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日
摘 要:班主任“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還應該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如此,班主任工作就要與時俱進,在新的形勢下,不斷探索和總結(jié)新的管理方法,推陳出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需求。
關(guān)鍵詞:班主任 管理
一、讀懂學生的有聲語言和無聲心理
班主任工作是從無數(shù)次接手新生開始的。每接手一個新班,我把了解每個學生的個人資訊當作頭等大事來做。每次接手新班級,我都會利用開學前的備課時間來認識我的新生。根據(jù)有限的學生資料,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熟悉每個新生的名字,以及家庭情況。為了讓這些莘莘學子感受到我的真誠之心,按照慣例,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座位。目的是我能在第一時間內(nèi),準確無誤的叫出某個同學的名字。經(jīng)過對幾個新班級的實施經(jīng)驗,我總結(jié)出一個“對座叫名法”,簡單、直接、有效。一改過去“最后排靠左邊的那位同學”和“那個扎辮子的女同學”等記不住名字的叫法。當我在安排好座位后的第一時間就能準確無誤地叫出某個學生的名字時,這些新來的“小伙伴兒”都驚呆了。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哇!這個老班真厲害,剛來就知道我叫什么?!痹诮酉聛淼淖晕医榻B環(huán)節(jié),能看得出有些“小伙伴兒”是情不自禁,躍躍欲試;有的是左顧右盼,欲言又止;有的則是拘謹寡言,沉默不語。對此,我會先讓那些躍躍欲試的同學一吐為快;再鼓勵那些拘謹寡言的同學有啥說啥;最后,我激勵那些左顧右盼的同學暢所欲言。對個別不善表達的同學,我會讓他們寫下來,照本宣科讀給大家聽。由此,全班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見一斑。從這些學生的眼神里,我讀出了驚訝和欣喜、期待和憧憬。陶行知先生說:“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里出發(fā),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卑嘀魅喂ぷ鞑粌H要聽懂學生的有聲語言,還要通過學生的言行,用心解讀學生的無聲心理。
多年的實踐表明,采用“對座叫名法”,在第一時間里叫出學生的名字,可以一下子拉近師生的距離,師生親近感陡增。對此,我從不吝嗇滿腔的熱情,我確信,只有投入真情,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取得師生關(guān)系融洽和諧的教育效果。“對座叫名法”,就是按照座位制作出一張寫有全班同學名字的圖標,想叫哪個同學時,用眼瞄一下圖標,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叫出這個同學的名字了。
二、給學生施展能力的機會
從教20多年,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接觸到。有的學生很難管理,說輕了等于白說,說重了能好幾天。那年我教五年級,班里有一個叫樸永男的朝鮮族男孩,學習成績中上等,思維敏捷,遇事很有主見,總有N種想法要訴說,有一定的號召力。身邊有五六個同學常圍著他轉(zhuǎn)。有次美術(shù)課,他因為不用心畫,美術(shù)老師課堂上給他打了50分,他當場就把畫撕碎了,把美術(shù)本摔在了桌子上,并和老師發(fā)生了口角。圍著他轉(zhuǎn)的那幾個同學也跟著起哄,說美術(shù)老師偏心眼。后來他和我說了撕畫的原因:同座的馬同學畫的還不如他,老師卻給了60分,美術(shù)老師是偏心眼!為了有理有據(jù)地說服他,我把他倆的畫本都擺在了桌子上,一頁一頁地翻看著兩個人畫的畫,我說你仔細看看馬同學的畫,是不是一次比一次畫得好;再看看你的畫,前邊畫的都挺好,再看你撕碎的這幅畫,是不是有點太不像畫了。美術(shù)老師給你50分都算是抬舉你了,要是我只能給你40分。這么聰明的人,怎么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聽了我的這番話后,他低下了頭。過后,他主動帶著那幾個同學找美術(shù)老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用贊賞的目光當著全班同學地面對他說:“你做得很對,犯了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擔!既然你有如此的號召力,那老師就把他們同學幾個交給你來管理,他們幾個表現(xiàn)好了自然有你的功勞,表現(xiàn)不好你要負全責的?!彼吲d地當即表示:“老師您放心吧,從今往后我們保證不再給您惹事?!本瓦@樣,他和他的幾個小伙伴兒,一直到小學畢業(yè)都表現(xiàn)得很好。兩年后,上了中學的他,在學校遇到想不明白的事,還是一如既往地找我?guī)兔で蠼鉀Q的方法。
在每一個班級里,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像樸永男這樣的學生,從表面上看是很難管理,但一旦找到此類學生的“閃光點”,他們的潛力是不可小覷的?!皼]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師。”只要老師能夠放下身段,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用心開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需求和渴望,對他們做出的一絲細微的改變,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褒獎,維護好他們稚嫩的自尊心,為以后的成長提供有營養(yǎng)的土壤。
三、課前三分鐘苦樂分享會
經(jīng)過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歷練,我在管理班級的諸多方法中,感覺直抵學生心靈的妙招,就是我在每一天的第一節(jié)課前,雷打不動地召開“課前三分鐘苦樂分享會”。不管是不是我的課,我都在不影響任課老師教學的情況下,給學生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快樂溢出來讓大家跟著分享;苦惱倒出來讓大家?guī)椭獬?。不可否認,時下的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多,表面上又看不到,很多時候都隱藏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一味地生拉硬扯的批評說教,學生很難尚開心扉,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為此,給學生一個宣泄內(nèi)心苦樂的平臺,是時下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實施和加強的舉措。特別是學生心里的苦悶和煩惱,蓄積久了就會導致難以挽回的后果。“課前三分鐘苦樂分享會”,可以及時化解學生心理的“不理解”“不愿意”“不高興”“沒意思”“無聊”“偏心眼”等諸多看似不是問題的心理問題。通過幾年的實施,同學們都對苦樂分享會都很認可。有些心門緊閉的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也受到感染,大膽地毫無忌諱地向老師和同學們敞開了心扉,說出自己心中的不快,除去了心理的霧霾,開心快樂貫穿在學習過程的始終。這個平臺,讓同學們感受到了開心、平等、信任、關(guān)愛、尊重。老師通過這個平臺,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愿望和想法,真正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和塑造者。
總之,管理班級的方法有千萬種,但每一種方法都要因人而異,每一種方法的實施都有其獨特的內(nèi)在觸動點,找不到這個觸動點,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勞的。因人施教永遠是教育工作中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