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樺甸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吉林樺甸 132400)
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為常見并發(fā)癥,是因血管、神經病變致使下肢出現病理性變化[1]。出現糖尿病的原因是機體炎性反應、血管、神經末梢發(fā)生病變等[2]。有研究指出[3],RBP為一種脂肪因子,與胰島素抵抗(IR)存在一定關系,RBP與IR、肥胖表現出正相關關系。而hs-CRP為非特異性的炎癥因子,在出現糖尿病、疾病發(fā)展中具有關鍵性作用。2017年1月—2018年12月該次研究分析RBP、hs-CRP水平與糖尿病足之間的相關性,具體如下。
該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足患者為觀察組,男11例,女 9 例,年齡 52~73 歲,平均年齡(66.27±6.31)歲;另選取同一時間段健康體檢患者20名為對照組,年齡 48~71歲,平均年齡(65.39±8.89)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計算體質量指數(BMI),并在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利用生化分析儀進行FPG、Cr、UA水平檢測;計算HOMA—IR,FPG×空腹胰島素/22.5=HOMAIR。HbAlc水平用高壓液相法測定;血清胰島素(FINS)水平利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清RBP水平、hs—CRP水平利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空腹血糖(FBG)、尿酸(UA)、糖化血紅蛋白(HbAlc)、肌酐(Cr)、超敏 c 反應蛋白(hs-CRP)、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數據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BMI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其他觀察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指標對比(±s)
表1 觀察指標對比(±s)
分組HOMA-IR HbA1c(%)FBG(mmol/L)BMI(kg/m2)觀察組(n=20)對照組(n=20)t值P值4.11±1.23 1.27±0.38 7.835<0.05 9.72±1.56 5.28±0.76 5.483<0.05 9.45±1.69 5.19±0.66 3.106<0.05 25.13±2.96 24.59±3.63 1.284>0.05
續(xù)表1
Ⅱ~Ⅲ級血清 HOMA-IR、hs-CRP、RBP水平顯著高于Ⅰ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Ⅳ~Ⅴ級血清HOMA-IR、hs-CRP、RBP水平明顯高于Ⅰ級、Ⅱ~Ⅲ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級Wagner分級患者FBG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指標對比(±s)
表2 觀察指標對比(±s)
注:與Ⅰ級比較,aP<0.05;與Ⅱ~Ⅲ級比較,bP<0.05。
Wagner分級RBP(mg/L)hs-CRP(mg/L)FBG(mmol/L) HOMA-IRⅠ級(n=6)Ⅱ~Ⅲ級(n=10)Ⅳ~Ⅴ級(n=4)t值P值43.57±9.36(62.45±13.21)a(71.23±11.31)ab 12.382<0.05 6.13±1.07(9.35±1.23)a(11.86±2.17)ab 13.296<0.05 9.27±1.24 9.32±1.45 9.49±1.37 1.272>0.05 2.96±0.72(3.45±0.81)a(4.45±1.59)ab 4.109<0.05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RNP、hs-CRP水平同患者的UA、Cr、HOMA-IR、HbA1c、FBG 為正相關關系,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相關性分析
全部患者按照有無糖尿病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結果表示hs-CR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965,P<0.05)以及 RB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584,P<0.05)為糖尿病足出現的獨立相關因素。
糖尿病足是下肢的保護功能因足部神經病變而減退,并且足部微循環(huán)因微血管以及大血管病變致使動脈的灌注不足而出現障礙,繼而足部出現壞疽和潰瘍。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的危險因素盡早識別,并進行治療,對于降低糖尿病足出現的概率意義重大。
RBP是來源于脂肪細胞和肝細胞的脂肪因子,同心腦血管、IR、肥胖關系密切。有研究指出[4-5],RBP與糖尿病患者出現大血管并發(fā)癥存在一定關系。糖尿病足患者的周圍血管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變,主要為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患者的RBP升高會加重其病情。有研究表示[6],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水平同IR為正相關。該次結果中,觀察組RB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RBP水平隨著疾病進展而升高,進一步對上述研究結果證實。
hs-CRP是一種炎癥快速反應蛋白,可將機體全身性的免疫炎性反應反映出來,并且在發(fā)生糖尿病、進展、病變期間,免疫炎性反應作用重大[7]。該次結果中,觀察組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且hs-CRP水平水平隨著疾病進展而上升。除此之外,分析患者各指標的相關性,結果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RBP、hs-CRP水 平 與 FBG、HbAlc、HOMA-IR、Cr、UA 呈 正 相 關 關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為hs-CRP以及RBP為糖尿病足發(fā)生的獨立相關因素。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血清RBP、hs-CRP水平上升明顯,同時與其分級相關,對于評估病情價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