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展寧
摘 要:在高職院校教學中計算機教學至關重要,計算機能力是目前學生所必備的應用技能。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是一大重點,目前全面改革創(chuàng)新計算機基礎教學能為社會發(fā)展培育更多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所以當前高職院校要結合教學現(xiàn)狀確定教學目標,全面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IT技術應用范圍較廣,網絡在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應用范圍逐漸擴大,社會各領域也開始朝著信息化方向全面發(fā)展,在新時期教育中計算機能力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學人員要整合多項資源,強化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yǎng)。在教學改革發(fā)展中,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形式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應用能力,推動高職計算機教學快速發(fā)展。
一、當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現(xiàn)階段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xiàn)狀中能得出,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還是采取過去傳統(tǒng)化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此類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單方面?zhèn)魇谥R,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此類教學模式難以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對培育社會創(chuàng)新型人才具有較大負面影響。其次,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認知能力較差,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在日常學習中難以保持高效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所以對高效化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開展具有較大限制性。
目前,高職院校招生人數(shù)較多,教師數(shù)量較少,導致教師教學任務量增加。在信息時代快速發(fā)展背景下,要求計算機專業(yè)教師要不斷豐富更多全新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師難以有過多時間補充新知識,教學中設定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單一化現(xiàn)象嚴重,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激發(fā)。在現(xiàn)代化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1],有大多數(sh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良好,但是缺乏高效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日常教學考核中,教師僅僅通過試卷考試成績來斷定學生學習成效,這樣不利于對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對學生缺乏有效激勵,考核方式創(chuàng)造性不足。
二、現(xiàn)階段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策
(一)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就是培育更多復合型應用人才,也能有效適應高職院校教育特色。當前要全面實現(xiàn)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教學中可以確定模塊化教學模式的主導地位,提升教學內容實用性特征。如在計算機基礎課程——NIT課程教學中設定具體知識模塊,各項實踐操作技能滿足教學要求,向學生傳遞更多計算機基礎知識,突出計算機教學中開展各類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基于任務驅動原則進行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指導評價,考察學生綜合操作能力與應用能力。在常用的辦公軟件Word學習中,在NIT中選取完整案例,要求學生制作電子小報,讓學生帶著任務探究各項具體問題,如Word文檔編輯與建立方式、文檔格式設置與美化方式、完整表格制作等。從模塊整體知識角度出發(fā),將完整的學習任務基于模塊化角度進行有效分解,這樣能有效培育學生問題解答與分析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不同案例促使知識點之間能有效串聯(lián),連接為完整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案例選取過程中,要選取更多真實性工作案例,案例內容滿足教學大綱要求,明確不同案例中包含的教學知識點,確保學生操作技能與多方面能力得到針對性培養(yǎng)[2]。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全面改革
在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理論教學中,大多都是提出概念、解讀概念、舉例論證。當前在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中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歸納提升來進行教學。在理論課程教學,先進行理論教學,之后進行實踐教學。在抽象化教學基礎上,展開具體教學。其次,要在實施普遍教學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教學。目前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可以從時間到理論、基于具體到抽象。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在諸多應用課程教學過程中,例如辦公軟件應用、文字知識處理、多種網頁設計等,此類教學活動沒有過多理論要求[3]。在具體教學中依照精講多練要求,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有效啟發(fā),從教學實踐中能得出具有良好的教學成效。
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各項教學活動不能僅限制于教材內容,還要拓寬教學視野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進行培育。在教學中鍛煉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能全面獲取更多信息,對信息內容進行篩選。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進行培育,就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分辨各類信息[4]。通過信息化方式獲取更多資源信息,鍛煉學生信息應用能力。信息素養(yǎng)能鍛煉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今后學習發(fā)展中提升自身發(fā)展競爭力。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手段全面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提出精講多練目標,讓學生掌握更多基礎知識,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應用能力進行培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全面優(yōu)化傳統(tǒng)板書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展開教學,發(fā)揮出校園網絡資源應用價值。在計算機教學中,要全面轉換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各項條件,提升學生教學積極性。目前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建立的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境具有較多應用優(yōu)勢,如多媒體計算機自身存在的交互性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次,多媒體計算機通過多個感官刺激能激發(fā)學生獲取知識積極性。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中具備超文本特征,能對多樣化教學信息進行有效組織與管理。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中具有突出的交互性,強化師生課堂交流[5],學生群體之間團結協(xié)作,在信息交互中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進行培育,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可以基于校園網全面開展網絡教學,建立自主學習平臺。各個專業(yè)教師之間相互協(xié)作,發(fā)揮計算機網絡資源應用價值,在海量的網絡資源中收集整合各項資料?;蚴墙Y合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學生不同學習作品,這樣能提升教學形象化特征。建立不同學習小組,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將學習成果在網絡環(huán)境中進行實時共享。依照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要注重開展實踐教學,要對學生實踐場地進行改進,補充完善各類教學設備。在機房中裝配自動化管理應用軟件,還要建立功能完備的學習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與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為了能全面適應學生不同學習要求,在學習平臺建設過程中要補充安裝CAl相關教學應用軟件。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能讓學生掌握更多軟件基礎應用,對學生今后計算機學科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知識內容,為學生布置更多實踐性操作,讓學生能在實踐鍛煉中強化自身應用能力。比如在文檔操作相關知識講解之后,為學生設定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對文檔進行各項操作,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完電子表格相關知識之后,為學生布設練習任務,讓學生對班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各項數(shù)據進行分析整理,這樣能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應用能力。學生作業(yè)完成之后,組織學生在各個學習合作小組中進行討論[6],明確自身練習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各項操作更加規(guī)范合理。圖片制作處理教學中能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育,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引導其進行處理,讓學生掌握圖片制作與處理技巧。
結語
現(xiàn)代化社會信息化進程逐步加快,計算機技術在不斷更新。在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要進行全面改革創(chuàng)新,從實踐中分析各項問題,促進教學改革活動深入發(fā)展。從教學實踐中采取不同教學措施,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yǎng)進行培育,為社會培育更多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歐志亮.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探究[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5):35-37.
[2] 臧勇.試論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科學咨詢,2019(8):34.
[3] 鄧麗坤.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7):153-154.
[4] 申永祥,趙秋菊.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模式下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17(5):186.
[5] 譚航.基于思維培養(yǎng)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與探索[J].商情,2018(17):220.
[6] 馬海波.試論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才智,2018(3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