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天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大幅提升國民生活水平的同時,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對電能的需求直線增加。鑒于此,各地紛紛興建智能變電站。大規(guī)模智能變電站的建設使得變電站故障維修工作的難度不斷加大。為此,在綜合考慮保護的“四性”與智能站特性后,文章針對當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優(yōu)化改進研究。
關鍵詞:變電站;繼電保護;優(yōu)化
引言
對智能變電站當中所涉及到的繼電保護技術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優(yōu)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能變電站的運營安全和提升智能變電站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智能變電站的長遠發(fā)展,由此可知,繼電保護技術是智能變電站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智能變電站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與開發(fā),為了更好的促進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營,必須進一步提升繼電保護技術,使其在智能變電站中得到良好的應用。
1智能變電站中繼電保護的重要作用
我國的智能變電站隨著經濟發(fā)展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每日所產生的供電量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是,在智能變電站的實際運用和發(fā)展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繼電保護裝置中的重要器件發(fā)生故障,會影響整個智能變電站;斷路器經常會發(fā)生跳閘的情況,無法提供足夠的供電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這些情況會導致智能變電站中的供電設備受到損壞,需要企業(yè)在控制范圍內靈活處理問題。電力系統(tǒng)在運行和維護過程中,如果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會在繼電保護設備的保護下發(fā)出警報,提醒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理,使其產生的不利影響控制在范圍內。一旦智能變電站發(fā)生故障,繼電保護裝置就會在第一時間進行緊急處理,將發(fā)生故障的區(qū)域與電力系統(tǒng)進行分離處置,以免擴大故障區(qū)域,減少受損害區(qū)域,為整個智能變電站提供安全保障。
2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設備接口連線不合理,光纖聯系不穩(wěn)定
隨著各地智能變電站的建設,變電站的設備數量也在幾何數的增加,其結果導致在現行變電站系統(tǒng)中,端口過多為從業(yè)人員的操作帶來了巨大的難度,而且還存在著安全隱患。此外,光纖聯系不穩(wěn)定也是現行智能變電站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當光纖出現質量問題或是出現損壞時都會對繼電保護裝置造成影響。
2.2檢修機制的隱患問題突出
與傳統(tǒng)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在檢修機制制定過程中也出現了明顯轉變。此外,對于智能變電站的保護裝置而言,這項工作的開展也具備較強智能性特征,要想更有效地推進遠程遙控,就需要在保護裝置中加裝大量軟壓板。但是在對軟壓板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一定安全隱患。比如軟壓板應用中會造成遙控操作的正確性降低,不利于可視效果的提升,此外,這項工作的開展也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定檢工作難度。
2.3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在建設智能變電站的時候,會使用到很多的電子式互感器作為其外部零件,但是這些外部零件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其受到環(huán)境干擾比較嚴重。如果這些電子式互感器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很有可能造成其工作方面出現錯誤,給智能變電站提供錯誤的數據信息。由此可見,外部環(huán)境對電子式互感器的干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質量以及運行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負擔。
3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優(yōu)化策略
3.1就地化間隔保護
隨著就地化保護技術的成熟,在智能變電站中安裝繼電保護裝置時,就可以依照“就近原則”,在目標設備的附件上安裝繼電保護裝置。在應用了就地保護技術后,實現了縮短繼電保護裝置的反應時間,降低了智能變電站運行故障的目的。有效消除了現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接口連線不合理,光線聯系不穩(wěn)定存等的問題。以線路間隔保護為例。通過GOOSE網絡發(fā)布裝置自身的跳合閘信號,通過電纜采集必要的一次設備信息,直接傳輸保護的跳合閘命令。同時,線路間隔保護一體化裝置還具備SV+GOOSE共口輸出功能,供予其他站域其他保護使用。
3.2加強對安全措施的制定
在變電站工作開展中,由于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所以變電站中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出現了明顯變化。所以在檢修工作正式開始前,工作人員就需要制定合理的隔離措施,確保后續(xù)工作手段能得到順利發(fā)展。在對設備進行檢修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停電和不停電問題的分析,換言之,在對檢修方式進行選擇過程中,需要提前考慮變電站的實際工作狀態(tài)。在一次設備停電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對設備進行調整,從而在不同方式下制定更為全面的安全措施。但是在不停電狀態(tài)下,工作人員還應該在檢修合并單元過程中加強保護措施的完善。
3.3就近原則安裝繼電保護設備
為了更好的確保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營,在進行繼電保護相關的裝置安裝的時候應該遵循就近原則,在智能變電站有關的設備附近安裝繼電保護裝置。只有這樣就近安裝繼電保護裝置才能夠確保在智能變電站出現問題或者事故的時候,繼電保護裝置在第一時間內做出相應的保護動作,減少繼電保護裝置的反應時間,最大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出現問題與故障所帶來的風險。
3.4運用計算機技術
需要運用計算機技術對整個智能變電站的數據進行科學處理,例如,一旦計算機接收到了相關設備所發(fā)出的危險信號,計算機系統(tǒng)就能夠自動對其進行處理,智能化的控制后臺保護設備的有效運行,縮短人工處理所耗費的時間。計算機處理事件的靈敏度遠遠高于人工,這樣可以為智能變電站系統(tǒng)提供安全保障。
3.5加強智能化水平
為了使智能變電站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在對其傳統(tǒng)變電站改造與擴建的同時,還應該全面加強其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化。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化是提高智能變電站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與現代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可以科學、有效的實現對智能變電站中信息的調動。當外部環(huán)境對智能變電站設備產生干擾的時候,計算機可以自動啟動相應的保護措施指令,對其進行合理的保護。在智能變電站當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電子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繼電保護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的縮短信息傳輸的時間,這樣一來可以進一步提高智能變電站整體的靈敏度,同時也可以實現更好的保護智能變電站。
結語
建設現代化的智能電網系統(tǒng),智能變電站是不能繞過的部分。而在智能變電站中,其核心是繼電保護,是保障安全運行智能變電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形勢下,智能變電站的從業(yè)人員,必須針對當前繼電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現行的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解決變電站智能化后帶來的問題,為未來智能變電站的發(fā)展提供穩(wěn)定運行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戴琦.智能變電站與主站信息交互新模式探討[A].江蘇省電機工程學會城市供用電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江蘇省城市供用電專業(yè)學術年會論文集[C].江蘇省電機工程學會城市供用電專業(yè)委員會:江蘇省電機工程學會城市供用電專業(yè)委員會,2013:5.
[2]王江,鄔大為,王盛輝.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典型缺陷的處理及分析[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16,28(S1):179-185.
[3]龍澤波.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典型缺陷的處理及分析[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7(40):91-92.
[4] 劉忠民,牟小雪,黃鳳英.淺析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J].電子測試,2016(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