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龐田玥
我們在使用電子設備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清理一下電子設備的垃圾文件,騰出內存,否則電子設備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錯題集。如果不定時清理,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一大堆錯題,而你根本沒有勇氣翻開它們。但是如果你經常清理,在別人都焦頭爛額,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復習的時候,你就可以優(yōu)雅地拿出你的錯題集,微笑著告訴自己:一本在手,考試不愁!
那么,該怎么清理錯題集呢?其實,只要你經常翻開自己的錯題集,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題目越看越“順眼”。這很正常,隨著大家做的題目越來越多,對題目的熟練度也隨之增加,很多原來做不出來的題目,現(xiàn)在覺得簡直是小兒科。面對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直接在題目上打一個×,表示這道題已經被去掉了,以后不用再看了。采用這個方法以后,我的錯題集里的題目總是穩(wěn)定地保持著一定的數(shù)量,并沒有無限度地增長。
高二結束之后,我的錯題集里只有不到兩百道數(shù)學題。不要小看它們,它們是經過我一次次的篩選之后,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金子”,它們比我任何課本、筆記本和教輔資料都要寶貴得多。
到了高二下學期,我已經可以很輕松地考到140分了,偶爾考了130分,我就有些不太滿意了。看來,人的欲望真的是無限的。曾經掙扎在及格線邊緣的我,如今已經開始向145分發(fā)起進攻,同時心里暗暗希望高考時可以拿到滿分!
進入高三之后就更忙了,但是再忙,也要“吾日三省吾身”。很快,我又發(fā)現(xiàn)原來的改錯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了。課程學完之后,我們開始做綜合性的題目,涵蓋了課本的所有內容。改錯的時候,上一道題是集合與函數(shù),下一道題就變成了圓錐曲線,因此錯題集里所有的題目都魚龍混雜地摻在一起,復習的時候很不方便。我便買了一個活頁本,開始分類改錯,把一個單元的題目放在一起。這樣一來,我可以很方便地比較同類的題目,把知識點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
我的改錯一直堅持到高考前的一個月。在最后的一個月,我停止了堅持快三年的改錯歷程。當很多同學每天忙著刷各種模擬題的時候,我一頭埋進了我的錯題集里。我很清楚,題目永遠都做不完,永遠都會有新的錯題出現(xiàn),永遠都會有自己不會做的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只要把所有做過的題都“吃”透了,就沒什么可怕的了。我把錯題集翻來覆去地看了四五遍,題干還沒有看完,我已經知道它要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走進高考考場之前,我手里只拿著一本錯題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