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兵
奉賢區(qū)古華醫(yī)院(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讀研究生)檢驗科,上海 20149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消化道疾病,慢性乙型肝炎(CHB)持續(xù)活動是導致肝功能障礙、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1]。有效預測肝組織病理學變化對慢性肝炎的評估、治療指導和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2]。經(jīng)皮肝穿刺法行肝活檢依然是肝病理學診斷的“金標準”。該法最大的缺點是有創(chuàng)檢查,病人接受度不高,且重復性較差。因此,開發(fā)和評價預測肝組織病理學改變的無創(chuàng)指標一直是慢性肝炎臨床和病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點[3]。近年來多數(shù)研究僅局限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濃度和HBV-DNA水平來評價病毒活動情況,并未對e抗原和核心抗體濃度來預測肝組織病理學變化[4]。本課題主要是研究HBsAg、HBeAg、HBcAb、HBV-DNA定量檢測水平與肝組織病理學變化的相關性評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本研究選擇2018年4月-2019年1月本院與公衛(wèi)中心收治的242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5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診斷標準[5]。其中HBeAg陽性患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齡13.5歲-71.4歲,平均年齡(38.7±8.5)歲;HBeAg陰性患者122例,男73例,女59例,年齡13.7歲-72.5歲,平均年齡(39.2±8.8)歲。排除標準:具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與代謝疾病、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性肝病,接受干擾素、甾體激素類等藥物治療患者。
1.2 方法 病理診斷采用1秒鐘經(jīng)皮肝穿刺法行肝活檢,肝組織切片經(jīng)HE染色和網(wǎng)狀纖維染色,病理學分級包括G0-G4五級,分期包括S0-S4五期。利用鉑金埃爾默的全自動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儀定量檢測血清HBsAg、HBeAg、HBcAb濃度,對于超出線性范圍的病例進行100倍、500倍及1,000倍稀釋,以得到精確的濃度值。HBV-DNA采用公衛(wèi)中心Bio-Rad lcyclerPCR系統(tǒng)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Medcalc 15.8軟件。血清HBsAg、HBeAg、HBcAb與血清HBV-DNA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與肝組織病理學分級和分期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秩和相關分析;各相關系數(shù)之間差異比較采用Z檢驗。血清HBsAg、HBcAb預測肝組織病理狀態(tài)的效能評價采用ROC曲線法。
2.1 HBeAg陽性與陰性患者之間HBsAg、HBV DNA和HBcAb差異 HBeAg陽性患者HBsAg、HBV DNA及HBcAb水平均高于HBeAg陰性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肝組織病理學分級、分期與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間的相關性HBeAg陰性患者中,血清HBV DNA水平與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呈正相關(P<0.05);HBeAg陽性患者中,血清HBsAg、HBV DNA、HBcAb及HBeAg水平與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呈負相關(P<0.05),見表2。
2.3 HBeAg陽性患者中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在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間差異 HBeAg陽性患者中血清HBsAg、HBcAb和HBeAg水平在不同病理學分級和分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且HBV DNA載量在在不同病理學分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3。
2.4 HBeAg陰性患者中血清HBsAg和HBV DNA在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間差異 HBeAg陰性患者中血清HBV DNA載量水平在不同病理學分級和分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4。
2.5 HBeAg陽性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診斷肝組織不同纖維化和炎癥AUROC比較 HBeAg陽性患者中,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診斷嚴重炎癥和進展期纖維化的AUROC均顯著大于參考線下面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HBeAg陰性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診斷肝組織不同纖維化和炎癥AUROC比較 HBeAg陰性患者中,血清 HBV DNA 診斷非顯著炎癥及纖維化的AUROC 均顯著大于診斷參考線下面積,且HBV DNA大于 HBsAgAUROC面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近十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多集中于HBsAg定量水平和HBV-DNA水平來預測病毒活躍情況,ALT來預測肝功能損傷程度,較少有研究血清HBsAg、HBeAg、HBcAb定量水平來預測肝組織病理學變化的相關性[6]。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后患者血清HBsAg、HBeAg、HBcAb濃度值水平比較高,市面上主流儀器進口化學發(fā)光儀以羅氏雅培國產(chǎn)發(fā)光儀安圖新產(chǎn)業(yè)為例僅僅只能定量檢測血清HBsAg濃度,其他4項以S/CO值為報告方式。鉑金埃爾默的全自動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雖能五項定量檢測,但線性范圍比較窄,如HBsAg、HBeAg、HBcAb線性范圍分別為0.2-150 ng/mL、0.1-150 PEIU/mL、0.1-8 IU/mL,對于濃度值高的患者必須做稀釋才能得到較精確的數(shù)值,由于稀釋的工作量大,所以臨床一直忽略了兩對半定量檢測的價值[7]。
表1 HBeAg陽性與陰性患者之間HBsAg、HBV DNA和HBcAb差異(Mean±SD)
表2 肝組織病理學分級、分期與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間的相關性
表3 HBeAg陽性患者中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在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間差異(Mean±SD)
表4 HBeAg陰性患者中血清HBsAg和HBV DNA在肝組織病理學分期、分級間差異(Mean±SD)
表5 HBeAg陽性血清HBsAg、HBeAg、HBcAb和HBV DNA診斷肝組織不同纖維化和炎癥AUROC比較
表6 HBeAg陰性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診斷肝組織不同纖維化和炎癥AUROC比較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HBsAg、HBeAg、HBcAb濃度與HBV-DNA量有相關性,HBsAg、HBcAb濃度與肝組織病理學分級和分期有相關性;在HBeAg陽性患者呈顯著地負相關相關;血清HBsAg、HBcAb預測肝組織不同病理狀態(tài)的AUROC在HBeAg陽性患者分級中有顯著預測意義。其原因可能是HBeAg陽性和陰性CHB患者的發(fā)病和進展機制不同;其中HBeAg陽性患者的免疫激活可能起因于機體免疫耐受的自發(fā)性解除,持續(xù)存在的免疫激活導致HBV復制及其抗原表達水平下降,同時伴隨肝組織進行性損傷和纖維化進展,直到實現(xiàn)免疫控制;而HBeAg陰性患者的免疫再激活可能起因于HBV復制及其抗原表達的機會性上升,反復出現(xiàn)的免疫再激活導致HBV復制及其抗原表達水平再下降,同時伴隨肝組織再損傷和纖維化再進展,直到實現(xiàn)免疫清除[8,9]。
綜上所述,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定量檢測可指導臨床醫(yī)生有效預測肝組織病理狀態(tài),對評估CHB患者病情、指導治療和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