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生育期調(diào)虧滴灌對綠洲馬鈴薯產(chǎn)量、品質(zhì)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2019-11-05 10:09:54張萬恒張恒嘉李福強王澤義巴玉春
    華北農(nóng)學報 2019年5期
    關(guān)鍵詞:形成期薯率耗水量

    張萬恒,張恒嘉,李福強,王澤義,高 佳,巴玉春

    (1.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民樂縣洪水河管理處,甘肅 民樂 734500)

    馬鈴薯(SolanumtuberoumL.)因逆境適應性強、產(chǎn)量穩(wěn)定、易于管理等特點,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已經(jīng)成為目前第四大糧食作物[1]。張掖市民樂縣洪水河灌區(qū)屬高寒地區(qū),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是河西地區(qū)重要的馬鈴薯產(chǎn)地,但地域性干旱也成為制約當?shù)伛R鈴薯發(fā)展的重要因素[2],而面對當前農(nóng)業(yè)用水極度緊張的情況下,該地區(qū)馬鈴薯仍沿用傳統(tǒng)壟播溝灌模式,單次灌水耗水巨大,導致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而較長的灌水周期使得馬鈴薯根本無法實現(xiàn)適時灌溉。膜下滴灌是一種現(xiàn)代新型的灌水方式,地膜具有保墑蓄水的優(yōu)勢,并能有效抑制雜草生長[3];滴灌技術(shù)也因有效減少作物棵間蒸發(fā)及深層滲漏,被公認為目前最節(jié)水的灌溉方式[4]。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對小麥[5-6]、玉米[7-8]、葡萄[9-10]等旱地作物均研究表明,膜下滴灌能增加產(chǎn)量并顯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少研究者先后開展了地膜覆蓋結(jié)合滴灌對馬鈴薯產(chǎn)量效益的研究,王玉明等[11]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比露地滴灌馬鈴薯產(chǎn)量提高26%。秦軍紅等[12]表明,膜下滴灌以小流量高頻率灌水,既能改善土層結(jié)構(gòu),又能減少深層滲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有研究表明[13-14],作物品質(zhì)一方面由遺傳特性決定,另一方面外界環(huán)境和栽培方式影響也較大。目前對綜合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虧缺處理對膜下滴灌馬鈴薯產(chǎn)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質(zhì)的研究還較少,為此,本研究擬通過河西綠洲區(qū)馬鈴薯大田試驗,采用膜下滴灌精準控水方式,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生長動態(tài)、耗水特征的影響,在不顯著降低馬鈴薯產(chǎn)量的基礎(chǔ)上,能提高馬鈴薯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質(zhì),探索該區(qū)馬鈴薯不同生育期較合理的灌水量,并為該地區(qū)膜下滴灌馬鈴薯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論基礎(chǔ)和技術(shù)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2018年在民樂縣三堡鎮(zhèn)益民灌溉試驗站進行試驗,前茬作物為板藍根,該地區(qū)平均海拔約為1 950 m,年均日照時數(shù)3 000 h,年平均氣溫6.0 ℃,光熱資源豐富,但多年平均降雨量僅為215 mm;試驗地土壤為輕壤土,土地肥力中等,土壤容重為1.49 g/cm3,地下水埋深大于20 m,田間持水量為24%(質(zhì)量百分比),鹽堿化危害較輕。

    1.2 試驗設計

    試驗所選用馬鈴薯品種為青薯168,由青海省農(nóng)林科學院培育,該品種屬晚熟鮮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于2018年4月11日播種,同年9月28日收獲,全生育期歷時170 d,生育期總降雨量197.4 mm。試驗分別在馬鈴薯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淀粉積累期設置輕、中度水分處理(WD1~WD8),以及全生育期均充分供水對照(CK),具體試驗設計方案見表1。

    表1 試驗設計方案Tab.1 Experiment design %

    注: 表中充分、輕度、中度水分處理對應數(shù)據(jù)均為占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數(shù)。

    Note:The data for adequate, mild, and moderate water treatment in the table are the percentage of water holding capacity in the field.

