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亞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內容,對語文教學來說,也是一項重大改革。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置,為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和學習空間,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目標的綜合性和多樣性。那么,如何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呢?
一、正確理解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以語文為主的多學科學習,其學習過程的突出特點是“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xiàn)語文知識能力的實際作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統(tǒng)整性,教師應鼓勵學生整合運用所學的各學科知識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把語文和自然、科學、美術、音樂、歷史、地理等各學科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能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又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確理解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
1.整體活動設計的開放性。語文學習從課內延伸至課外,不再圍著教材轉。這就要求我們整合教材內外、課堂內外和學校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在活動組織、社會實踐、生活體驗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2.學生參與活動的開放性。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選擇、自我構建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過程,是充分展示學生才華的過程。
3.教師參與活動的開放性。首先,教師是開放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其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自始至終貫穿教師的指導,包括心理疏導、方法指導和價值引導。最后,教師在備課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要具備開放性的思維模式。
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要求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為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開辟廣闊的空間。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己選擇學習目標、安排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式,自己決定活動結果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認識和體驗。
四、正確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其過程和結果均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決定了其評價標準及評價手段的多元性和發(fā)展性。
1.評價即鑒賞。無論是學生之間還是師生之間,都要以鑒賞的態(tài)度、多元的標準、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他人對小組活動所做的具體貢獻,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全面發(fā)展;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調整,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評價標準和手段要多元。評價標準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動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還應反映出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活動是否體現(xiàn)出綜合性等。評價方式可以是學生自評和互評,也可以是教師和家長評價,還可以是小組互相評價。
3.將評價納入體系。只有將綜合性實踐的評價納入語文學習的評價體系,在學生的語文成績中占一定分值,才能引起師生的重視,才能保證其有序開展,實現(xiàn)常態(tài)化,達到課標要求,收到實際效果。
(責 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