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的課程標準改革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學校在教學中鼓勵探究式教學。而且,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提倡探究式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數學作為高中學習的重要知識之一,采用探究式學習是非常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的。這一學習方法就是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相關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但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應用并不廣泛,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一、 引言
探究式學習就是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是由教師將知識注入學生腦子里,并讓學生記憶。而探究式學習則是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自己探究新知識,它所提倡的是學生的深入參與。相比初中數學而言,高中數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與思考性,并且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適應新高考的需要,也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
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明和發(fā)現的人,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做過的事情的人。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方法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都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人的探究能力。
二、 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在已知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并且能夠歸納、總結。這一個過程是有思考的過程更是有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會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達到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探究式學習是不拘泥于課本的,需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這樣往往會產生新穎的方法,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二) 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
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自己的積極參與和認真思考下得到知識。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還能夠讓他們更深層次的理解數學,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三) 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在運用探究式問題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不僅要理解老師提出的問題,還需要自己研究探究問題的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參考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一) 學生的配合程度低
學生接受了長時間的填鴨式教育,在這種教學模式長時間的影響下,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地接受知識,主觀能動性相對較弱。探究式學習則是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要適應這種教學模式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從填鴨式的學習過渡到探究式的學習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 老師的認識不足
探究式學習出現的時間不長,當它應用到學習中的時候,很多老師不能夠充分認識,在課堂上不能準確引導學生,進而,探究式學習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探究式學習不僅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就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 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 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
學生長期接受的都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自主思考問題上學生的興趣并不高。基于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地探索新識。如教師在講一些抽象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從日常生活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熟悉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興趣會自然而然地得到相應的提升。
(二) 將實踐與學習相結合
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來發(fā)現其中的數學知識。例如,折紙、拼圖、制作簡易模型等。動手操作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以更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自己動手的時候,會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增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 提高教師對于探究式學習的認識
探究式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效果也相應令人滿意。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就需要提高對探究式學習的認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老師要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改革初心,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人。
(四)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進行教與學的主要場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之一。在此基礎上,推進探究式學習方法,在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不會給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作為課堂的設計者,教師要積極尋找不同方式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去吸引學生注意力。
(五) 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引導
探究式學習是需要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則需要給學生提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引導。關鍵是讓學生進行獨立探索,所以說,老師的提醒必須是適時的,在恰當的時間提示學生。教師要多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來作答,盡量讓學生走出書本,接觸其他的一些解決問題、看待問題的方法。
五、 總結
總之,探究式學習對學生來說,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教師來說,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落實還不夠徹底,部分教師對于探究式學習的認識程度還不夠。還有一些依舊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并沒有隨之改進。所以,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也要進一步加深對探究式學習的認識,老師更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經常地啟發(fā)、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調動,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與探索,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華曲.基于“問題導學”的“反函數”教學設計與心得[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1(1).
[2]林新建.對新課程數學高考復習教學的實踐與認識[J].數學通報,2010(3).
[3]卓斌.例談改編高中數學教材練習題的常用方法[J].數學通報,2011(2).
作者簡介:
楊盛德,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荔波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