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春秋時魯國貴族,魯莊公之弟。他慣于挑撥離間,制造內亂,先后殺死兩個國君。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于此。
趙高:秦朝宦官,原是趙國貴族。秦始皇死后,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遺詔,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自任丞相,把持朝政后又謀害胡亥,立子嬰為帝,卻被子嬰誅殺。
來俊臣:唐朝武則天當政時的酷吏,因告密受寵,歷任侍御史、左臺御史中丞等職。他營私枉法,大興刑獄,被他滅族者不下千余家。后因得罪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而被處死。
李林甫:唐朝權臣,唐玄宗時任禮部尚書,封晉國公。他為爭寵固權,處處討玄宗歡心。此人嘴甜心毒,有“口蜜腹劍”之稱,在任19年干盡壞事,終于釀成“安史之亂”。
秦檜:北宋末年歷任御史中丞等職。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軍擄至北方,不久遣歸,充當內奸,并騙取高宗信任。他結黨專權,陷害忠良,力主投降,為世人所唾棄。
嚴嵩:明朝大臣,嘉靖時任吏部尚書,官至內閣首輔。以其子嚴世蕃等為爪牙,操縱國事,殺害忠良,貪贓枉法。在任時,朝廷60%的軍餉被他侵吞。
魏忠賢:明朝宦官,萬歷當政時入宮。1620年,熹宗即位,他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并兼管東廠。他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自稱“九千歲”,手下有王虎、王彪等爪牙。崇禎即位后被罷職,遣至鳳陽,途中自縊而死。
和珅:因逢迎獻媚,為乾隆皇帝所寵,被任命為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乾隆死后,嘉慶宣布他20條罪狀并責其自殺。被抄家后,其家產等于朝廷10年的收入,所以民間有“和坤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