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孝瀟,王亞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924醫(yī)院 廣西 桂林 541002)
近年來,隨著多層螺旋CT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分辨率高、容積采集能力大、無組織重疊顯像以及掃描的速度快,為臨床診斷提供豐富和直觀的影像學資料[1]。但是CT技術一項輻射劑量相對比較高的檢查方式,對進行檢查的患者有潛在的風險。因此,在進行檢查的過程當中,保證圖像質量的情況下減少輻射劑量可以幫助減少對患者的傷害。本研究主要探討胸部低劑量CT掃描技術的應用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在我院進行胸部64排CT的50例體檢患者為研究對象,選取的時間范圍為2017年4月—2018年7月,先對50例患者進行胸部低劑量CT掃描,3天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劑量CT掃描。患者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56.24±6.61)歲。納入標準:患者因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等癥狀入院進行CT檢查;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加入研究;研究經(jīng)過病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近期進行過或者當前正在進行放化療的患者;合并腫瘤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GE64排螺旋CT機進行掃描。
低劑組患者進行胸部低劑量CT掃描,具體的方法為:患者取平臥位,根據(jù)檢查人員的指導進行吸氣和憋氣,從患者的雙肺尖都患者肋膈角下緣進行掃描。將管電流設置在70mAs,螺距因子0.938,管電壓為120kV,掃描時間為0.8s。層間距0.8mm,原始層度1mm,Acg 0.5mm×64mm。
3天后對患者進行胸部常規(guī)劑量CT掃描,具體方法為:患者取平臥位,根據(jù)檢查人員的指導進行吸氣和憋氣,從患者的雙肺尖都患者肋膈角下緣進行掃描。將管電流設置在100mAs,螺距因子0.938,管電壓為120kV,掃描時間為0.8s。層間距0.8mm,原始層度3mm,Acg 0.5mm×64mm。
(1)輻射劑量指標:記錄掃描時兩中檢查方式的輻射劑量指標,主要包括總管球劑量、有效管球劑量和放射容積劑量指數(shù),然后進行比較和分析。
(2)圖像質量[2]:讓專業(yè)的影像科醫(yī)師對檢查的圖像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為:優(yōu)(患者肺部病變和肺部紋量顯示清晰,病變的層次和縱膈結構清楚,沒有偽影);良(患者肺部病變和肺部紋量顯示比較清楚,病變的層次和縱膈結構清楚,稍微有偽影,對診斷不影響);差(患者肺部病變和肺部紋量顯示不清晰,病變的層次和縱膈結構不清楚,有偽影,影響診斷),記錄患者的例數(shù),計算優(yōu)良率。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展開整理分析,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檢驗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低劑組的總管球劑量、有效管球劑量和放射容積劑量指數(shù)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輻射劑量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輻射劑量指標比較(±s)
放射容積劑量(mGy)低劑組 50 1591.36±113.98 55.42±5.78 4.31±0.67常規(guī)組 50 2090.41±127.67 75.28±4.94 5.78±0.45 t - 20.619 18.469 12.879 P -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 總管球劑量(mAs)有效管球劑量(mAs)
低劑組患者的圖像質量優(yōu)良率低于常規(guī)組,但是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方式的圖像質量比較[n(%)]
在CT掃描檢查當中,患者有電離輻射的風險,在臨床的工作當中,保證診斷圖像的質量,減少對患者的電離輻射非常的重要。管電流的降低可以減少輻射的劑量,參數(shù)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圖像的質量,增加圖像噪聲,對診斷結果會有一定的影響。
本研究主要探討胸部低劑量CT掃描技術的應用價值。研究結果顯示,低劑組的總管球劑量、有效管球劑量和放射容積劑量指數(shù)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圖像質量也略低于常規(guī)組,但差異不大,說明胸部低劑量CT掃描可以在降低輻射劑量的基礎上保證圖像質量,原因可能是因為低劑量CT掃描的管電流低,減少輻射劑量;避免呼吸造成圖像偽影,對窗寬窗位進行適當?shù)恼{整可以滿足圖像的診斷要求。
綜上所述,胸部低劑量CT掃描技術的應用價值比較高,可以減少輻射劑量,保證圖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