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波
摘 ?要:都說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對教學非常重要,當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他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而且學習起來既輕松又愉悅??墒?,眾所周知,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初中生在學習地理中面臨的首要困難就是識圖和記圖,而且學生在考試中也是在地圖相關的題丟分較多。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除了課程標準中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教授之外,我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績?,F(xiàn)在將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習興趣
一、培養(yǎng)學生識圖、記圖的能力和興趣
在學生剛剛進入初中開始,由于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的內(nèi)容空間概念比較多,而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對空間概念的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就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必須帶《地圖冊》和《地理填充圖冊》。在上課時,課本上的地圖與《地圖冊》相結(jié)合,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地圖信息。例如,在學習《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地球的公轉(zhuǎn)》一節(jié)時,課本上的地圖在信息量上相對較少,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去仔細觀察《地圖冊》上的各個相關地圖,從圖中找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點,從而加強學生認圖、識圖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空間概念的理解,逐步提高學生識圖、記圖的能力和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填圖的良好習慣
在以前布置作業(yè)《填充圖冊》時,有很多學生遇到填圖就跳過,因為填空題有答案可抄,而填圖題沒有答案。還有的學生對填圖上的陸地和海洋分不清楚,對填圖上的一些符號認識不清等等。所以,我在上課結(jié)束后會留一點時間,讓學生在《填充圖冊》上填圖有關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并指導學生填圖的方法,找出一些填圖的規(guī)律,并讓學生對照課本上的地圖或是查找《地圖冊》上的相關地圖,來完成填圖任務。通過幾次的填圖練習,學生提高了填圖的興趣,就連平時不愛做作業(yè)的學生也表現(xiàn)出了對地理填圖的濃厚興趣,因而《填充圖冊》作業(yè)交來的最多,一本都不少。通過對填圖的學習,不僅使學生認圖能力、識記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夠充分利用地圖讓學生提高填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填圖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初中一年級的《海陸分布》一課教學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圖對于學生來說,是初步進行空間思維的轉(zhuǎn)化過程,所以,學生要想準確的記憶并分辨出來是很困難的,所以這時識圖記圖就十分重要了。在課前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七大洲的輪廓圖,要將班級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所以要準備六組的圖片材料,于是在課前時間找了幾位同學到辦公室來幫我一起剪裁圖形和紙板,學生問我“老師,你這是做什么用的?”、“老師,這是什么???”、“怎么這么多???”、“這是做什么用的?”。學生七嘴八舌地問我。我說“這是下節(jié)課上課要用到的東西。”學生們還是一臉疑惑的樣子,“下節(jié)課要上手工課嗎?”,新的問題又來了,“地理有手工課嗎?”看著學生們一臉的疑問,告訴他們“你們幫老師剪好這些圖片這行了,不要剪壞了哦?!边€是沒有說出來答案。
在上課時,我將所有的拼圖材料分到每個小組,在課堂上講授完海陸分布的比例,以及七大洲的面積大小排列后,讓同學們對照課本上七大洲的輪廓圖,然后要求每個小組學生在圖片上寫出大洲的名稱,按照海陸分布的位置粘貼到長方形的紙板上。在材料發(fā)到各小組時,同學們表現(xiàn)出了快樂和帶有疑問的心情。同學們拿著圖片在說“這是哪個大洲?”、“這個是非洲?!?、“不對,這個是南美洲。”由于非洲和南美洲圖片有點相似,不認真辨認的話容易辨別錯誤。有的同學通過仔細觀察課本圖形,有的同學則看個大概就填寫大洲的名稱,馬上就有其他同學為其糾正,并將正確的大洲名稱填寫在圖片上。填好圖片后,各小組開始用雙面膠將圖片粘貼到紙板上。有的小組學生已經(jīng)把各大洲的大概位置用筆畫了個記號,直接粘貼上去就行了,有的小組則把圖片粘貼上。在此過程中,我邊看邊進行指導,但沒有糾正他們粘貼有錯誤的圖形。在各小組都完成了以后,讓各小組代表上講臺上向同學們展示他們的成果,讓同學們先來評論一番:“哈哈哈,第2組的圖形粘貼歪了”、“第5組做的最好”。通過同學們的點評,讓每個小組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第2組同學把圖片拿回去后重新進行了粘貼,并展示給大家看,然后我再點評:“第5組同學們把七大洲的位置粘貼的非常準確,大洲的名稱也標示的正確,做得非常棒!給予掌聲。其次是第1組和第3組,做得也非常好,第4組和第6組的稍微調(diào)整一下??磥硗瑢W們都掌握了各大洲的位置、各大洲的名稱以及記住了各大洲的輪廓形狀,請各小組保管好圖片,將在下節(jié)課在圖片上找出四大洋的位置并寫出四大洋的名稱?!?/p>
在整個過程中,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與平時上課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就連平時不怎么聽課的學生都興趣極高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在活動中學習到了課本知識。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地圖,借助地圖,強化記憶。首先要認真讀圖,對七大洲的位置做出準確的判斷,其次要識記各大洲的名稱,記住各大洲的輪廓圖,在教學中于教寓樂,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通過對七年級學生應用地圖的訓練,從認圖、記圖到填圖,再到運用自制教具和地圖的相結(jié)合的練習,使得學生逐漸形成了對地圖上信息的一定認知能力,能夠從地圖上提取所學內(nèi)容的相關信息,也能夠簡單地分析地圖上的一些信息,提升了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綜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對地理知識的求知欲和運用地圖的興趣。
我們說,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零星的知識系統(tǒng)化。圖文結(jié)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記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填圖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和運用好地圖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麗君.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5(19):43-43.
[2] ?楊芳.探討高校地理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地圖應用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3(2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