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倩的微博
有人因為男友是其他城市的,還有的則是外國男友,有的是在北上廣漂泊,想扎根,或海外長期打算住下去。不約而同,大家都放不下父母。想知道面對自己的人生和父母,兩者該怎么選擇?
這個解答可能是句廢話——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沒法按照別人的去做。
我反感那些販賣焦慮的人,大家壓力都大,生存奔波,而面對父母的老去,所有人都脆弱,這很正常,因此最容易被利用。在這里我只是作為一個同樣掙扎的女兒,說說我的情況和我對自己情況的想法。
我是家里獨生女。爸媽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老家,也一輩子都是普通打工一族,學歷不高。現(xiàn)在爸媽還在工作,尚未退休。目前家境不上不下,不是窮到?jīng)]飯吃,但也無力揮霍。
我七歲以前都沒有怎么見過爸媽,和外公外婆住在老弄堂的閣樓。小學以后終于和爸媽還有爺爺一起住,每當爸爸媽媽因為家里無力開銷而吵架動手,我才理解他們一開始是什么都沒有,真沒辦法照顧我才交給外婆,因此隱隱預約有了個念頭:爸爸媽媽是跟我一樣的普通人,還比我可憐,因為他們的無奈比我作為小孩子的無奈更多。
或許因為知道他們的難處,卻依然嘗試給我更好的生活,比如在家境不夠?qū)捲5那闆r下,依然支撐我在歐洲讀本科留學三年。所以,在我眼里,爸爸媽媽不是因為生我養(yǎng)我的這個角色受到了尊重,而是因為他們自身贏得了我的認同。
高考志愿,記得拿著志愿本回家,爸媽讓我自己填。高考后收到了我老家還算可以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我自己又去報名了澳門的旅游學院去讀了酒店管理專業(yè)。一年后轉(zhuǎn)學到歐洲也是自己去辦的。全程只要我給出我的理由,爸媽都給予了信任,因此我一直不想搞砸這份信任。
我二十八歲到冰島上班,之前只有短暫的工作經(jīng)歷。接著辭職,進行長達四年的全職寫作,直到搬去冰島,寫了十多本書,版稅支撐自己的開銷,至少算經(jīng)濟獨立。
老家上班和全職寫作的那些年,我比身邊同齡人有更多時間陪伴爸媽,基本上不寫稿不出門采訪的時候,都和爸媽一起吃晚飯和過周末??赡芪译x家早,早期又和老人一起度過,便早早知道,和爸媽相處的時光不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面對全職寫作的壓力時,也會想到既有機會做喜歡的事情,又陪了爸媽,是賺到了的。
雖然爸媽從來沒有催過我結婚生孩子,但我對自己要求,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情。我不希望爸媽操心。所以即便婚禮我也不辦,二十五歲,自己拿了戶口本,坐地鐵去辦了結婚證。
當我發(fā)現(xiàn)這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在瞞著爸媽一切都失控的情況下,硬撐不下去才求助。這是我做主的事情第一次徹底搞砸了,那時我第一回感覺世界都末日了。手術后,本以為會是一頓指責,我永遠記得爸爸紅著眼睛對我說的那段話:不要那么聽話,擔負那么多,做回以前的你,到處跑,到處和陌生人聊天,開開心心寫書,做喜歡的事情。
我用稿費去冰島旅行一趟,這是我的人生轉(zhuǎn)折點。在面試工作期間,我給爸媽買了飛冰島的機票,他們在雷克雅未克和我一起住了一段時間,體驗我的體驗,然后一起做的決定,如果面試和實習通過,成了,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
第一年工作,我給爸媽買了機票,來看了我兩次,歐洲和冰島四處旅行。我又回國了一次,帶他們?nèi)e的地方走走。第二年新工作合約滿后的空當,回國在家補看中文書,回歸寫作,和爸媽天天晚餐,周末一起度過,還有接近一個月期間帶他們在東歐坐火車旅行。
帶爸媽看世界,每年兩次長途旅行,是我從25歲面對婚姻變故以后,給自己立下的目標。自己再也不去旅行了,發(fā)現(xiàn)跟爸媽看世界雖然累,每次還吵架到要絕交,但旅行結束又想很快再次一起出發(fā)。
現(xiàn)在我在冰島進入了新一段婚姻,我的先生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冰島大男孩。在物質(zhì)上我們不寬裕,但感到自由和快樂。依然是我的決定,不要婚禮。
回頭看這一路,我并不覺得有所謂的“因為人在外面陪伴不到父母”的愧疚感,也許我比許多人幸運,曾經(jīng)能夠陪伴父母很長的時間。以及,爸媽的確和那些販賣焦慮的文章所說的一樣“可見的速度老去”,然而我也現(xiàn)在三十歲眼角有皺紋身體不太行了啊,這是同等的。
或許在這個前提下,我反而現(xiàn)在更心安,趁著父母仍然上班,仍然健康,剛好現(xiàn)在我可以在外面做一點自己的事情。
關于陪伴父母,目前我能做的是趕快賺錢,有錢才能經(jīng)?;貒?,有錢才能有一天終于有能力給爸媽買商務艙的機票。最終目標是在冰島買房子,這樣的話,爸媽以后來冰島可以試著生活,要是喜歡住下去,要是不喜歡不適應,我把房子賣掉,回國從頭來過,因為有了這筆錢有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