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4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無錫 214000)
高血壓病癥具有治療周期長以及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特點,致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以出現(xiàn)情緒波動的情況,其將極其不利于患者病癥的治療,降低其治療配合度,臨床觀察顯示[1],臨床上經常性出現(xiàn)的護患溝通問題大多由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不暢所引起,所以在對該病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過程中,應加強護患溝通,使之有效的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的發(fā)生機率,促使整體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诖?,本文對給予高血壓患者常規(guī)護理與在此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后的效果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如下。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我院的80例高血壓患者成為此次研究觀察對象,繼而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60~70歲,平均(65.2±9.4)歲。研究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60~70歲,平均(65.5±9.3)歲,各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內容如下: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進行健康宣教;叮囑患者遵醫(yī)囑要求按時服藥;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科學化的運動及飲食計劃;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以此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干預。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詳情如下:(1)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應禮貌用語,多關心患者的病情與其家屬情況,拉近醫(yī)患距離,提高護理人員在患者與家屬心中的親和度,促使醫(yī)患關系更加和諧。(2)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詳細的對其文化接受水平及病情等情況進行了解,使之有效的以患者易接受的語言與其進行交流,若患者存在有負面情緒時,應及時對其進行安撫,治療過程中多鼓勵患者,使之提高其治療配合度。(3)在為患者提供相關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患者所提供的服務態(tài)度及服務環(huán)境等,按時對患者的床單被褥及病服進行回收清洗,保障其治療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性[2]。(4)若患者的情緒比較激動時,護理人員應以傾聽者的姿態(tài)來了解其的需求,直至患者的情緒恢復平靜后,再以耐心、溫和的態(tài)度向其解釋心中的疑惑。(5)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除了注意言語交流形式,還應注重肢體交流形式,例如鼓勵患者的過程中拍拍患者的肩膀等,但是若發(fā)現(xiàn)患者不喜歡肢體交流時,應避免強制性使用該交流方式[3]。
觀察患者的護理前后的血壓指標及各護理后的效果指標。
使用SPSS 22.0軟件計算P值,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檢驗方式為x2;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s)、檢驗方式為t,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舒張壓及收縮壓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壓情況比較(±s,mmHg)
表1 血壓情況比較(±s,mmHg)
組別 例數(n) 舒張壓 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98.65±4.45 92.56±5.45 174.66±2.67 152.56±2.92研究組 40 97.67±2.56 85.56±2.38 174.86±1.56 139.57±2.93 t-- 1.2073 7.7443 0.4090 19.8608 P-- 0.2310 0.0000 0.6836 0.0000
研究組患者的各護理效果評分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護理效果評分比較(±s,分)
表2 各護理效果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n) 治療依從性評分 護理質量評分 生活自理能力評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 40 72.96±2.98 73.83±2.56 73.86±2.76 72.86±2.75研究組 40 92.66±1.26 93.70±1.26 93.67±2.76 92.67±1.69 t-- 38.5091 44.0436 32.0989 38.815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言語方式對于護理質量的影響較大,護患之間良好的交流表達形式可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血壓病癥在臨床上屬于一種高發(fā)性的心血管病癥,近些年來,隨著該病癥患者數量的逐年增加及患者醫(yī)療思想意識的進步,使其對該病癥的臨床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有效的改善該病癥患者的血壓指標及提升護理效果,在對患者提供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是十分重要的[4]。本研究中,加強護患溝通后,研究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舒張壓及收縮壓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各護理效果評分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強護患溝通在高血壓病癥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原因在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較為注重對患者健康宣教、用藥、飲食、血壓檢測以及運動等方面的護理干預,但是其較為忽視醫(yī)患溝通對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方面的重要性,加之其缺乏一定的護患溝通,將不利于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掌握,使之不能動態(tài)性的調整患者的護理計劃,同時,也將增加醫(yī)患之間的護理糾紛事件,導致影響到整體的臨床護理質量。加強護患溝通,可使得護理人員以和藹可親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減少患者對護理人員所產生的誤會,降低醫(yī)患糾紛事件發(fā)生率,這不僅將促使護理人員調整其自身角色,還將進一步拉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該護理模式還體現(xiàn)了一定的人性化護理理念,其要求護理人員應耐心聽取患者心中的疑慮,使之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及依從性。
總結,加強護患溝通可有效的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指標,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工作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