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瑞
摘 要:讀寫一體化教學能夠在閱讀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寫作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寫作一體化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向。通過闡述實行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重要性,具體分析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整合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一般會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向學生講解文章內容,跟學生分析文章中的閱讀主旨線索和寫作相關技巧。但是由于初中生在閱讀語文文章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將其看作任務,很難很好地把握文章中的寫作目的和重點內容,這樣就導致學生閱讀效率十分低下。針對這些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在課堂上靈活調整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采用新穎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方法,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與寫作的意識,進行趣味化閱讀,從而顯著提高閱讀效果。
一、轉變觀念,讀寫一體
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始接觸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詩詞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生澀難懂,更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面對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老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轉變以往的教學思維和觀念,重視讀寫一體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好學生的吸收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文化素養(yǎng)。老師在教學時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不要畏懼寫作,告訴學生只要不斷地進行閱讀,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就能夠積累更多、更好的寫作素材、內容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整合知識、運用知識的潛在意識和能力。通過確定寫作目標,讓學生知道長期閱讀對知識積累的重要性,通過寫作進行知識轉化有效應用一些通過閱讀獲取的寫作手法和技巧,有效的閱讀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現(xiàn)今很多的初中語文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轉化和運用能力,這時就要培養(yǎng)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學習習慣,老師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要多多選擇內容有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文章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這樣的文章能夠豐富學生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情感,老師和家長需共同努力,盡量讓學生遠離具有低俗內容的文章。例如,當學生學習了朱自清老先生創(chuàng)作的《春》這篇文章后,老師通過剖析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歷程,來引導學生對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對一些詞匯和語句的寫作手法和技巧,課后再給學生布置一篇關于《家鄉(xiāng)的春天》的作文寫作任務,讓學生在這篇作文中應用《春》中學習到和感悟到的情感表達手法和寫作技巧,通過這樣的閱讀寫作融合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多布置讀后感的方式來鍛煉學生寫作能力,讓學生將閱讀所學的知識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去,從而同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自主閱讀,時時引導
每個初中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在他們的思維、記憶、觀察和想象力方面都有不同的體現(xiàn),這就導致了初中生的個體之間都存在這一定的差異。這樣的差異也就使學生在寫作時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老師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進行多元化、層次性的因材施教,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充分自主的閱讀習慣,時時對學生閱讀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及時準確的指導,讓學生更多地閱讀更有價值的文章。老師在創(chuàng)新更好的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對閱讀和寫作進行整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應用的機會和空間。
四、培養(yǎng)意識,高效整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千萬不能對閱讀和寫作進行盲目的融合,需要掌握閱讀內容與寫作內容的潛在關系,發(fā)揮兩大模塊的優(yōu)勢,才能發(fā)揮融合后的效果。在語文課堂上想要有效地對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形成閱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老師需要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看成是一個板塊。與此同時,老師再通過教學實踐和設計將二大模塊進行有效的融合,兩者相輔相成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老師在教學中要反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明白老師的教學目標和手法都是為了以提升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讓學生將閱讀和寫作形成一種牢固的整體意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整體意識可以這樣進行教學設計。例如,在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時。這篇文章中有一段內容是通過安塞腰鼓的介紹來表現(xiàn)一種磅礴的氣勢,當學習到這個內容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熟悉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描寫方式,然后老師可以設計聯(lián)想到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學生也比較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展開描寫。這種教學方法無論是在上課還是在課余,都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的內容和寫作的手法有深入的理解,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并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率。
五、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對中學生的語文情感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積極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針對現(xiàn)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中深化自己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語文兩大難點教學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果,還能夠提高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備課的效果。通過開放課堂的方式,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理解,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也激勵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幫助老師更好理解學生,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這樣在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師生、生生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桂蘭.靈活教學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33-34.
[2]胡丹萍.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8):269-270.
[3]李新芳.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9(11):22.
[4]王麗君.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