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桐
心近自然,自然心凈。
——題記
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之中,心漸漸也“鋼鐵化”起來。推開窗戶,眺望遠方,看到的都是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和穿梭其中的車水馬龍。課本上令人神往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于我而言猶如外星世界,可望而不可即。
一夜,我仿佛置身夢境。外宿賓館的我,在房中久待便感煩悶。出門散步,不覺行至一條小溪邊。溪水清澈如鏡,映著浮紋似的半月,綢緞般的水面下沉睡著安靜的青石?,b琮的流水叩開了我的心門,我的心漸漸融入這皎潔的月光,溶于這清幽的水流。李清照曾吟:“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蔽艺驹谠孪拢┻^千年的時間,用自己的眼見證了詞人的眼。滿目岑寂無聲,月光如照,更映出我平日里聽不見的心底的喁喁私語。“鋼鐵化”的心,也被這溫婉的景色化為繞指柔,松軟下來。
轉(zhuǎn)天,我大飽眼福。帶著昨夜松軟的心情出門,清新的空氣中蜻蜓低飛,雨幕輕垂。跟隨同伴登上小船,耳邊是規(guī)律而緩慢“吱吱”的船槳聲,極目望去是如黛的遠山,低眉便可伸手撫弄粼粼的清水……船兒駛出一段距離,在周身游走的風兒便有了新意,時暖時涼,半分恬謐半分閑。再看兩岸,“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乳白的野花夾雜其間;雨幕漸漸厚織成簾,自天垂下,帶來些許薄涼寒氣。扭身看船槳破開碧玉般的水面,緩緩駛過了陰雨區(qū)。此情此景,仿若我也見到了大詩人孟浩然筆下的情景:“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澗影見藤竹,潭香聞芰荷。”
我終于誤入桃花源?!爱嬼骋莫q灣百轉(zhuǎn)。橫塘塔近依前遠。”前方便是卯洞,和之前寬廣的水面相比,卯洞顯出一種“初極狹,才通人”的氣象。我心里全是對“桃花源”的好奇和想象,不由鉆到船首,想第一時間進入這幽暗的洞穴。船槳一搖便入了洞,只覺日影一閃沒了蹤影,眼前一暗,復又見到洞口彼岸的光明。在這洞穴里,仿佛呼吸也有了回音,讓人大氣也不敢出;卻又滿心盛滿了置身于秘境的喜悅。我既想大喊一聲,聽聽大自然給我的回音;又怕自己擊碎了這片寧靜。最后我只是不斷地左看右看,想貪婪地把景色印進腦海里。
漁人終究離開了桃花源,我也在游覽之后離開了卯洞。“船開棹進一回顧,萬里蒼蒼煙水暮?!睗u漸駛離了卯洞,我卻又喜又悲。喜的是終于逃離城市的叢林,覓得一片美好的自然;悲的是回到鋼筋水泥的森林,這一處美妙的所在終究會變成一個曾經(jīng)的美夢。但我轉(zhuǎn)念又一想,只要有一顆親近自然的心,即使在“鋼鐵化”的城市與心之間,我也能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
回到家里,我跟媽媽去花鳥市場,買下了一盆綠植,擺在了我的桌上。每當看到它生機勃勃的樣子,我就會想起那碧綠的山水、樹木、草叢,還有那清涼的微風,就仿佛我又回到了大自然之中……心,就又柔軟起來。
心近自然,自然心凈。
點評
這是一篇極富詩意的文章。對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渴望、誤入清幽的月色之下、置身幽暗的卯洞里,“我”都有恰當?shù)脑娋?,使整篇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拔摇眮淼健笆劳馓以础保惺艿搅酥蒙砻鼐车南矏?,但最終還是帶著矛盾的心情回到現(xiàn)實之中,情感真摯。題記和結(jié)尾的“心近自然,自然心凈”首尾照應,點明了文章的主旨。(點評教師 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