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倩
摘要:幕墻工程是建筑外墻圍護系統(tǒng)的一種形式,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結構系統(tǒng),是目前建筑行業(yè)常用的具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幕墻由建筑外圍護和節(jié)點結構體系組成的,不承擔主體結構的重量,通常覆在主體結構表面之上的。上世紀80年代幕墻系統(tǒng)進入國內市場,30余年以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幕墻行業(yè)從無到有,通過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從做大做強逐漸變成做精做優(yōu),使用更輕型的板材、更快捷的施工技術、更高效的防水性能、更環(huán)保的建筑材料。在幕墻行業(yè)激勵的競爭下,除了保質保量之外,同時也要控制好建造成本,體現(xiàn)經(jīng)濟施工的理念。本文對某大型商務樓幕墻工程進行剖析,著重在成本控制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幕墻工程;成本控制
1某幕墻工程的概況
某大型商務樓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擬建一幢地下二層、地上二十層的商務樓,用途辦公??偨ㄖ娣e約3.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建筑物高度80米左右。建筑物一至三層為裙房,四至二十層為主樓,采用金屬幕墻和玻璃幕墻相結合的建筑形式。其中玻璃幕墻采用6mm+12Ar+6mmLOW-E中空鋼化技術,龍骨采用鋁型材粉末噴涂技術。金屬幕墻采用3mm粉末噴涂鋁單板,龍骨采用鍍鋅方管和鍍鋅角鋼相結合的形式。
2幕墻工程的成本控制
本文結合實際案例著重在成本控制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從結構形式、出材率、合理選型、措施費、自爆率等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對成本控制的影響,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有效地控制造價。
2.1結構形式
幕墻從結構形式上可分成構件式幕墻和單元式幕墻。構件式幕墻是指在工廠制作的構件運輸?shù)焦さ?,在工地進行大量的安裝作業(yè)。埋件、龍骨、板材、打膠都是分步實施的。構件式幕墻的優(yōu)點是工藝成熟,造價低。缺點是工期長,對施工管理要求高。單元式幕墻是將構件預先在工廠組合成幕墻單元,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后,再進行吊裝裝配,直接與主體結構相連接。單元式幕墻的優(yōu)點是施工現(xiàn)場吊裝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缺點是型材含量高,造價高。
據(jù)統(tǒng)計單元式幕墻比構件式幕墻每平米造價高15%-20%,價格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工廠化加工制作和現(xiàn)場施工組織措施上。因此在場地條件良好、工期要求不高的前提下,選擇構件式幕墻結構形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有效地控制造價。本項目雖然臨近區(qū)政府和一所中學,但施工直線距離保證在20米以上,施工區(qū)域尚可,能滿足構件式幕墻的施工場地需求。
2.2出材率
在滿足建筑外觀的前提下,材料的出材率將直接影響到建造成本。合理的材料分格尺寸,將出材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可有效地控制造價。玻璃的原材料規(guī)格一般是2440mm*3660mm,建議將玻璃幕墻分格尺寸向1200mm或1800mm靠近。鋁型材的原材料寬度一般是1200mm或1500mm,建議將鋁型材的分格尺寸控制在1200mm-1500mm之間。
天然石材一般毛坯規(guī)格較多,其規(guī)格是由原材料尺寸決定的,但受到機械設備加工的影響,建議分格尺寸控制在600mm-800mm之間,價格比較經(jīng)濟,當分格尺寸超過800mm時,其價格將會大幅上升。本項目立面大面積采用了1800mm*2400mm規(guī)格的玻璃,轉角立面采用了3450mm*2400mm規(guī)格的玻璃,金屬幕墻采用了1500mm規(guī)格的豎向裝飾鋁板。除特殊外立面效果之外,常規(guī)的材料出材率建議不低于85%,盡量避免大面積超規(guī)格尺寸的產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損耗率,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2.3合理選型
