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頒獎儀式后中國選手與其他獲獎者合影。
16金14銀5銅17優(yōu)勝,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一、團體總分第一!2019年8月下旬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大獲全勝。其中,上海選手貢獻了2金1銀3優(yōu)勝的優(yōu)秀戰(zhàn)績。
這群年輕人,有的是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有的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有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技能高手。他們睿智、勤奮、堅韌、時尚,他們用自身經歷向世人證明:鉆研職業(yè)技能,成為新時代的工匠,多么酷炫!
世界技能大賽(簡稱“世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世賽上呈現出來的競技水平代表了職業(yè)技能發(fā)展的世界先進水平,比賽成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該國家或地區(qū)的技能發(fā)展水平,反映其經濟技術實力。
在世賽的舞臺上,年輕人擔當著主角。因為比賽規(guī)定:除了少數需要特別豐富經驗的項目可以把年齡限制放寬到25歲以外,絕大多數項目的參賽者年齡都不得超過22歲。今年代表中國參賽的一對上海交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雙子星”,都是23歲,參賽項目是網絡安全。
幾年前,肖子彤入學上海交大本科時,錄取在計算機大專業(yè)類目下。在入學一段時間后的細化專業(yè)選擇時,他沒有選擇更為理論化的“計算機科學”,而是選擇了“網絡空間安全”。“那時候這個專業(yè)還沒有現在這么熱門,而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它非常‘酷炫,所以就選了它?!毙ぷ油χ嬖V《新民周刊》記者。
后來的歷程也確實證明了他的感覺:這是一個非?!坝埠恕钡膶I(yè),不僅需要扎實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也需要不斷在實戰(zhàn)中分析解決各種新問題。每天一大早就跑進實驗室在電腦前鉆研,直到深夜才離開;平常到各類國際網站看最新的技術資料,這是他這些年習以為常的學習節(jié)奏。
“以賽代練”是肖子彤和他的同學們成長的重要模式,他們幾乎每周都會參加全球各類組織舉辦的線上CTF比賽。CTF是“Capture The Flag”的縮寫,直譯就是“奪旗賽”。比賽雙方進行網絡攻防戰(zhàn),進攻或者防守成功就能讓自己獲得“旗幟”并阻止對方拿到“旗幟”,在比賽時間內積累“旗幟”較多的隊伍獲得勝利。
CTF比賽的持續(xù)時間長、強度大,一場比賽短的幾個小時,長的需要幾天才能完成;也非常講究戰(zhàn)隊成員之間的團隊配合。比賽的精彩緊張程度不亞于其他的任何競技比賽。
肖子彤在大二時加入了上海交大的CTF戰(zhàn)隊“0OPS”,之后成為隊長。他的同級同學馮柱天后來也加入戰(zhàn)隊,兩人本來就認識,到了戰(zhàn)隊有了更多共同實戰(zhàn)的經歷后,對彼此更為熟悉,逐漸成為配合默契的“黃金搭檔”。在馮柱天眼里,肖子彤的思維更為發(fā)散、“腦洞更大”,而自己更細心沉穩(wěn)一些,兩人的優(yōu)勢互補,確實是非常合適的組合。
經過層層比賽選拔,二人被確定為代表中國出戰(zhàn)本屆世界技能大賽網絡安全項目的選手。賽前,他們接受了將近半年的高強度訓練,那段時間,他們有很多時候就住在位于市區(qū)的世賽訓練基地??紤]到兩個小伙子還有課程考試要完成,基地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qū)的校園里設置了一個訓練室,讓他們可以就近開展同樣內容的訓練。
肖子彤和馮柱天為中國奪下了本屆世賽網絡安全項目的銀牌。
學校戰(zhàn)隊參加CTF比賽,通常是五六個人的團隊合作,按世賽要求只能二人團隊,這首先需要他們調整戰(zhàn)術來適應。另外,世賽總共分為三個模塊,其中的C模塊與他們熟悉的CTF較為相近;B模塊是網絡安全事件響應等,他們在網絡攻防練習中的經驗可以較多起到參考。二人最為陌生的是基礎設置和安全強化的A模塊,這一部分在培訓基地的教練專家?guī)椭?,強力補足。他倆感嘆:上一次為了一個目標而如此全心全意地努力,還是高考了。
