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飛
摘 要 文章以高中化學“乙酸”為例,探究了“五導”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中的具體應用,該方法基于學生的認知與發(fā)展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智慧引領,能夠從宏觀的知識點逐步滲透知識內部,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構建化學思維。
關鍵詞 “五導”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179-01
“五導”教學是基于我國素質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種能夠有效聯(lián)系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模式,其使導學部分更加新穎、教學過程更加精彩、練習內容更加豐富,讓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為此,基于“五導”教學的基本思路精心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對提升化學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具體的探究,以便為高中化學教師科學實踐“五導”教學模式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教學導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乙酸”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乙酸這種物質的特點與特性較為陌生,教師可以選擇當?shù)鼐哂刑厣暮幸宜岬奈镔|、生活中含有乙酸的物質,快速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這種導入方式能夠讓學生有效對所要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從而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出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生活中醋中含有的醋酸是乙酸的一種、很多化學試劑中也有還有乙酸,讓學生認識到乙酸這種物質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化工中十分常見,是化學領域中一種重要的有機物質。
二、教學導學,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導學過程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探究,這是學生能力鍛煉與知識學習的必由路徑,從教學內容來看,“乙酸”大多情況下應用于化工生產中,其相關知識的學習通過實驗進行探究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因此,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展開導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對乙酸展開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實驗開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展開實驗對乙酸性質與特點進行探究。首先,將乙酸試劑放入試管內,觀察乙酸的顏色、氣味等基本化學特征;其次,加入水,靜置試管,觀察乙酸試劑的變化,通過這一操作讓學生觀察乙酸的物理性質;最后,拿出蛋殼,讓學生將蛋殼碎片放入乙酸試劑中,觀察蛋殼的變化,并分析蛋殼的成分,通過觀察試劑與蛋殼的變化,分析乙酸的性質,并通過分析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等讓學生對乙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性質有更直觀的認識。
三、教學導議,建構化學思維
導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學生對乙酸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基本化學特性也有了全面的理解,那么在導議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根據(jù)乙酸的球棍模型分析乙酸是否存在可能斷裂的化學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猜想與表達。很多學生會提出羧基的碳氧鍵可能會出現(xiàn)斷裂,對于提出這一猜想的同學,教師可以將他請上講臺,利用當前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通過實驗驗證這一猜想。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自己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通過學生之間的共同探究讓學生對乙酸的化學性質有更全面的了解。并根據(jù)實驗的反應推導出化學方程式,鞏固學生化學方程式的抒寫能力以及對化學元素的掌握。
四、教學導悟,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基于乙酸的結構式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對乙酸發(fā)生化學反應過程中是否還存在化學鍵斷裂的情況展開更深入的探究?;谏鲜龇治觯瑢W生關于這一問題的爭議點在于斷鍵的位置,很多同學認為是在酸脫羥基醇脫氫位置上,而也有同學認為是在醇脫羥基酸脫氫位置,既然存在爭議,可以引導兩方同學對兩種觀點進行驗證。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酯化反應原理的相關視頻,在視頻中動畫版的化學元素反應了酯化反應整個過程以及變化的具體方式,學生基于視頻可以對自己提出的觀點進行判斷,通過猜想與驗證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乙酸中斷鍵位置有更準確的記憶,從而深刻的理解酯化反應實質,并讓學生掌握探究化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以便能夠在面對化學問題時利用化學思維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教學導達,靈活實踐知識
教學導達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總結學習過的知識,讓學生對乙酸的結構、性質有全面的理解與掌握,從而結合社會實踐分析乙酸的具體應用,理解酯化反應,對反應過程中乙酸的變化、反應機理有系統(tǒng)的掌握。此外,結合以往學習過的內容構建該部分知識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對提出化學問題、分析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這一流程有全面的掌握,從而指導學生展開具體的知識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實現(xiàn)靈活的應用。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理念的轉變使高中化學教學觀念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從學生觀、知識觀等角度展開具體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科學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及積極性創(chuàng)造機會。為此,從導入、導學、導議、導悟、導達五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讓學生獲取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與時間,對學生透過知識現(xiàn)象看本質有著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正兵.優(yōu)化“五導"提高高中生化學課堂參與度——以蘇教版《化學2》”乙醇"的教學為例[J].化學教學,2018,34(5):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