多愛的家庭,父母都是極其美好的人。他原本可以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成長,而現實是父親變成了“殺人犯”,母親產后抑郁跳樓自殺,他的童年不幸,使他對完整的父母之愛有著強烈的渴求,所以,他做了一個很美的夢。這個夢,未嘗不是所有小鎮(zhèn)青年們都會做的美夢,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遭遇了父母親情的缺失,要么外出求學不能與父母朝夕相伴;要么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照料下長大,與進城務工的父母有難以逾越的距離;要么因為父母的觀念跟不上自己的見識而產生了隔閡;或者如電影中的徐太浪一樣生活在單親家庭而無法得到完整的父母之愛等??傊?,小鎮(zhèn)青年們的心靈深處對完整的父母之愛的渴求,在這部電影中被導演韓寒編織得完美的烏托邦之夢所填補。
電影讓主人公穿越回了1998年的亭林鎮(zhèn),那是韓寒的故鄉(xiāng),那年正是1982年出生的韓寒的青春年代,也就是說,徐太浪回到了80后一代人對青春的集體記憶時期。90年代的亭林鎮(zhèn),BP機正流行、錄像廳是小鎮(zhèn)青年們最理想的文化消費場所、KTV里只唱歌、桑拿館里就洗澡,人們穿著花襯衣,找人基本靠狗,日立牌電視機是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這個時代多好,當你想靜靜的時候,沒人在你耳邊問靜靜是誰”,這是純真質樸的年代,這也是即將面臨巨變的時代。在這個還沒被消費文化和金錢至上觀念侵蝕的小鎮(zhèn),卻有著如港片里的江湖世界,也有著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幫派間爭斗、綁架、打群架、爭奪地盤等,但是這個江湖世界的風云爭斗,更是有一種荒誕、魔幻的意味。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徐正太堅信世界不會變,所以他大量囤BP機、開錄像廳,對房地產和電影院嗤之以鼻等,而即將出走的小馬會完成他的即時信息通信的夢想,以及正在入侵的房地產大亨黃志強,無形中又昭示了這個世界即將面臨大巨變,摯愛歌舞廳遲早有一天會面臨被拆除的結局,小鎮(zhèn)江湖,終究成了回不去的一方天地。
電影努力還原20世紀90年代的亭林鎮(zhèn),但其實也不過是韓寒想象中的精神家園,在這個封閉的空間里,徐太浪剛穿越就遇見了自己的小學老師,與青年時代的父親稱兄道弟,還可以找到他的媽媽。在這個布局緊湊的小鎮(zhèn)子里,錄像廳、歌舞廳、藥店、商鋪、澡堂、理發(fā)店等一應俱全,小鎮(zhèn)的人們不用踏出亭林鎮(zhèn)就能滿足娛樂、消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除了小馬,沒有人想要出去看外面的世界。這樣一個近乎烏托邦的小鎮(zhèn),其實是韓寒刻意營造的桃花源。如今的亭林鎮(zhèn)早已不復往日風景。電影輾轉嘉興丁柵、舟山、上海金山張堰鎮(zhèn)及亭林鎮(zhèn)、常熟吳市老街等地取景,高度復原的只是想象中具有共性的江南小鎮(zhèn),真正的故鄉(xiāng)小鎮(zhèn),早已成為回不去的精神家園。如韓寒一般經歷了社會經濟轉型的80后一代,如今都已成家立業(yè),或還在漂泊奮斗,兒時的玩伴早已被時間的洪流沖散,有的留在了小鎮(zhèn)、有的遠走他鄉(xiāng),少數人則可能大有作為(如小馬),多數人依舊碌碌無為。穿越而來的徐太浪,對這個小鎮(zhèn)有著極深的感情,這何嘗不寄托著導演韓寒對生于斯長于斯的亭林鎮(zhèn)的鄉(xiāng)愁別緒。他營造了一個肆意江湖,而徐太浪和他的父親徐正太則“化身恪守江湖道義、熱衷暴力復仇等行為的民間俠客”,徐正太掛在嘴邊的原則是:“說到做到,是我行走江湖的底線?!眲偞┰蕉鴣淼男焯伺加鰮尳伲挷徽f上前追趕盜賊,在對方掏出匕首的關鍵時刻,“鄉(xiāng)村蝙蝠俠”徐正太從天而降,之后“兄弟二人”開啟了一段魔幻的小鎮(zhèn)江湖之旅。受香港電影的影響,徐正太有著極強的英雄情結,他渴望成為杜月笙那樣呼風喚雨的大人物。而徐太浪呢,從穿越到1998年的亭林鎮(zhèn)那一刻開始,就在心理上融入了這個小鎮(zhèn)江湖,他和父親徐正太一樣,重情重義、信守承諾、行俠仗義,他們有著同樣的英雄夢,在那個小小的鎮(zhèn)子里,徐太浪不僅完成了對父母親情的尋回,也完成了對英雄夢想的追逐。