    試驗小區(qū)布置為東西走向,有效面積為24 m2(2.4 m×10 m),每小區(qū)種植2壟,每壟擺種2行。由于種植時地表有干土層,為保證種薯順利出芽,先在離壟中心各0.1 m處并排開2條淺溝,以株距0.2 m在溝內(nèi)擺放種薯,再將硫酸鉀復合肥條施于壟中央開好的淺溝內(nèi),最后以壟寬0.8 m起壟。為防止水分互滲,用塑料薄膜包裹各小區(qū)間土埂,并在向溝一側(cè)向下埋深0.4 m。試驗共設置9個處理,各處理均3次重復。灌水選用內(nèi)鑲貼片式滴灌帶,滴頭間距0.2 m,滴頭流量2.0 L/h,工作水頭5 m,為保證小區(qū)精確供水,各小區(qū)均單獨設置球閥控制控制灌水量。試驗用地肥力中等,土層厚實,播種時在試驗地馬鈴薯行間條施硫酸鉀復合肥共86 kg,生育中期不再追肥。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3.1 產(chǎn)量 按每小區(qū)實際收獲產(chǎn)量記錄。

    1.3.2 株高和葉面積指數(shù)(LAI) 馬鈴薯出苗后以10 d為周期測定1次,具體方法為:各小區(qū)隨機選取6株馬鈴薯植株,用鋼卷尺分別測量株高、葉長和葉寬,葉面積=0.76×葉長×葉寬[15],葉面積指數(shù)以馬鈴薯總綠葉面積占小區(qū)面積的比值為標準;最終株高和葉面積指數(shù)取6株的平均值。

    1.3.3 土壤含水量 馬鈴薯生育期以7~10 d為周期,土鉆以0.1 m為單位分6個梯度剖面取土,用烘干稱質(zhì)量法測定。當測得試驗小區(qū)內(nèi)土壤含水量低于設定土壤含水量下限時,便進行灌水,灌水量按下式計算:

    m=10ρbH(θi-θj)

    式中:m為單次灌水量(mm);ρb為土壤容重(g/cm3);H為計劃濕潤層深度(0.6 m);θi為設定土壤含水量上限;θj為實際測定土壤含水量。

    1.3.4 馬鈴薯耗水量、耗水強度 以下式計算:

    耗水強度(mm/d)=耗水量/耗水天數(shù)

    式中:ET為馬鈴薯階段耗水量(mm);ri為土壤干容積密度(g/cm3);Wi1、Wi2為第i層土壤某時段始、末質(zhì)量含水率(干土質(zhì)量%);M、P、K和C分別為某時段內(nèi)灌水量、有效降雨量、深層土壤水補給量和排水量(mm)。由于試驗區(qū)地下水埋深大于20 m,因此,不考慮地下水補給量,故K=0;滴灌未使土壤含水率達到田間持水量,不會產(chǎn)生滲漏,故C=0。

    1.3.5 水分利用效率

    WUE=Y/ETa

    式中:WUE為馬鈴薯水分利用效率(kg/m3);Y為單位面積馬鈴薯產(chǎn)量(m3/hm2);ETa為全生育期實際單位面積馬鈴薯耗水量(m3/hm2)。

    1.3.6 馬鈴薯品質(zhì)測定 薯塊干物質(zhì)用烘干稱質(zhì)量法測定,還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蛋白質(zhì)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淀粉含量采用碘比色法測定[16]。

    1.3.7 數(shù)據(jù)處理 用SPSS 19.0分析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3繪制圖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生育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植株生長的影響

