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 要:掌握正確的拖拉機駕駛操作技術,保證拖拉機安全駕駛,是減少交通事故的一條根本措施。從行車安全基本原則出發(fā),闡述了拖拉機道路行車和田間作業(yè)安全操作技術要點。
關鍵詞:拖拉機;駕駛員;安全行車
中圖分類號:S23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8.074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農業(yè)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拖拉機走入平常農戶家,成為農業(yè)生產必不可少的動力機具。在農忙時可以懸掛旋耕機、播種機、植保機械、收獲機等從事農田作業(yè),在農閑時可進行運輸作業(yè)。但由于不少拖拉機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缺乏駕駛技術基本理論知識,缺少行車中正確處理危險的經驗,致使交通事故不斷發(fā)生。從幾年來農用車輛保險理賠案件資料分析看,因駕駛技術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案件總數的22%以上。由此看來,掌握正確的拖拉機操作技術,保證拖拉機的安全駕駛,是減少交通事故的一條根本措施。
1 行車安全基本原則
(1)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持證駕駛。要想開拖拉機,必須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熟練掌握機械性能、結構特點,掌握安全駕駛操作技術、安全知識和交通條例,能夠處理行車中的突發(fā)事件,考試合格后才能駕駛拖拉機。
(2)嚴禁酒后開車。飲酒后,因酒精的麻醉作用,大腦對手腳的控制能力降低,會導致操作不正常;飲酒后,大腦反速度會減慢,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無法應急處理臨時發(fā)生的事件;飲酒后易困倦,會出現疲勞駕駛現象。
(3)嚴禁疲勞駕駛。疲勞后繼續(xù)駕駛車輛,會感到困倦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會嚴重影響行駛安全;疲勞后人的判斷能力下降,動作遲誤或過早,極易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勞后嚴禁駕駛車輛,應立即停車休息,或用冷水淋洗頭面,活動四肢,待精力恢復、頭腦清醒后再繼續(xù)開車。
(4)不要超載超速和人貨混裝。很多人認為拖拉機跑一次,要多拉快跑,能多裝載點就多裝載點,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以為這樣可以多賺錢。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這樣做會很危險,拖拉機或拖車的承載能力和行駛速度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計算,是從部件和零件的剛度、強度和使用壽命多方面考慮設計出來的。如果長期超載超速會造成機件不堪重負而過早損壞,以致發(fā)生機毀人亡的重大機械事故。過高的車速還會使駕駛員反應時間變短,剎車操作不及時,而發(fā)生危險事故。在交通條件落后的地方,拖拉機成了拉人載客的工具,人貨混裝作業(yè)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違法行為。
(5)行車前檢查拖拉機的技術狀態(tài)。拖拉機的制動器效果、轉向靈敏性、輪胎氣壓和喇叭的技術狀況等與安全行駛有直接關系,出車前一定要檢查完好。拖拉機與拖車之間應連接可靠,牽引車的銷軸要用鎖銷鎖住,最好加掛保險鏈條。只準一機一掛,小型拖拉機不準掛大、中型掛車。
2 田間作業(yè)安全操作
(1)拖拉機田間作業(yè)前,駕駛員要認真仔細地對拖拉機及所掛接的農機具,如犁、耙、旋耕機等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使之技術狀況良好,以保證作業(yè)安全。
(2)機具地頭轉彎和倒車時嚴禁作業(yè),必須將機具升起并切斷機具工作動力。作業(yè)中機具出現不正常噪音,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3)檢查機具或更換零部件時,必須切斷機具傳動動力,必要時拖拉機熄火。機具運轉時禁止排除故障,如收割機運轉時,絕對禁止用手、腳或硬物去清理割臺、切割器和滾筒。
3 道路行車安全要點
(1)轉彎要做好減速、打轉向燈。車輛轉彎時,因駕駛員視野不良,應打轉向燈以警告對方來車或行人,注意避讓。在轉彎行駛中,嚴格按自己的路線行駛和適當地減慢車速,以便車輛平穩(wěn)地通過彎道。
(2)二車會車時,要做到讓他人先行,盡量靠右側行駛。會車前要觀察對面車所裝貨物、后面拖車的長短、前方道路狀況,以及有無其他車輛行人,減低速度,盡量在較為寬闊的路面會車。
(3)遵守超車規(guī)則,掌握超車時機。根據有關機動車輛事故資料分析,由于駕駛員違章超車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道路交通事故的l5%以上。歸納這種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因前車未完全讓道而強行超車;二是對前方來車或前方障礙物的距離、被超越車輛的速度與車身長度判斷不準;三是超越正在超越其它車輛的車輛。因此對每個駕駛員來說,嚴格遵守超車規(guī)定是減少超車時發(fā)生事故的首要條件。每個駕駛員應不斷總結超車經驗,避免事故發(fā)生。
(4)不要在拖拉機下坡時空擋滑行。拖拉機下坡時如空擋滑行,不受發(fā)動機的牽制,在重力和慣性力的作用下,下滑速度越來越快,如果中間突然遇到阻力,拖拉機很容易發(fā)生翻滾現象。
(5)濕滑路上要謹慎駕駛。拖拉機在雨天的瀝青路、泥濘路、冰雪路等路面上行駛時,因路面附著力小,車輛的通過能力和制動效果明顯下降,駕駛員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引起重視。①駕駛員應從提高車輛通過能力上注意發(fā)揮駕駛技術,注意路面的選擇,使各車輪與地面滾動阻力盡量接近于一致,盡量保持直線行駛,必須修正行車方向時,堅持早打少打,以防止因行駛阻力增大而引起后輪側滑,保持低速行駛,減少換擋及突然改變車速的次數,保持車速平穩(wěn)等,以避免因輪胎附著力低,車輪出現打滑引起事故。②應針對車輛在濕滑路上行駛時,制動效果明顯下降的特點。要做到處置情況有提前量,盡量減少制動次數,防止由于制動效果下降所造成的車輛側滑、碰撞,甚至傾翻等交通事故。路面的附著系數對車輛的制動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駕駛員在濕滑路上駕駛車輛,要嚴格遵守限速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