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忠 藤縣濛江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廣西梧州 543312
科學的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學生通過親自的感知,了解到知識的內涵,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將通過闡述體驗式教學的意義,講述將如何把體驗式教學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之中。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對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是需要以日常生活為基建的,因此,實施體驗式教學就是為了模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情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直觀的感受知識的內涵。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有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知識既過于片面,課堂也比較枯燥乏味。同時,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通常飽含了極為深刻的含義,也就此致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出現困難和空白的現象。學生被動地依照教師的要求理解記憶,實際上學生對問題的疑點并沒有消失,而疑點沒有得到相應的解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淡忘,漸漸地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探究變的不再熱情。
體驗式教學模式正是認知到了這一點,將課程的舞臺轉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質,把知識點剖析,從現實生活入手,讓學生發(fā)現知識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并能從其中參悟到深刻的道理,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將這些知識轉化成自身的精神財富。
融合現實教學有一個性質,就是將二維的視覺平面轉化為三維的真實感受。把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現實情境相互融合,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解讀,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時,需要把情境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真實而又豐富,可以利用多媒體,用音樂烘托氣氛,把視頻典故或者圖片典故還原,讓學生身臨其境。將現實事件作為學生的素材,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變得簡單,使學生更為容易的理解,發(fā)現知識背后隱藏的意義。
例如,在《學會拒絕》一課中,以賭毒為例,準備正面的的資料,再準備反面的資料,用大量的實例讓學生了解到其中的危害性,深刻的體會到拒絕與不拒絕的反差。進而給自己敲響警鐘,告誡自己,學會對誘惑說不,拒絕他人,保護自己。
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扮演自己或者他人,將角色主體置換,體驗他人的感受,順應角色的視角思考問題、處理問題,進而體會到對方的感情,理解到對方的思想。這樣的角色扮演體驗可以讓學生懂得換位思考,懂得從多方位認知與了解他人,不局限于片面的看法。
例,《為堅強喝彩》一課中,列舉08年那一場特大的地震災害的例子,災難中有無數人的死亡、無數人的受傷、無數的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親人。學生置換想象當時的受災群眾等待救援時的心情;想象當時著急去救援的士兵的心情;想象當時在社會中其它地區(qū)的群眾的震驚與心情。學生角色扮演,將自身置身于當時的環(huán)境之中,順著當時人的心境去思考、去依據自己的想象將情景還原,當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之時,自己會是怎樣的。通過這場扮演,讓學生了解到當時的困境,了解到當時人的心情。并能通過這份了解明白災后重建的偉大;明白受災群眾的堅強;明白救援人員的無私;明白祖國的偉大,等。當心境重現時,曾經的災難與偉大會留在學生的心中,曾經的歷史會讓學生銘記不忘。
知識不僅僅是需要記在腦海中的,更是要服務于實踐的。將道德與法治課程實現在現實之中,可以使學生將知識記憶的更牢固、可以使學生更能理解現實生活。教師可以將主題活動結合體驗式教學,將實踐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立實踐活動主題,通過主題活動讓學生去探究事實現象,了解知識的具體含義,幫助學生培養(yǎng)探索精神。
例,《投入到精神建設文明》中,教師在講解建設精神文明時,教師可以布置實踐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不文明的現象,并收集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冊,談談自己對不文明現象的看法與體會,再將角度轉換為自己時,思考自己該如何去做,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在之后的課堂中,教師讓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實踐研究成果,討論自己的看法,使學生能將課本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素質。
組員探討是指,小組之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小組成員通過思維的碰撞,取長補短,相互探討問題不同角度的不同思考結論,進而實現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的一項體驗式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設計一個具有探討性質的問題,給予學生思考的維度,讓學生分組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思索研究。把學生變?yōu)檎n堂的主導,教師變?yōu)檎n堂的輔導,讓學生自行思考探究問題,這能使學生更好的激發(fā)自己的多方面思維角度,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與理解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我與父母交朋友》一課中,教師在課前設計“我與父母”這一討論主題,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探討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摩擦、與父母的理念、與父母相處好與不好的地方,等。通過這節(jié)課程的交流看看其他同學之間的情況與自己情況的不同,為什么不同,不同之處是哪里,借此讓學生轉換思考的角度,思考是不是沒有以父母的角度思考過問題,是不是理解錯了父母的想法等等。通過這節(jié)課程使學生能夠通過多維思考問題,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思維角度,而是能更加的理解父母。懂得遇到摩擦不是先抱怨,而是先溝通,通過互相理解,將摩擦化解。對此,也能讓學生懂得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初中教學過程中,將體驗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授課,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深層次的含義,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將知識滲透到自己的內心,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