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丁山
摘 要 油松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常見的樹木品種,具有較長的種植歷史,有一定的防護和綠化功能,但是近些年來互助縣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還有所欠缺,這對于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有著重要影響,也對后期的治理造成一定的困難。本文對油松病蟲害發(fā)生特點進行分析,并探討其防治技術措施。
關鍵詞 油松病蟲害;發(fā)生特點;防治技術
油松的種植面積廣泛,在防止病蟲害方面具有難度。近些年由于高溫天氣增多以及外來生物的入侵等諸多因素,導致了油松病蟲害發(fā)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給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困難,我們要對油松病蟲害建立長效的防治機制,將更好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呈現給人民。
1 油松概述
油松是一種陽性樹種,屬于我國特有樹木,在東北、西北等地區(qū)廣泛種植。油松具有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風,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鈣質黃土上,-25℃的氣溫下均能生長。心材淡黃紅褐色,邊材淡黃白色,紋理直,結構較細密,材質較硬,耐久用??晒┙ㄖ㈦姉U、礦柱、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纖維工業(yè)等用材。
2 油松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
2.1 人工林中易出現病蟲害
種植人工林是當前的綠化必然趨勢,但是影響人工林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種植的范圍、種植的土壤性質、種植的樹木品種、種植所在地的氣候變化等都對人工種植林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某一個條件未能達到樹木的成長需求,很可能就造成人工種植林成活率較低的現象,同時也會增大病蟲害的危險性。在大面積種植人工林的過程中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就是不能像野生林帶那樣具有物種的多樣性,樹種的單 一性也就容易發(fā)生病蟲害[1]。
2.2 純木林中易出現病蟲害
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循環(huán)的導向系統(tǒng),所有的生物和物種都具有相生相克的屬性,所以在一個健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每一個動植物都有相互制約的其他物種,這也是生態(tài)平衡的關鍵性因素。但是在純木林中如果都是油松,那么物種就會相對單一,造成了林中的昆蟲類也就比較單一,一旦有病蟲害發(fā)生,則有可能沒有其他天敵對其產生制約,所以在天然調節(jié)方面具有很大的劣勢,純木林中生態(tài)環(huán)境過于簡單,草地、池塘等的環(huán)境多樣性才能引發(fā)昆蟲的多樣性,更有利于病蟲害的相互制約功能[2]。
2.3 長勢不良的油松更容易發(fā)生病蟲害
很多時候人們?yōu)榱颂岣呓洕б?,對于油松林的管理上過于松散,并沒有合理的種植和開采。不科學的采伐、過度采伐、對松林地帶缺乏環(huán)境整理、亂扔垃圾廢料等都會造成油松的長勢不良狀況,這樣的生長條件給油松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油松健康狀況不好就會造成抵抗力低下,給病蟲害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長勢不良的油松更容易發(fā)生病蟲害,也給防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 油松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3.1 人工營造混交林
我們要盡量避免單一木種的林地營造,而是要根據林地所在地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環(huán)境進行勘察、科學分析,在抵抗病蟲害的特點上進行各類樹種參考,合理搭配不同樹種的混交種植,營造出一個具有循環(huán)功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以防治油松病蟲害為主,以自身防御功能為主要控制對象,其他樹種要有益于油松的成長。在混交林種植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林地地形的構造,讓林地的種植率不能過密,也不能過于稀疏,要讓樹木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將種植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禁止亂砍亂伐[3]。
3.2 檢疫和預防措施
我們對于與油松樹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從源頭抓起,這樣更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我們要在林地種植之前對于苗木進行檢疫工作,可以適當的使用防病蟲害的藥物,然后要對種植林地的氣候、土壤、以往的經驗進行推測,預計種植完成后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病蟲害,建立有效的預防和應急響應方案,要保證我們的推測依據可靠,在制定方案上要突出實用性,一旦發(fā)生病蟲害,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理,并能將病蟲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3.3 人工及物理方式的病蟲害處理
人工和物理方式是能夠最大限度上的不影響林地環(huán)境的方法。人工主要是以修剪病蟲害枝條、捕捉害蟲、誘捕害蟲、破壞蟲卵等方法,物理方式主要是機械類的防治方法,可以對油松注射藥物,將病蟲害樹木進行隔離,對病蟲害部位進行阻隔等。人工和物理機械方法不會污染環(huán)境,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缺點是見效慢、而且效率比較低下。
3.4 生物和化學方式的病蟲害處理
除了以上的人工和物理防治方法以外,還有生物和化學防治辦法。其中的微生物防治辦法為利用微生物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微生物可以有效地讓病蟲害自生自滅,具有提前性和不影響種植的優(yōu)勢?;瘜W的防治措施,主要是藥物的噴灑、對于發(fā)病樹木局部的熏殺、仿生制劑的防止等,這些技術也可以互相結合使用,可以達到更加高效的效果。同時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具有見效快、效率高、互補互利的優(yōu)勢,但是大規(guī)模使用化學制品有可能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危害,而且很多病蟲害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抗藥性,一旦產生抗體,藥物就會失效。所以我們在使用生物和化學方式治理病蟲害的時候不能總是用單一藥物,要注重化學藥品的更換和搭配。
總而言之,油松是我國種植較為普遍的樹種,對于我們的防風固沙、綠化美觀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油松適應能力較強,作為一種四季常青的樹種,非常適合于北方地區(qū)的大面積種植,所以油松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一旦發(fā)生災害可能會對油松造成大量的破壞,我們要根據油松常見病蟲害的特點進行分析,運用科學手段加強綜合性的防止措施,有效避免害蟲的傳播,并提前做好預測和控制工作,保證油松的正常、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姜振,盧曉.油松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解析[J].防護林科技,2019(4):76-77.
[2]張瑞芳.油松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策略淺談[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5):30.
[3]齊勇,夏藝展,劉微, 等.油松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J].新農村(黑龍江),2018(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