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堅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也在不斷增多,另一方面,車輛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給交通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要確保當前道路橋梁能滿足更多車輛的出行需求,必須重視道路工程橋梁的質(zhì)量建設。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技術
一、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即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直接負責人是政府而不是相關施工企業(yè),其主要受益人則是廣大民眾,路橋工程是我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屬性來說,市政路橋工程屬于土木工程,具有促進交通運輸業(yè)不斷發(fā)展的作用。大多數(shù)路橋工程都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廣大民眾的出行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二、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的病害
(一)路面出現(xiàn)裂縫
首先,這一病害是與溫度緊密相關的。當前施工中,其主要材料是瀝青混凝土,所以,這對行車安全以及舒適度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鋪設過程中,如果對養(yǎng)護處理得不夠到位的話,那么就會出現(xiàn)內(nèi)外溫差較大的現(xiàn)象,進而形成路面的裂縫。其次就是荷載力,每個路橋工程自身的承載能力都是十分固定以及有限的,當路面行車已經(jīng)超過了自身的承載能力的時候,也就是超載的,那么這也十分容易引起裂縫。
(二)道路橋梁剝蝕的問題
道路橋梁出現(xiàn)剝蝕主要是人為因素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因道路橋梁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在暴風雨、風雪環(huán)境下道路橋梁的損壞程度與其他環(huán)境下的道路橋梁相比更嚴重。
(三)路基沉降不均勻的問題
首先,如果施工單位在開展施工工作之前,沒有對路面的地質(zhì)情況進行詳細的勘察,并以此為基礎來設計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那么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后期路面沉降不均勻問題的出現(xiàn)。其次,如果在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施工單位沒有對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密切的監(jiān)督,從而導致了偷工減料問題的發(fā)生,那么道路也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而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的問題。
三、市政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處理技術探討
(一)裂縫修補技術的應用
表面修補法、裂縫填充法、裂縫灌漿法等三部分內(nèi)容統(tǒng)稱為裂縫修補技術。此技術在現(xiàn)階段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普及程度逐漸變得越來越高。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施工人員可以立足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裂縫的類型,選擇與之相應的處理技術,以此為裂縫病害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而在以上裂縫的處理技術中,表面修補法是最受施工人員歡迎的,也是解決較淺裂縫問題的最主要途徑。表面修補法主要指的就是相關工作人員在填充修復路面縫隙的過程中,致力于提高環(huán)氧膠泥與水泥漿等材料的應用頻率,在此基礎上還要將油漆或是瀝青作為市政道路橋梁表面的保護膜,以此防止路橋表面受到腐蝕,最后,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在市政道路橋梁的修補工作中引進玻璃纖維布,為路橋使用質(zhì)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根基。
(二)銹蝕清理修補
對于道橋出現(xiàn)腐蝕的情況下,一般會采用銹蝕清理修護技術。具體操作如下,先將有破損腐蝕和松動等問題的混凝土清理干凈,一定要清理干凈,可以采用有碳纖維材質(zhì)的環(huán)氧砂漿,當然還可以使用環(huán)氧混凝土,在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再貼上碳纖維布,碳纖維布的功效在于可以再次加固,可以更好的保障此次施工的質(zhì)量。一般對于被銹蝕的鋼筋的處理方式如下:先處理鋼筋表面的銹蝕痕跡,涂上專用的水泥基的防銹材料即可。這樣處理的好處是可以有效減緩鋼筋銹蝕的速度,延長使用壽命。
(三)加固增強技術
一般來說,道路工程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路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可以使用加固增強技術來進行有效的解決。這種技術一方面能夠使得路基的結構穩(wěn)定性水平獲得顯著的提升,另一方面,還能夠避免其進一步出現(xiàn)下降的問題。一般來說,針對于不同的路基沉降情況,維修人員所應當采取的加固增加技術類型也是不同的。常見的技術類型有以下幾種,其一是外包鋼加固法,其二是增設支點加固法,最后還有水泥壓漿補強法。這些方法都能夠有效解決此類路基沉降問題,進而改善道路的整體質(zhì)量。
(四)鋼筋銹蝕處理技術的應用
鋼筋是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承重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鋼筋出現(xiàn)銹蝕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無法有效發(fā)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一旦鋼筋失去混凝土這層保護膜,那么鋼筋就會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這直接加快了鋼筋的腐蝕速度,不利于提高鋼筋結構的強度和韌性。所以,在解決鋼筋的侵蝕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將精力和時間放在混凝土質(zhì)量的把控上面,以此為混凝土積極作用的發(fā)揮提供助力。通常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可以著力于混凝土厚度的增加,以此使混凝土發(fā)揮出積極作用,為避免鋼筋的斷裂提供助力。在混凝土的施工前期,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要通過各種策略和有效途徑致力于混凝土密度的增大,例如:施工人員可以致力于混凝土材料和礦渣、煤灰粉等材料的有效結合,以此為混凝土防滲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的道路橋梁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會造成病害的產(chǎn)生,對橋梁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在交通設施建設過程中,需要滿足建設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病害類型的深入分析。實際的施工也需要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開展施工。同時,在施工中也需要不斷優(yōu)化施工技術,提升施工材料的質(zhì)量,大大有效地延長道路橋梁使用的壽命,這樣也能夠提升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促進道路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鴻熙.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居舍,2018(34):89.
[2]劉桂芳.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山西建筑,2018,44(34):138-139.
[3]王振國.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處理技術與常見病害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4):176-177.
[4]陳盼.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2):102-103.
[5]田凱.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及施工處理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8(1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