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yī)院(471900)邱紅麗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面肌痙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字母表法分為觀察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9~67歲,平均年齡(50.86±6.25)歲;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3.56±3.27)年。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6~66歲,平均年齡(51.08±6.36)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3.28±3.4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給予患者生活護理、圍術期護理、健康指導、家屬心理支持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①心理護理:面肌痙攣對患者容貌造成影響,引起患者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從而對患者身心造成痛苦,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熱情接待,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向患者講解手術方法,主動給予患者生活幫助,增強其手術治療信心。②圍術期護理:協(xié)助患者進行相關檢查,術前1d,指導患者床上排便方法,局部備皮;術后為患者選取舒適體位,抽取患者枕頭,為患者選取平臥位24~48h,將床頭抬高15°~30°,以促進靜脈回流;減少脫水劑使用量;持續(xù)低流量吸氧24h,密切觀察患者瞳孔、意識、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傷口敷料處有無滲血;患者清醒后,指導其少量飲水,先給予流質食物,逐步過渡至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③術后指導患者皺眉、閉眼,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眼瞼閉合不全癥狀,保持口腔清潔,并指導患者做面部按摩;術后3d,指導患者做表情肌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做抬眉、閉眼、努嘴、鼓腮等動作,每日3次,每個動作20~30下。④出院前指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避免過度勞累,禁煙酒,多吃水果蔬菜;外出做好保暖,避免面部受風;每天做面部按摩,遵醫(yī)囑用藥。
附表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比較( ±s)
附表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比較( ±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d)對照組(n=30) 88.95±7.78 13.09±2.14 59.87±6.67觀察組(n=30) 71.03±6.64 8.62±1.72 44.32±6.58 t 11.489 10.676 10.883 P 0.000 0.000 0.000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②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以“%”描述,χ2檢驗;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面肌痙攣緩解時間等計量資料以(±s)描述,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2 并發(fā)癥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3%顯著低于對照組26.66%(P<0.05)。
舒適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均可得到全面、高質量照護,從而確保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林艷[1]研究中將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治療患者,使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治療配合度顯著上升。本研究中面肌痙攣患者采用舒適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面肌痙攣完全緩解時間明顯縮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降低。探究其原因在于,舒適護理注重心理護理,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有利于提高其治療配合度,確保手術順利進展,縮短手術時間??s短手術時間有利于減少耳蝸神經(jīng)暴露時間,盡可能減少面神經(jīng)周圍蛛網(wǎng)膜內神經(jīng)滋養(yǎng)血管損傷,避免聽力損傷發(fā)生[2]。術后指導患者進行表情肌康復訓練,有利于緩解面肌痙攣,提高治療效果。術后及時為患者選擇舒適體位有利于避免顱內壓發(fā)生,減輕頭痛、眩暈癥狀。指導患者做面部按摩有利于改善面癱癥狀。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有利于縮短面肌痙攣患者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促進面肌痙攣緩解,減少并發(fā)癥,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