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芳
(張家港市香山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632)
外傷性肋骨骨折在骨科屬于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其治療關鍵在于明確鑒定骨折數(shù)量及部位,減少醫(yī)療不良事件。以往采用DR平片診斷[1],但由于肋骨部位的原因常不能準確判斷肋骨骨折具體狀況。而且肋骨骨折若為隱匿性會出現(xiàn)漏診誤診情況。因此,本文中對我院100例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進行DR平片以及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報告如下。
對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診斷為外傷性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齡20~75歲,平均(42.8±3.9)歲,癥狀有明顯胸部外傷、肋骨壓痛感,致傷原因有58例為交通事故、20例為高空墜落、18例為受擊致傷、4例為跌倒撞傷。
DR平片:采用數(shù)字平板C線的成像系統(tǒng)平片檢查;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儀器為64層螺旋CT掃描儀,對軸位進行斷層掃描,設置頭顱掃描參數(shù):電流為150 mA,電壓我130 kV,厚度及掃描層距均為5 mm。之后進行增強掃描,設置電流為150 mA、電壓為130 kV、厚度為5 mm,層距為1.5 mm,薄層重建間隔為0.7 mm,重建數(shù)量為1.25 mm。讀取全部CT圖像并進行重建處理。
觀察并記錄兩種診斷方式的骨折診斷狀況以及診斷準確率。
采用軟件SPSS 19.0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與(±s)表示,給予卡方及t檢驗,若是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即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0例患者經(jīng)臨床手術病理證實有骨折216處,多發(fā)性骨折57.0%,第4~10段肋骨骨折73.0%,水平節(jié)段腋段骨54.0%。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準確率為95.4%(206/216),而DR平片診斷準確率為81.0%(175/216),兩組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性比較(n,%)
肋骨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臨床治療關鍵是明確診斷骨折部位、數(shù)量,占胸部骨折的80%以上,這與生活質(zhì)量提高、交通發(fā)展等有關,近年來該病發(fā)生率逐漸增加。肋骨骨折不僅僅是損傷單個肋骨,而是多個肋骨的損傷[2]。臨床診斷常采用DR平片技掃描技術,但存在局限性,對多個肋骨損傷存在漏診情況,這會影響預后效果,延長患者的疼痛時間。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掃描技術可準確定位骨折部位,診斷準確性高,相比于DR平片技術,明顯縮短檢查時間、輻射較小、設備操作較為便捷等,DR平片可及時調(diào)整圖像對比度,準確定位骨小梁骨折情況。但胸廓前后徑相對較厚、肋骨結構單一化、拍攝角度難以掌握、走向相對明顯,不能完全掌握隱匿性肋骨骨折[3]。而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掃描可清晰顯示骨折部位的具體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00例患者經(jīng)臨床手術病理證實有骨折216處,多發(fā)性骨折57.0%,第4~10段肋骨骨折73.0%,水平節(jié)段腋段骨54.0%。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準確率為95.4%(206/216),而DR平片診斷準確率為81.0%(175/216),兩組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外傷性肋骨骨折選用64層螺旋CT斷層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臨床意義較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