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華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制圖課的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為一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感,既解決了制圖中難教難學的抽象內容可視化、具體內容抽象化的問題,也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重點突出,極大地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果。如何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作用,是促進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本文對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教學;多媒體技術;運用
機械制圖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畫法幾何通過點、線、面投影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機械識圖培養(yǎng)學生繪圖和讀圖能力,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培養(yǎng)多能型的應用人才是職業(y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任務,各校教學結構都在調整,適當的加大了實驗實訓和頂崗實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的增加,時間的減少,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的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越來越顯得意義重大。
一、多媒體教學的概念和優(yōu)點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現今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要工作原理是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常用的一些信息,比如語言、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將這些信息按照教學要求和相關要求有機組合,然后通過屏幕或者投影儀顯示處理,再通過相關聲音的配合和人為的控制,完成教學。
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用多媒體教學講課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多媒體教學可以省去板書教學的多數時間,使課堂傳授課的信息量最大化。在機械制圖課程中,會經常向學生展示一些機械部件的三維效果圖和相關信息,若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將會花去很多時間,并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結合該課程的教學要求,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動畫制圖軟件,這些軟件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當然這些軟件的應用是必須要用到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對于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而言,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整理資料是一項既費時又費力的事情,并且效果也不明顯,但是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些弊端。
二、傳統的機械制圖的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一)內容枯燥,不能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模式里,學生大都是從教師傳授的二維平面信息里獲得制圖的技巧及投影知識,學習起來不易理解,這就會給部分學生帶來學習上的障礙,再加上內容枯燥,這樣就不能豐富學生想象力,不利于學生學習。其內容枯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傳統的課堂教學所使用的機械掛圖和模型都是靜止的,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再加上教學資源也是相當貧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第二,我國對機械制圖的相關規(guī)定很多,這就會使得制圖的圖樣變得非常復雜,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圖幅大小的問題而無法給學生進一步講解制圖的相關知識。教師不能很順利地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也是云里霧里。
(二)黑板教學,浪費時間且無明顯教學效果
機械制圖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黑板上手工畫圖,學生在下面照模照樣的畫,雖然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來學習機械制圖的技巧和知識,但是繪圖是一個細致的工作,工作量大,對教師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而且課堂時間有限,這樣就會浪費教學時間,會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及教學質量。而且黑板繪圖只能讓學生看到一個靜止的三維空間,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其他方面,這樣就很難體會圖形和圖形之間的關系,也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感知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的目的。
三、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動機的最積極的組成部分,它在一個人的所有學習和工作活動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此外,興趣也是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機械制圖課程中,如果教師單純平臺進行理論解讀,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就不能完全調動起來。純理論知識能使學生感到課堂枯燥,沒有辦法將抽象理論轉化為知識。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不僅是對學生帶來了新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使用多媒體來抽象概念的形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覺得復雜的機械制圖并不是想象,而是一種學生的興趣培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越來越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對知識有強烈的興趣,并渴望學到更多。
(二)實現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雙重提高
在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教育中應用之前,課堂老師通常用粉筆+黑板模型,這種模式是傳統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多媒體技術運用電子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向學生傳遞更多信息。在多媒體課件中,教師可以將平面的東西制成3d立體圖形,在課件中向學生展示,對不同視覺效果的學生,它比黑板寫在黑板上的效果要好得多。多媒體課件具有聲音、文字、圖像等的效果,在許多方面?zhèn)鬟_了課程信息,使教學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此外,大部分教科書知識以多媒體廣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節(jié)省,是管理課堂時間,也減少了黑板寫作的足跡,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空間想象力
機械制圖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而中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往往較差,這就使得制圖教學中存在較多的難點,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往往花費了很多時間講授,但學生往往還是一知半解。而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展現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能把教學中抽象、深奧的重點、難點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達到化難為易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兩個不等徑圓柱相貫表面相貫線的求法時,相貫線的畫法是重點,同時由此拓展的軸上穿孔是一難點。學生往往對于相貫線的畫法能接受,但是對于軸上穿孔所形成的相貫線就難于接受。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先在屏幕上畫一水平放置的圓柱,再在上面畫一個小圓,然后利用貫穿功能,自動在圓柱上形成一個小孔,相貫線自然生成,旋轉變換圓柱的角度,讓學生看清相貫線的形狀,然后再在原位置拉伸一個圓柱,比較一下相貫線有何不同?學生會很容易發(fā)現穿孔與拉伸無非是一個實體變換的過程,直徑相同時,其相貫線是不變的,求法也是一樣的。再由此變換方向對照三視圖講解其求法,學生便會一目了然,從而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重點,而且可以使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結束語:
多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和運用,使機械制圖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變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教學,具有濃重的時代氣息,為學生學習機械制圖提供了更直接、快捷的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具有科技化、信息化的學習氛圍和課堂環(huán)境,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多媒體技術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利有弊,教師在使用時要注意采取措施,正確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探討多媒體教學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J].白鷺.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08).
[2]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機械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聶君.時代教育.2015(24).
[3]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機械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陳恒貴.科學中國人.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