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教育理念也逐漸從傳統(tǒng)教學轉變?yōu)槿陆逃w系。微課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具有教學方式新穎、互動性強、教育資源及表現方式豐富等優(yōu)勢,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微課教學;小學數學;有效學習策略
一、 概述微課內涵
微課在IT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使教師能借助信息技術改變知識固有常態(tài),在IT動畫技術支持下,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動圖,還可借助互聯(lián)網資源,用視頻、音頻等形式展現知識,充實現有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學習、探究積極性,使其成為課堂教學主角,引導學生在想學習基礎上,能學習、會學習,在微課學習進程中形成自主學習體系,提高其核心素養(yǎng)。微課每節(jié)課為510min,為此相關教程積極靈活性,并具有重點突出、內容精煉、知識脈絡清晰等應用優(yōu)勢,同時微課還可以互聯(lián)網為依托,施行線上線下教學互動,學生可在課下借助微課向教師提問,教師則以問題為由展開針對性講解,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從小學數學教育心理的角度來看,小學生的知識獲取不應該只是教師的主動輸出,學生的被動吸收,應該是教師以扎實的知識基礎,創(chuàng)新的授課模式來吸引小學生自主學習。對教師而言,微課的應用使授課不再是單一地講問評模式,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應用電子設備,讓課堂氛圍更為活躍,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對于學生而言,微課的應用更能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課堂中去,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三、 探析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通過對微課內涵進行分析可知,其作為新型育人手段,具有趣味性強、內容豐富、風格多變、交互性佳等優(yōu)勢,為此值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落實,為提高微課教學法應用成效,需對其應用原則進行分析,旨在引導小學數學教師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提高該教學方法應用質量。
(一) 生本原則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已然明晰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主體的重要性,只有時刻關注學生課堂表現,分析學生學習訴求,掌握學生學習動向,才能為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提供依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應用微課教學法亦該如此,例如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需依據學生年齡合理創(chuàng)編,基于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且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學習興趣相對較低,教師可適當豐富微課界面色彩,多用卡通形象、藝術字體設計課程,增加小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針對高年級學生微課內容需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將微課與分層教學法相結合,依據學生數學學習實況分設若干微課內容,確保每個學習層級的學生均能在微課中有所收獲,提高其數學素養(yǎng)。
(二) 實效性原則
為有效應用微課,在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教師需秉持實效性原則,在學生數學素養(yǎng)培育實況及教學進程中找到微課應用契合點,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實施價值。例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四則運算速度、精準度時,可依據學生四則運算學習實況,合理設計計算習題,微課計算習題需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并將每節(jié)微課時間均控制在5min,使學生能在計算練習過程中,下意識提高運算速度,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活性、運算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四、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 微課為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增添了活力
在傳統(tǒng)教育意義上,課堂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課為輔。而微課在課堂的應用上顛覆了這一傳統(tǒng)模式。實現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新模式,讓學生自主討論,自行理解,教師則以指導點撥的形式參與到學生的課堂學習中去。不僅如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微課,能夠使原本單一乏味的講授內容變成動靜結合的圖文或視頻,將原本枯燥的數字符號變?yōu)樯鷦佑腥さ牧Ⅲw形象。從而減輕小學生的畏難情緒,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消化理解記憶,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 微課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在學生課前、課中、課后都可以對學生有較大的幫助。
1. 課前預習,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很容易將自己錯誤的理解記住,在日后學習或者考試時也會比較容易出現錯誤。而微課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正確的思路,并帶著自己在預習中所發(fā)現的問題聽課。
2. 課上學習,學生帶著在課前預習時所發(fā)現的問題與同學討論,在研究出結果之后著重聽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外,還要刻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完善自己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3. 課后復習,教師制作的學生課后復習使用的微課視頻時,會較傾向于將教學內容深度挖掘,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時,不只讓學生記住課堂上的一種計算方法,還需要課余時間自己動手稱量計算。使學生在課后的自主學習中不僅扎實了文化基礎,還培養(yǎng)了自己的動腦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 合理應用微課資源,有效改善教學成果
微課的發(fā)展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較多的教學資源,不僅學生可以在微課平臺上有針對性的學習,教師也可以在平臺上選擇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作品,以此借鑒或豐富自己的教學活動。除此之外,由于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小學生在對其進行理解分析時會有較大的難度。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相對來說,也不能堅持較長的時間學習。因此,即便教師按照課時要求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差強人意。改變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首要目標。微課的應用剛好解決了這類問題,不足18分鐘的視頻時長以及生動的動畫效果,既滿足了易于接受的要求又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上所學內容。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使微課教學法得以有效應用,小學數學教師需積極學習先進教學方法,轉變滯后性育人思想,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同時小學校需做好互聯(lián)網敷設工作,將網絡化教學視為自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方向,積極建設教學資源池,為教師靈活汲取互聯(lián)網資源設計微課充實教學體系奠定基礎,在提高微課應用價值基礎上,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莉.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41-142.
[2]王明星.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名師在線,2019(13):83-84.
[3]劉武.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8):112.
作者簡介:
慕巧紅,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紅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