在幕墻工程中,材料成本占總建造成本的60%-70%以上,因此材料成本的控制尤為重要,要進合理選型的詳細分析。構件在滿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柱子截面面積優(yōu)化為變截面,不僅能滿足使用要求又可大大減少型材用量。嚴格控制原材料的偏差,將正負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當型材的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合理的偏差范圍可降低建造成本。根據(jù)行業(yè)數(shù)據(jù),鋁型材及表面處理費用約占幕墻單價的20%-30%,而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的鋁型材價格相差也很大,通常氟碳噴涂的價格要高于粉末噴涂,粉末噴涂的價格要高于陽極氧化。一般情況下單層全鋼化玻璃價格略高于透明玻璃,中空玻璃價格略低于同等厚度的夾膠玻璃。同種規(guī)格型號的玻璃,進口玻璃的價格則是國產優(yōu)質玻璃價格的兩倍以上。本項目玻璃幕墻采用6mm+12Ar+6mmLOW-E國產優(yōu)質中空鋼化玻璃,立柱采用鍍鋅方管,橫梁采用鍍鋅角鋼。在滿足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倡導優(yōu)化的選型理念,從源頭上把控建造成本,降低總造價。
2.4施費費
建筑幕墻作為專業(yè)分包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措施費應進行針對性地分析,將風險控制到最低,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腳手架方面建議明確腳手架的形式,在借用總包腳手架的情況下要約定租借時間,在自備腳手架的情況下建議明確吊籃和活動腳手架施工的界面。在使用吊籃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高利用率,要分段分面組織施工,在使用活動腳手架的情況下,建議采用租賃包干的方式。在檢測方面建議明確具體的檢測項目,常規(guī)內容有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能、平面內變形性能四性試驗,連接件有拉拔試驗,幕墻整體有淋水試驗,石材、金屬和玻璃面材各有需要復試的檢測項目等。在交叉施工方面,與砌筑工程有關的砌體墻的固定、砂漿或巖棉保溫工程的施工界面確定、與室外工程有關的成品保護工作、與機電工程有關的管線開孔等工作內容,盡可能地明確職責范圍,避免交叉施工帶來的糾紛。
2.5自爆率
由于現(xiàn)代浮法玻璃生產技術不能完全消除硫化鎳雜質的存在,所以鋼化玻璃的自爆不可避免,這是鋼化玻璃的固有特性。根據(jù)行業(yè)標準一般玻璃幕墻的自爆率在3%-0.3%不等,自爆率計算是按片數(shù)為計算單位的,但沒有考慮到玻璃的面積、厚度和品種等因素。通常情況下玻璃的單片面積越大,玻璃越厚,自爆的可能性就越大。雖然自爆率不直接影響到建造成本,卻是后期維護使用階段的重要因素,與運營期的使用費用有關。建議簽訂幕墻維修保養(yǎng)合同,加強運營期的日常管理。每年應定期開展清洗和檢查工作,排除安全隱患。遇到自然災害時,需全面進行檢查,對于損壞部分進行維修加固。在溫差較大的情況下,會引起自爆的概率上升,盡量保證空氣流通,避免局部溫差過大的情況產生。對于自爆的產生要有應急處理預案,提高配品配件的數(shù)量,加快自爆后的搶修工作,保證幕墻的正常使用功能。
3總結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fā)成功,能更好地滿足建筑幕墻的各方面的指標要求,幕墻體系逐漸成為當代外墻建筑系統(tǒng)的主流,廣泛用于商務樓、機場、火車站、大型商場等。隨著設計理念的不斷提升,建筑幕墻越來越向高層、高檔、節(jié)能、環(huán)保、實用的方向發(fā)展。太陽能幕墻系統(tǒng)、雙層幕墻系統(tǒng)、智能化幕墻系統(tǒng)等不斷有新型的幕墻系統(tǒng)出現(xiàn),在激勵的行業(yè)競爭下,除了創(chuàng)新之外成本控制也應重視,建筑幕墻的成本控制應該貫穿整個項目的始末,重視每個環(huán)節(jié),最大程度地降低幕墻工程的建造成本,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建造成本除了上述探討的五個方面之外,一般還受到幕墻的使用功能、立面設計、風荷載的大小、建筑物高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如何做好成本控制,爭取以合理的并以較低的建造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是值得長期研究的課題。本工程就大型商務樓項目做了詳細的分析,為后續(xù)類似工程建造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