    2.1.1 馬鈴薯株高 由圖1可看出,就整個生育期而言,馬鈴薯各處理株高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態(tài)勢,具體表現(xiàn)為前期快,中后期慢的特點,淀粉積累期趨于穩(wěn)定或開始略微下降。苗期植株生長緩慢,各處理間差異較小,但隨著生育期向后推進,塊莖形成期進行水分虧缺的WD3、WD4處理株高略低于其他,但差異不明顯,表現(xiàn)出水分虧缺對株高增長有一定抑制作用;塊莖膨大期末,WD5、WD6處理比CK低13.7,20.1 cm,差異顯著(P<0.05),此時段正是馬鈴薯植株增長的關(guān)鍵時期,水分虧缺對株高影響較大。淀粉積累期各處理間株高趨于穩(wěn)定或略微下降,水分虧缺對株高已無明顯影響。

    圖中字母不同表示處理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圖2-4同。The difference letters in the figure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s (P<0.05).The same as Fig.2-4.

    2.1.2 馬鈴薯葉面積指數(shù)(LAI) 由圖2可看出,馬鈴薯全生育期LAI整體呈現(xiàn)單峰變化曲線,苗期上升緩慢,塊莖形成期迅速上升,在塊莖膨大期達到峰值(WD6處理除外),進入淀粉積累期,LAI開始緩慢下降,其中CK處理全生育期均維持最高水平,可見充分灌水更有利于LAI的增加。塊莖形成期進行虧水處理,使得WD3、WD4處理LAI略微低于同期其他處理,但在后期復水后,LAI均呈現(xiàn)出持續(xù)增長的趨勢,說明復水后對植株生長有一定的補償效應;WD5、WD6處理在塊莖膨大期進行中度水分虧缺,LAI分別顯著低于CK 14.27%,19.70%(P<0.05),且直到生育期末,均處于最低水平。淀粉積累期水分處理對LAI影響較小,WD7、WD8處理對僅比CK分別低8.41%和10.27%。

    圖2 不同生育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葉面積指數(shù)的影響Fig.2 Effect of water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potato leaf area index

    2.2 不同生育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耗水特征的影響

    2.2.1 馬鈴薯耗水量 圖3所示,馬鈴薯各生育期耗水量近似表現(xiàn)為:塊莖膨大期>塊莖形成期>苗期>淀粉積累期,其中CK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大,達到了567.01 mm。苗期耗水量占整個生育期耗水量的12.28%~21.21%,WD1、WD2處理與CK比較,耗水量分別低28.05%和33.10%;塊莖形成期WD3、WD4處理平均耗水量為126.01,70.48 mm,比CK分別顯著低30.96%和61.38%,其他處理此時段的耗水量與CK差異不顯著;塊莖膨大期水分虧缺對馬鈴薯耗水量的影響也達顯著水平,WD5、WD6比較CK降低29.80%和61.99%,但在此階段復水后的WD3、WD4處理耗水量與CK比較分別降低11.67%,9.73%,差異不顯著(P>0.05);淀粉積累期由于氣候轉(zhuǎn)涼,日照強度降低,大量葉片開始枯萎,使得馬鈴薯植株蒸騰作用快速下降,耗水減小,進行輕度和中度水分虧缺處理的WD7、WD8對比CK差異均不顯著。

    圖3 各生育期馬鈴薯耗水量變化Fig.3 Changes in water consumption of potatoes during each growth period

    2.2.2 馬鈴薯耗水強度 圖4所示,馬鈴薯耗水強度表現(xiàn)為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淀粉積累期>苗期,CK處理耗水強度各階段均處于最高水平(淀粉積累期除外)。苗期由于氣溫較低,并且馬鈴薯植株矮小,耗水強度均比較其他生育期低,進行水分處理的WD1、WD2比較CK低28.47%和33.33%,其他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塊莖形成期,馬鈴薯耗水強度迅速增大,其中WD1、WD5、WD6處理達到全生育期耗水強度峰值,WD3、WD4處理比較同期其他處理差異顯著,分別比CK低30.98%,61.32%;塊莖膨大期,馬鈴薯進入生殖生長的關(guān)鍵時期,耗水強度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WD4處理復水后,耗水強度顯著增強,進行水分處理的WD5、WD6處理分別比CK低29.79%,62.08%;進入淀粉積累期,由于氣溫降低和莖葉枯萎的緣故,馬鈴薯耗水強度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進行輕、中度水分處理的WD7、WD8處理耗水強度比CK低14.15%,16.00%。