努力帶來了回報,肖子彤和馮柱天為中國奪下了本屆世賽網絡安全項目的銀牌。“按照比賽規(guī)則,總分分差在2分以內就會判定兩隊為并列名次,而我們最后與金牌隊伍的差距只有4分。”雖然以細微的差距與金牌失之交臂,但兩人已無悔于自己的付出。他們還將繼續(xù)學習與演練,目標是將來成為網絡安全的從業(yè)者。接受完《新民周刊》記者的采訪后,兩人很快又投入到了周末的CTF比賽中。
肖子彤說,雖然他和馮柱天接受的是本科和研究生的學歷教育,但他們接受的教育也一直以實操為重點;同時,網絡安全維護工作有不同層級,職業(yè)教育同樣可以培養(yǎng)出適合對應崗位需求的人才。
上海健康醫(yī)學院護理本科專業(yè)大三的楊夢菁也是本次代表上海出戰(zhàn)世賽的一名學歷教育學校的學生,她是我國大陸第一位參加世賽“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的選手。
被遴選為世賽選手后,她從原來在校的理論學習轉變到大量的實戰(zhàn)演練。她時常會到企業(yè)、醫(yī)院、養(yǎng)老院、社區(qū)、病人家庭等地去和各種真實的病人接觸,在和病人交流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健康照護的魅力與價值在她心中無限放大?!斑@是一項值得去努力追尋的事業(yè)?!睏顗糨颊f。
當在頒獎儀式上聽到“中國”和自己的名字后,陸亦煒一下子披著國旗跳上了領獎臺,盡情釋放著心中的狂喜,之后連他自己也感嘆“沒想到會如此激動”。這枚沉甸甸的世賽花藝金牌,讓當時臺下的教練專家也喜極而泣。
回到學校的花藝訓練室里,坐在《新民周刊》記者面前時,這個面容清秀的18歲少年恢復到了思維敏銳、話語穩(wěn)健的狀態(tài)。中考之后,到職校讀書而不是去高中,這是他主動的選擇。陸亦煒愛好彈鋼琴,是羽毛球健將,同時也擅長演講,是一個多面手,但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擅長高考這樣的文化考試,而職業(yè)教育更加適合自己。
到上海市城市建設工程學校(上海市園林學校)的風景園林專業(yè)學習,同樣是陸亦煒自己的選擇。最初花藝是他專業(yè)里的一門選修課,而接觸之后他對花藝產生了濃烈的興趣。2017年世賽,陸亦煒的校友為中國奪下花藝項目冠軍,陸亦煒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開始參加學校的世賽訓練。
然而命運似乎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是一個花藝選手,卻是一名花粉過敏者。但他沒有放棄,頂著過敏紅疹、蕁麻疹的痛苦,靠不斷吃藥、涂藥膏,慢慢調整,逐步適應,不僅堅持了下來,還被選拔為代表國家出戰(zhàn)世賽的選手。
陸亦煒的教練項一鳴說,在選拔時,他從這個小伙子的作品里看出了與眾不同的思想表達。 “我的習慣是先把計劃想清楚了再開始行動”。
“花藝很‘嗲。”陸亦煒用這樣一個滬語詞匯來形容他從事的這項技藝。他認為,花藝是世賽中為數不多的和美學直接聯系比較大的一個項目,對選手的藝術修養(yǎng)要求很高。而且花藝的設計思維需要借鑒其他藝術形式,觸類旁通。為此,他幾乎跑遍了上海、北京的美術館,一有機會就去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從繪畫、雕塑、服裝等各種藝術作品中吸取靈感,在花藝作品上實現新的創(chuàng)造。
“花藝很‘嗲?!标懸酂樣眠@樣一個滬語詞匯來形容他從事的這項技藝。
盡管做了充足的訓練和預案,但陸亦煒這次的世賽之旅還是一波三折,充滿了“驚險”。比賽日的第一天,他就碰上了從沒見過的材料。雖然在上海訓練時團隊已經盡可能地從世界各地收集不同的材料,但還是沒涵蓋這種比賽地特有的質地特別脆、一折就斷的木枝。一開始,他毫無頭緒。
比賽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神秘盒子”,即選手在賽前完全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么樣的材料、什么樣的要求。結果今年是要求把60個玻璃瓶子、10個套娃和一些鮮花全部運用到最終的桌花作品中。“賽前演練過的100多個預案中想到了會給玻璃瓶子,但怎么也想不到會給60個這么多,而且全都要用上。真的猝不及防?!?/p>
