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茜茜
摘 要:現今隨著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繪本與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本文對創(chuàng)意讀寫的概念、范圍進行分析,并提出繪本在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中的運用策略,如觀察畫面,擴寫故事情節(jié);捕捉關鍵點,仿寫故事情節(jié);根據繪本結尾來續(xù)寫故事;借助文字空白創(chuàng)寫無字圖畫書,保障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繪本 小學語文 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應該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將繪本融入進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中,同時,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特點具有差異性,學習能力不同,教師需對各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保障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國家十分重視素質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基礎上,德智體美勞等都會獲得鍛煉。
一、創(chuàng)意讀寫的概念
創(chuàng)意讀寫以“創(chuàng)意”為核心,“讀寫”作為重點,“讀”為主,“寫”為輔,“寫”是“讀”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的一個過程,課程實施靈動有趣,評價系統(tǒng)注重全過程、多方位的原則。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起初的學習難度較低,學生對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自信心也會增強,寫話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在參照具體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合理的設計教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且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活躍,抽象思維薄弱,運用各種書面語的能力都會不恰當,從而教師應該因材施教。繪本是一種良好的讀書,它是進行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的資源,學生將在圖文中學到信息,邏輯思維能力被鍛煉,形成良好的閱讀感受,最終,學生的閱讀、寫話能力等都會被鍛煉,在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的基礎上,學生的各項能力都會被激發(fā)。
二、創(chuàng)意讀寫的范圍
創(chuàng)意讀寫的范圍為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是輔助性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對繪本閱讀產生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增長,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感受,綜合能力被鍛煉。繪本中具有眾多的文字與圖畫等,其將會展現出一個故事,圖畫在繪本中占據重要的作用,學生應理解繪本中圖畫的內容,教師對學生產生輔助作用,其不僅會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內容,而且自身的表達能力也會提升。此外,繪本中的語言通俗易懂,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保障,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對繪本中的內容將會充分的理解,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提升。繪本中所展現的各種故事都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的感知思維能力等都會被鍛煉,且學生的身心將會愉悅,教師與學生的相處氛圍變得更加融洽。最終,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會發(fā)生變化,同時,學生也會交流閱讀繪本后的感受,學習興趣大增,學生間的感情較為深厚,各種教學目標被實現。
三、繪本在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1.觀察畫面,擴寫故事情節(jié)
教師在開展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的過程中,應確保學生對各種有意義的圖畫進行觀察,借助語言等手段將圖畫中的內容展現出來,在講解《母雞蘿絲去散步》繪本內容的時候,教師應對文字故事與圖畫故事等進行講授,如果運用通俗的語言講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降低,課堂教學效果不能被保障。倘若將文字與圖畫中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增,故事講述中充滿戲劇性的特點,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1]。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學生們應對各種狐貍形態(tài)進行觀察,并對母雞的形態(tài)具有了解,學生會運用通俗的語言將故事內容展現出來,繪本中的內容被全面展示,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都會增長。最終,教學過程呈現生動形象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提高。
2.捕捉關鍵點,仿寫故事情節(jié)
教師在講授《逃家小兔》時,其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誘導,向學生拋出各種問題,如小兔子會變成什么呢?促使學生運用讀與寫的方式來了解故事中的主旨,想象能力被激發(fā)[2]。同時,繪本中的各種語言都是良好的語言范例,促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范圍發(fā)生變化,身心較為愉悅,學生間的相處氛圍也會融洽,促進全面發(fā)展。
3.根據繪本結尾來續(xù)寫故事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可以讓學生開展續(xù)寫故事,如在講述《大蝌蚪》的時候,故事結尾中的話是:世界上,還有沒有另外一只不愿變成青蛙的蝌蚪。由此,學生的想象能力會被鍛煉,變得愈來愈優(yōu)秀[3]。小學生的好奇心都十分強烈,對各種事物都會充滿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將會被激發(fā),教學成果將顯著。
4.借助文字空白來創(chuàng)寫無字圖畫書
在低年級利用無字圖畫書進行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的過程中,因為圖畫書的畫面很多,不可能每一張都進行讀寫活動,可以精選幾張圖畫進行讀寫活動,或者老師、學生自己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很重要,其要運用恰當的語言引導孩子思考、想象和進行寫話活動。如閱讀《雪人》這一繪本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仔細看圖,看看他們都干了什么,怎么想的,會說些什么?或者“看完這本書,請你想想小男孩和雪人都做了哪些事情?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哪張?為什么?”。無字圖畫書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很多這樣的繪本都可以拿來進行創(chuàng)寫活動,如《雪人》、《灰袍奶奶和草莓盜賊》、《瘋狂星期二》等等。
繪本中具有無字圖畫書,其可以使學生產生不同的閱讀視角,具備差異的結尾,如在閱讀《雪人》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他們在干什么?無字圖畫書的閱讀效果顯著,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將會被鍛煉,最終,學生會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各種教學目標都會被實現。借助文字空白來創(chuàng)寫無字圖畫書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徑。
總而言之,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都十分強烈,思考問題存在片面性,教師應該輔助學生開展學習,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繪本在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中的意義重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增長,寫作能力也會被激發(f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基礎上,學生思考能力會被鍛煉,最終,寫作熱情較大。
參考文獻
[1]呂志敏,賈曉輝.關于繪本在小學語文低段創(chuàng)意讀寫活動中的運用問題[J].文教資料,2017,12(13):45-46.
[2]金仙春.淺談農村小學生繪本創(chuàng)意讀寫的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3(1):25-26.
[3]夏蕾.繪本:打開低年級創(chuàng)意讀寫的另一扇窗[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17,14(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