    2.3 不同生育時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品質(zhì)的影響

    2.3.1 馬鈴薯串薯率 馬鈴薯串薯的形成與生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guān)系,當受到缺水等不利環(huán)境因素,薯塊膨大緩慢甚至停止生長,當恢復供水或逆境消除以后薯塊又繼續(xù)生長,從而形成形狀不整、外觀奇異的畸形薯塊,會影響馬鈴薯加工性和商品性[17]。從表2可看出,CK處理串薯率為4.60%,苗期進行水分處理,串薯率比較CK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而在塊莖形成期水分處理,使WD3、WD4串薯率分別為12.80%,16.06%,比CK分別高出8.20,11.46百分點,差異顯著(P<0.05),并且WD3、WD4處理比較其他處理,串薯率也增高3.75~11.46百分點;而在塊莖膨大期輕度水分處理,WD5串薯率比較CK未達到顯著性水平,但是中度水分處理WD6比較CK,串薯率增高4.45百分點;淀粉積累期串薯率比較CK也未達到顯著性水平,可見塊莖形成期水分虧缺,以及塊莖膨大期中度水分處理會嚴重影響馬鈴薯薯塊的生長,導致馬鈴薯串薯率成倍增加。

    圖4 各生育時期馬鈴薯耗水強度變化Fig.4 Changes in water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potato during each growth period

    2.3.2 馬鈴薯商品薯率 收獲時按照薯塊質(zhì)量大于50 g為標準,記為商品薯,商品薯率是衡量馬鈴薯品質(zhì)優(yōu)劣的重要因素[18]。從表2中可以看出,CK處理商品薯率最低,比其他處理低約3.97~10.09百分點,可能是由于充分供水促進了小薯的發(fā)育,使小薯數(shù)量和質(zhì)量增加;而WD2、WD3、WD4、WD6和WD7處理比較CK,商品薯率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P<0.05),其中WD3、WD4處理比CK分別高10.09,7.80百分點,且大薯率增高10.48,8.32百分點;WD5、WD6處理大薯率比CK高9.05,7.92百分點,大薯率的提高影響了商品薯的比例,使商品薯率比CK分別高4.07,7.81百分點;淀粉積累期水分處理均未使大、中薯比率達到顯著性水平,但WD7、WD8處理商品薯率仍比CK分別高8.61,3.98百分點。

    表2 不同生育時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外觀品質(zhì)的影響Tab.2 Effect of water treatment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appearance quality of potato %

    注: 表中同列字母不同表示處理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表3-4同。

    Not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table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s (P<0.05).The same as Tab.3-4.

    2.3.3 馬鈴薯薯塊有機質(zhì)含量 從表3可看出,不同生育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有機質(zhì)影響顯著(除淀粉含量外)。與CK比較,WD1、WD2處理薯塊干物質(zhì)分別提高0.21,0.04百分點,其他處理均降低,其中WD6處理降低3.38百分點,達到了顯著性水平(P<0.05),其余處理WD3、WD4、WD5、WD7、WD8分別降低0.97,1.65,1.62,0.44,0.74百分點,差異均不顯著(P>0.05)。水分處理薯塊蛋白質(zhì)含量表現(xiàn)為WD7處理比CK提高3.11%,WD5、WD6處理比較CK分別降低28.50%,24.35%,差異顯著,WD1、WD2、WD3、WD4、WD8處理比較CK分別降低1.56%,12.95%,2.04%,16.62%,11.40%,但WD7處理蛋白質(zhì)含量比CK高3.11%,蛋白質(zhì)含量多表現(xiàn)為輕度水分處理高于中度水分處理。薯塊還原糖含量WD7處理最高,比CK高15.63%,其他處理均低于CK,其中WD1、WD5、WD6處理比CK分別顯著降低31.25%,34.38%,46.88%,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淀粉含量各處理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但CK仍最高,且不同生育期呈現(xiàn)出差異性,表現(xiàn)為淀粉積累期>塊莖形成期>苗期>塊莖膨大期。