毋庸置疑,《乘風破浪》是一部“回到過去”式的懷舊之作,但是,又和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上那些感傷的、刺痛式的青春懷舊片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它帶有極強的喜劇性,在近乎荒誕、戲謔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韓寒用調侃、自嘲的姿態(tài)梳理了小鎮(zhèn)青年們的精神成長歷程。影片中大量的懷舊場景、人與人之間淳樸的關系,以及經典曲目的再現,無不透露出濃厚的懷舊況味。面對不如意的人生,小鎮(zhèn)青年們各有一套自己的雞湯哲學,在這自我的精神家園里,他們或許稍顯愚笨,卻永葆少年赤誠。
在國內青春懷舊片初戀必然分手、懷孕一定墮胎、愛情替友情讓路等套路化敘事大行其道的大環(huán)境下,韓寒選擇以喚起80后甚或90后的集體記憶為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以影片主人公回首青春路緊扣懷舊主題,特別是對懷舊金曲的巧妙運用,不刻意渲染滄桑與悲壯,卻無形中抓住了觀眾的懷舊情緒?!傲餍懈枨陔娪爸械氖褂每梢誀I造場景氛圍,烘托人物情緒,但在韓寒的影片中,還起到了喚醒觀眾群體懷舊記憶的作用。”他曾在影片《后會無期》里改編了86版《西游記》的插曲《女兒情》,民謠歌手萬曉利將這首經典歌曲演唱得更為婉轉、深情,歌詞“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只愿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心緊相隨”更是點出了《后會無期》的主題:人生如旅程,有聚首必然有離別,在旅程中經歷的人和感情,我們必須格外珍惜。聯想小鎮(zhèn)青年馬浩漢、江河、周沫、蘇米、劉鶯鶯等小鎮(zhèn)青年們各自不同的命運遭際,輕易就擊中了觀眾柔軟的對青春歲月的懷想之心。而在《乘風破浪》里,韓寒不僅竭力復原想象中的故鄉(xiāng)小鎮(zhèn),而且再次將懷舊金曲《在雨中》運用于影片中,演唱由韓寒與他的亭林鎮(zhèn)小伙伴一同完成,歌曲進入高潮部分時他邀請小伙伴們的那句“來,來來來一起來”讓網友們直呼催淚。在電影中,當徐太浪、徐正太唱起“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你說人生憂郁我不言語”時,熟悉的旋律勾起了80后甚至90后觀眾的集體記憶,完成了在喜劇中的懷舊敘事。
同時,作家出身的韓寒也愛玩文字游戲,《后會無期》讓觀眾見識了他的金句魅力,如“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等不勝枚舉。到了《乘風破浪》,雖然金句稍有克制,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雞湯哲學,例如,徐正太始終堅信,“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所以他囤BP機等著賺大錢。徐太浪以未來人的身份告誡大家“這個世界是會變的”。那個呆萌的小馬信奉的是“我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等著我”。正太幫的死對頭羅力則說出了一句更富哲理性的話:“都是小人物,別說什么大話了,活著就行。”金所長的“你有權利保持沉默,但是沒有權利扯淡”等。這些雞湯似的簡短文字既機智、有哲理,也透著一定的狡黠、自嘲的姿態(tài)。在這個沒有絕對公平的世界里,小鎮(zhèn)青年遭遇著各種不如意,慨嘆著懷才不遇。無法左右自己人生的小鎮(zhèn)青年們,對命運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無奈,所以需要一些懷舊金曲與雞湯哲學讓心靈獲得慰藉。
《乘風破浪》被打上了喜劇+懷舊+青春+黑色幽默+文藝等多種標簽,在這場“穿越”之旅中,小鎮(zhèn)青年徐太浪完成了對青年時期父親、母親的想象,并重拾親情。同時,他也完成了對故鄉(xiāng)亭林鎮(zhèn)的想象性再造,完成了自我英雄情結的追逐。而這一切經歷,在他醒來的那一刻即已被證實只不過是一場烏托邦之夢罷了。不同的是,夢醒之后,他已不愿再與父親為敵,這或許是“面對以父權和物欲為代表的支配性文化,青年們終究難以實現人生的叛逃”,也有可能是他到生死邊緣走了一遭之后的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