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烏安
大象、犀牛、水牛、熊等大塊頭動物如果想要抓癢,就會找一棵樹皮粗糙的大樹,使勁兒扭動身體,在樹干上蹭癢。如果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大樹,它們就會逮著什么蹭什么,比如巖石、房屋、蟻丘……
有頭大象瘙癢難耐時,恰好看到了一輛汽車,于是它就把汽車當(dāng)成了癢癢撓。有一頭棕熊被背上的癢癢折磨得不輕,無奈之下,只能“求助”于路邊的一塊旅游指示標(biāo)牌。
野豬癢癢時也會蹭樹,不過蹭癢只能讓它們舒服一會兒,那些寄生蟲或皮膚問題導(dǎo)致的瘙癢,可不是蹭蹭就能消除的。對于野豬這樣的泥浴愛好者而言,解決瘙癢問題,還要靠泥漿。野豬們身裹泥漿容易,但是泥漿干了之后如何將其甩掉可就要費(fèi)點(diǎn)兒心思了——屁股屁股使勁兒扭,泥巴瘙癢齊走開。
貓貓、狗狗、狐貍等中小型動物,如果遇到身體瘙癢的問題,基本都用爪子直接撓。為了撓到更遠(yuǎn)的地方,它們會拼命扭動身體,利用“縮骨技能”讓爪子夠到瘙癢部位。
鳥類抓癢,要么靠嘴,要么靠足。
靠嘴抓癢的鳥兒,脖子大多異常靈活,可以讓它們輕松地將腦袋伸到背上。這樣一來,鳥兒們就可以利用尖尖的嘴巴來給自己撓癢了??磕_丫抓癢的鳥兒往往平衡性都很好,畢竟它們要采用“金雞獨(dú)立”的姿勢,騰出一只腳來給自己抓癢。
鳥類中還有個別高智商分子,會使用工具來撓癢,比如鸚鵡,它們會用木棍或羽毛當(dāng)癢癢撓。
靈長類動物靈活的前肢幾乎可以媲美人類的手,哪里癢抓哪里。就算是有“手”夠不到的地方,小伙伴們還可以來個互相抓癢。舒服不用說,還能順便增進(jìn)感情呢!
除了靈長類動物,袋熊、大熊貓、浣熊、樹懶、老鼠等前肢較為靈活的動物,都是利用前肢抓癢的。
海洋里有專門的“止癢清潔站”——大海里生活著許多清潔魚、清潔蝦和清潔蟹,它們會幫助那些大魚清理嘴巴、鰓蓋和皮膚上的食物殘?jiān)⒓纳x,這樣大魚就不怕癢啦!
綠森林摘自《小哥白尼·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