    表3 不同生育時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薯塊有機質(zhì)的影響Tab.3 Effects of water treatment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organic matter of potato tubers

    2.4 不同生育時期水分處理對馬鈴薯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2.4.1 馬鈴薯產(chǎn)量 表4為不同水分處理下馬鈴薯產(chǎn)量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全生育期充分供水處理CK產(chǎn)量最高,達到了35 317.71 kg/hm2;WD6處理產(chǎn)量最低,為28 633.33 kg/hm2。馬鈴薯苗期、塊莖形成期、淀粉積累期水分處理產(chǎn)量比較CK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WD1、WD2處理產(chǎn)量比較CK分別降低9.64%,7.95%;WD3水分處理產(chǎn)量僅比CK降低1.32%,WD4處理產(chǎn)量比CK低6.90%,且WD3處理產(chǎn)量比WD4高6.00%;而在塊莖膨大期水分虧缺處理均導致馬鈴薯明顯減產(chǎn),使WD5、WD6處理比CK分別顯著低15.77%,18.93%(P<0.05),比其他處理減產(chǎn)幅度也達6.79%~18.93%;由于在淀粉積累期之前WD7、WD8處理均充分供水,在淀粉積累期耗水量減小,使WD7、WD8處理產(chǎn)量比CK僅降低4.80%,3.59%,水分虧缺對產(chǎn)量影響較小,最終產(chǎn)量與CK差異不大。

    2.4.2 馬鈴薯水分利用效率(WUE) 表4中,WD4處理WUE最高(7.99 kg/m3),其次為WD3處理(7.80 kg/m3),分別比CK顯著提高25.04%,22.07%(P<0.05),而WD5處理WUE最低,比CK低3.28%;WD6處理也獲得了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比CK提高5.95%;其他處理WD1、WD2、WD7、WD8分別對比CK增高2.82%,1.57%,0.16%,2.03%,雖未達到顯著性水平,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梢娫隈R鈴薯塊莖形成期進行水分處理,可以獲得較高的WUE,其次為苗期,但在塊莖膨大期進行水分處理,不僅嚴重影響馬鈴薯產(chǎn)量,而且WUE也處在最低水平。

    表4 不同生育時期水分處理馬鈴薯產(chǎn)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Tab.4 Effects of water treatment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potato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3 結(jié)論與討論

    葉片是馬鈴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產(chǎn)量形成的基礎(chǔ),土壤水分主要通過影響馬鈴薯地上部分生命活動從而影響產(chǎn)量[19]。張華普等[20]研究表明,確保在馬鈴薯塊莖膨大期、淀粉積累期延長葉片功能,對大、中薯率和產(chǎn)量影響較大。就本試驗數(shù)據(jù)來看,從塊莖形成期開始,控制灌水量后馬鈴薯株高和葉面積比較CK差距開始出現(xiàn),且差異程度表現(xiàn)為中度水分處理大于輕度水分處理;到塊莖膨大期,WD5、WD6處理比較CK株高低13.7,20.1 cm,同樣LAI比較CK顯著低14.27%,19.70%(P<0.05),且直至馬鈴薯收獲前,WD6處理株高和葉面積均處于最低水平。表明在塊莖膨大期進行中度水分處理,對馬鈴薯株高和葉面積的增長均造成不可補償?shù)钠茐摹?/p>

