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江
摘 要 數學學科有著很強的邏輯性、抽象性的特征,所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己任,以達到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本文出發(fā),立足教學實際,對學科的特點進行深入地分析,以此為契機,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機會,掌握更精湛的專業(yè)知識,把具體抽象的數學內容,呈現到學生們的面前,探索出更為廣闊的教學途徑,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090-01
教育領域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促使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和實施。而新課標是落實素質教育最有效的保障,只有把新課標與課堂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依然存在,始終根深蒂固地出現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所以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變革教學手段的過程中,總是受到各種負面的影響,這樣以來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的安排和布置,妥善地設計教學過程,把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放在重要位置,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深入地挖掘教學資源,并進行合理地運用,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下面,就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如下研究:
一、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需要滲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找到問題的突破口,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根據小學生認知能力和水平不高的基本狀況,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找尋出教材背后所隱藏的豐富資源,把教學與實際密切地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從而不斷地進行探究。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養(yǎng)和形成的,實現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比如在教授《七巧板》這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小,注意力不十分集中,我在設計教案時設計了好幾個活動。例如在認識七巧板這一板塊時,我采用了把自己當作一塊七巧板來跟別人打招呼,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介紹自己,鞏固七巧板的知識,當學生說我有三種顏色,老師與同學握握手,并親切地說:“你好!漂亮的七巧板!”當學生說:“我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時,老師一邊和學生握手,一邊和藹地說:“原來你有三種圖形,七巧板,我能和你做朋友嗎?”老師通過與學生的對話,既使課堂顯得活潑有趣,也達到了及時評價的目的,通過這樣簡單又有趣的活動設計,何樂而不為呢?只要教師潛心鉆研教學方式,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假以時日,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一定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
二、設置多元化的課堂問題,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
課堂問題的設計與新課標的全面落實密切相關,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靈活地設置問題,注重問題的層次性、多元化,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機會,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敢問、善問、好問,順利地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能夠發(fā)現數學知識的真正意義,在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行為要給予鼓勵和指導,從而達到學生探索意識和能力提高。
三、建立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數學模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的思維意識也在不同程度地提高。對于小學生而言,為了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必須建立數學模型,從實際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不斷地增強,從被動者轉變?yōu)橹鲃诱?,汲取更多知識內涵,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知識脈絡,把新舊知識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開展教學改革,深入教學形式,拓寬教學范圍,更好地指導學生,從而促使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斷增強。因為在解決問題之后,我們在更高層次上的要求就是要能把解決問題的過程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加以鞏固。數學建模其實并不神秘,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奠宙認為“它是一個模型而已”,做一道數學題,就是建立了一個模型。在小學數學里的數學模型,實際上就是各種基本方法和數量關系的分類,但建立的數學模型不能僵化使用、矯揉造作、生搬硬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點評,學生互相評價、自我評價,以及注意傾聽、閱讀別人的發(fā)言,都能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選策略,形成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也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從上述方式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地分析和研究,從中提煉出更具實效性的知識,搭建生活與教學橋梁,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科學地創(chuàng)造數學知識,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找到教學的關鍵點,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增強課堂的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地探究新知,發(fā)現數學知識學習的奧秘,引領學生更加全面地感受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盧新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0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