好在,無論是怎樣的難題,陸亦煒都用他特有的思維習慣,思考清楚后,快速動手沉穩(wěn)地解決?!吧衩睾凶印杯h(huán)節(jié),他最后做出了飄逸的立體橋梁造型,讓眼光挑剔的裁判也大加贊賞。這塊金牌,實至名歸。
“花藝師必須不斷面對新的時尚趨勢、新的客戶需求來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和制作,永遠給出不一樣的作品。”談到世賽上遇到的種種挑戰(zhàn),陸亦煒說。世賽結束后,陸亦煒已升入本科院校就讀。
第45屆世賽花藝項目中國指導專家組組長朱迎迎告訴《新民周刊》記者:中國選手在世賽上蟬聯花藝冠軍,讓花藝這門技能有了更受人關注的可能。她說,以前人們可能只在宴會、婚禮會用到花藝,將來隨著經濟條件和藝術審美的提高,家庭中、日常生活中也會越來越多地有高水平花藝的展現之地,高水平的花藝工匠也會越來越多?!白屓藗兏嗟亓私饣ㄋ嚕嗟仃P注花藝工匠和對他們的職業(yè)培養(yǎng),這比金牌本身的意義更重大。”
餐廳服務項目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簡單,并不只是“端端盤子”而已,而是包括了對咖啡、酒類、飲料的了解、品鑒、制作,掌握基礎的西餐烹飪,盡力服務顧客需求等。
“優(yōu)雅。”吳佳妮用這樣一個詞,表達了她對餐廳服務這項職業(yè)技能的認識。
兩年前備戰(zhàn)第44屆世賽時,國內最終的選拔賽上,她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一名備選選手,最終未能走上世賽的舞臺。而在那屆比賽之后,她很快就投入到今年比賽的訓練中,近兩年的磨練,讓她終于能代表國家出征,在喀山獲得項目的優(yōu)勝獎。
與其他很多項目的選手都是在校學生不同,今年21歲的吳佳妮已經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一名頭等艙乘務員。因為英語水平好,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優(yōu)秀,東航推薦她參與世賽餐廳服務項目的選拔。
吳佳妮之前在家里都沒有自己做菜的經驗,連“點火”這項操作,她開始都非常害怕
“我可以說是零基礎?!眳羌涯莞嬖V《新民周刊》記者。餐廳服務項目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簡單,并不只是“端端盤子”而已,而是包括了對咖啡、酒類、飲料的了解、品鑒、制作,掌握基礎的西餐烹飪,盡力服務顧客需求等。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需要學習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特別多。
吳佳妮之前在家里都沒有自己做菜的經驗,連“點火”這項操作,她開始都非常害怕,花了好一段時間才適應下來,更不用說要自創(chuàng)菜肴了。而且,世賽的這個項目嚴格來說是“西餐服務”,而身處東方的吳佳妮對西餐文化理念的理解上天然比西方選手更困難,這種理解的差異會直接對服務的精致度和優(yōu)雅度產生影響。
面對如此多的挑戰(zhàn),她暫離了空乘崗位,開始脫產培訓。她說,空乘的專業(yè)學習和餐廳服務在服務模塊上的共通性,對她幫助良多,使她對待顧客能表現出自然而又恰到好處的親和度?!皷|航的李文麗老師和上航的吳爾愉老師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一直激勵著我?!?/p>
雖然是上屆比賽的備選選手,但吳佳妮并未因此獲得什么特權,同樣要歷經層層選拔。
不管賽前怎么練習,到了真正的賽場上,還是很難。何況,餐廳服務的比賽項目是賽前4天才由專家組最終討論確定,并且按照規(guī)則會在比賽前公布的流程上有30%的變化。比賽中有小意外也有小尷尬,吳佳妮都微笑著面對,全力表現。
從俄羅斯回國,吳佳妮就生病了,連著掛了幾天點滴。她說,應該是之前弦崩得太緊,比賽結束一下子釋放后就撐不住了?!拔乙呀洷M力拼搏,沒有遺憾。”
按照規(guī)則,一名選手在一生中只能參加一次世賽。吳佳妮的世賽之旅就此告一段落,她將回到自己的空中崗位上。“這段經歷帶給我的收獲太多了,讓我無論從心理素質上還是技能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它也讓我懂得了如何更加優(yōu)雅地服務他人,更加優(yōu)雅地生活?!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