    蔡煥杰等[21]認為,水分虧缺的時期和程度能顯著影響作物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馬鈴薯串薯不利于商品性和加工性,較高的串薯率對馬鈴薯商品性有影響,而馬鈴薯商品薯率和薯塊有機質(zhì)含量的增加利于馬鈴薯品質(zhì)的提高。本試驗中,WD3、WD4以及WD6水分處理,串薯率均比CK分別增高8.20,11.46,4.45百分點,WD3、WD4達到了顯著性水平(P<0.05);CK處理小薯率達到29.17%,從而導致商品薯率處于最低水平,而WD2、WD3和WD4、WD6以及WD7處理,均使商品薯率顯著高于CK 10.09,7.80,7.81,8.61百分點,水分虧缺對馬鈴薯有機質(zhì)含量均有影響,無論在塊莖膨大期進行輕度(WD5)或中度(WD6)水分處理,均使馬鈴薯薯塊干物質(zhì)、蛋白質(zhì)和還原糖含量降低1.62百分點,28.50%,34.38%和3.38百分點,24.35%,46.88%;WD7處理使薯塊蛋白質(zhì)和還原糖含量分別比CK增加3.11%,15.63%。馮棣等[22]表明,馬鈴薯收獲期水分過多會造成壞薯率增加。因此,WD7處理(淀粉積累期輕度)能有效提高馬鈴薯品質(zhì)。

    本試驗中,CK產(chǎn)量最高,達到35 317.71 kg/hm2,WD3處理馬鈴薯產(chǎn)量僅比CK降低1.32%,而WD4處理比較CK減產(chǎn)6.90%;WD5、WD6處理馬鈴薯產(chǎn)量低于其他處理達6.79%~18.93%,這與葉面積指數(shù)變化過程趨于同步,可見水分虧缺導致葉片過早死亡是造成馬鈴薯減產(chǎn)的原因。水分處理對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響表現(xiàn)為:WD4處理WUE最高,WD3處理次之,WD3處理WUE雖略低于WD4(降低2.38%),但產(chǎn)量比WD4處理高6.00%。綜合以上分析,在追求較高的產(chǎn)量和WUE的情況下,塊莖形成期輕度水分虧缺處理為本試驗推薦的灌水策略;而追求馬鈴薯較高的品質(zhì),淀粉積累期輕度水分處理最佳。

    猜你喜歡
    形成期薯率耗水量
    影響寧夏貧困山區(qū)馬鈴薯商品薯率的氣象因子分析
    滴灌對蘋果和梨樹周年耗水規(guī)律的影響
    北方果樹(2020年6期)2020-11-14 01:35:40
    不同收獲期對甘薯“金徐薯69”產(chǎn)量的影響試驗初報
    立足校園 生生不息地“延長”
    不同灌水模式下玉米耗水量和節(jié)水效益分析研究
    涼山州馬鈴薯“青薯9號”早春(冬)作栽培技術(shù)研究*
    蒸發(fā)冷卻空調(diào)機組耗水量計算公式的推導與分析
    吉朗德露天煤礦高耗水量計算
    干旱條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對馬鈴薯塊莖形成期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中國馬鈴薯(2015年3期)2015-12-19 08:03:54
    網(wǎng)絡輿論整體過程及各個時期的心理效應分析
    今傳媒(2015年12期)2015-05-30 05:12:32
    蓝山县| 洪江市| 屏东市| 九龙县| 衡东县| 襄垣县| 德江县| 江陵县| 兴城市| 融水| 桐城市| 大新县| 乐东| 桃园市| 灵川县| 巩义市| 漳浦县| 滁州市| 二手房| 麻城市| 鄂州市| 新竹县| 富阳市| 秀山| 威远县| 嘉黎县| 金寨县| 定州市| 五河县| 云安县| 南康市| 东明县| 旅游| 库尔勒市| 蕉岭县| 鹤庆县| 河源市| 丹阳市| 临沭县| 将乐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