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婷 王波
摘要:課程資源庫的構建已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泛雅網絡平臺為依托,分析了課程資源庫建設和使用的主要內容,目前課程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探討了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目標,強調了課程資源庫在高職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程資源庫;構建;測試;題庫;泛雅網絡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5-0072-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 ban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an-ya network platform,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bank ar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current course resource bas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curriculum resource bank,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bank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Course Resource Bank; structure; test; Question bank; Fan-ya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1 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重視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使用率,擴大收益面[1]。為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高職院校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具有顯著的意義[2]。
2 課程資源庫建設內容
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庫的構建可以依托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內容包含了各種形式的多類資源,如文本、圖片、視頻、動畫等,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建設和教學過程的生動性和完整性。課程資源包含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兩部分。
2.1基本資源
基本資源是指能夠展現(xiàn)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教學特色的基礎材料,通過這些材料能夠反映出課程的整體教學思路和過程,也是課程資源建設必須完成的建設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
[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體現(xiàn):第一種是以文本方式對課程的主要內容、適用對象、教學目標、時間與進程安排、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課程特色等進行簡要介紹。第二種是以微視頻的方式介紹上述內容。 教學大綱 以周或者課次(一個課次2課時或4課時)為單元,以標題的形式列出各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每個單元下可以再進行必要的細分。 教案或演示文稿 以周或者課次(一個課次2課時或4課時)為單元列出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進程(包含教學方法,輔助手段,時間分配),作業(yè)布置,主要參考資料等。 教學視頻 從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中選擇部分知識點或技能點,以微課方式制作成教學視頻,供學生線上線下自主學習。 作業(yè)與測試 在課程教學和資源庫使用過程中,提供學生足夠的自主練習與測試機會。每個教學單元完成后都會給出對應的課后作業(yè),學生只有在完成并提交作業(yè)后才能查看每道作業(yè)題的正確答案和解題思路。同時,以兩到三個單元為周期對學生進行階段測試,學生完成測試后能獲知測試的成績以及每道測試題的正確答案和解題思路。作業(yè)和測試均可通過作業(yè)庫或試題庫生成。 考試題庫 課程建有試卷庫,課程完成后的考試通過試卷庫完成在線考試。試題的內容、題型和題量均能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包含課程所學的所有內容,重點突出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和技能點。 ]
2.2拓展資源
拓展資源是指在基本資源的基礎上,以更豐富的多樣化形式反映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以及能夠供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輔助資源,這些資源不屬于基本資源,但又對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和后期使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包括供教師教學使用的案例庫、素材資源庫等,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的實驗實訓虛擬仿真系統(tǒng)等。
3教學資源庫的使用
在高職教學中,學生是教學資源庫的主要使用者,教學資源庫的內容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使用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學生使用的頻率和次數(shù)也會關聯(lián)到教學資源庫的使用率以及在線測試、作業(yè)和考試的質量[3]。因此,教師在設計和制作課程資源庫的時候應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3.1定期的階段性的測試和作業(yè)布置
從題庫中抽取部分對應單元的試題對學生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可以允許學生測試結束后查看答案和解題思路,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進行了一個自我復習和鞏固的過程,通過題庫中的題可以以多種任意方式生成不同的測試,降低了測試題的重復度,同時也提高了資源庫的使用率。教師通過在線作業(yè)的布置也省去了課后手工批改作業(yè)的麻煩。因此,題庫的構建是課程資源庫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而且工作量較大的內容,它關聯(lián)到很多項目的運用,而作業(yè)庫和試卷庫的構建就基本依托于題庫,因此對于題庫中的題型的設計、答案和解題思路的構建需要進行一個詳細的考慮,尤其是答案的設置,按客觀題由系統(tǒng)評分、主觀題由手工評分進行不同的設置。
3.2定期更新和完善資源庫中的內容
課程資源庫中的內容應根據(jù)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變化而更新和完善,尤其是題庫和試卷庫的更新不僅關聯(lián)到對學生的作業(yè)布置和測試,而且關聯(lián)到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同時關系到學生使用資源庫的興趣和積極性。如果資源庫中的內容一成不變或者過于陳舊,甚至跟不上教材的更新內容,學生必然沒有使用資源庫中內容的積極性,那么就達不到建設課程資源庫的目的,而更新和完善的題目也應從難度上切實考慮到高職學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不可盲目地添加超出大綱教學范圍的題目和內容。
3.3 讓學生了解課程的教學體系
課程資源庫中的內容包括了課程介紹、演示文稿、教案、作業(yè)與測試、教學視頻等各種類型的資源,學生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學習可以清楚地了解課程的整個教學體系和框架,可以清楚地知道不同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及不同課程的特點,針對不同課程之間的差異,學生可以自我規(guī)劃,明白如何學習不同的課程[4] [5]。因此,教師在設計和制作課程資源庫內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不同相關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及契合度,讓學生能夠從使用中體會并理解課程乃至專業(yè)的教學體系和框架。
4 課程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4.1 各類資源種類不夠全面
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內容較多,形式種類豐富,建設時間較長,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視頻的設計與制作,需要有設備和制作條件的支持,也需要老師和學生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哪些知識點的掌握比較欠缺,針對這些內容去設計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難點的動畫、視頻等多種類資源。文本、試題、課件、視頻等等,這些不過是基礎和常規(guī)資源,在這些常規(guī)資源的類型上需要有一些創(chuàng)新,以此來豐富課程資源的種類。
4.2師資隊伍薄弱
目前課程資源庫的構建基本依靠的是上這門課的幾個老師,實際上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光靠幾個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能力,更需要的是企業(yè)團隊的支持和配合,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把更多的企業(yè)實踐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提升資源庫建設所需的師資力量,同時也提高課程資源內容的質量,真正做到課堂和企業(yè)實踐的結合。
4.3 建設周期較長
課程資源庫的內容較多,因此建設周期較長,其中的作業(yè)和測試等相關內容需要由學生配合才能較好的完成,如果學生在測試過程中配合力度不夠就達不到預期的測試效果。而且測試需要分單元分階段進行,貫穿該門課程教學的整個學期,如果第二學期沒有該門課程的教學,那么必然會在某些資源的制作上拉長周期進度。
5 總結
在當前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高職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和使用是高職教學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適應當前教學改革模式下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能的有效方式,如何建設好課程資源庫的內容以及提高課程資源庫的使用率,是需要共同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Z]. 2012.
[2]張亮.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研究——以英語課程資源庫建設為例[J].智庫時代,2019(02).
[3]李月峰.“互聯(lián)網+”時代的課程資源庫平臺建設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8(09).
[4]韋嬋娟.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課程資源庫體系的構建[J].才智,2019(07).
[5]汪鵬飛.基于課程資源庫建設的高職數(shù)學課程教學研究[J]. 智庫時代,2019(03).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