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縮寫,即“小眾私密在線課程”。本文通過對有關文獻的研究綜述,對近三年(2014-2017)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內(nèi)容進行分析,探究其研究特點并進行研究反思。
關鍵詞:SPOC 大學英語 研究綜述
SPOC的概念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課程主任Fox教授于2013年率先提出。作為信息技術的產(chǎn)物“SPOC”近幾年來被廣泛的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SPOC針對小規(guī)模的學習者且學習者范圍具有私密性和限制性(譚蘇燕,2016)。高校從MOOC轉向SPOC,是對教學質量追求和實踐的一種理性回歸,能促進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在高校實體教學中落地生根和深入應用(廖宏建、劉外喜,2017)。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功能單一,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無法形成有效統(tǒng)一(束定芳,2014)。鑒于此,筆者在對2014到2017年間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有關文獻進行分析研究。
一、SPOC英語教學中的研究內(nèi)容分析
筆者將篩選出來的文獻進行研究分析,再進行分類,發(fā)現(xiàn)目前,對于SPOC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 一是教學模式設計,二是教學實踐,三是述評研究。
(一)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設計層面
這類研究主要是對SPOC與各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形成的混合模式進行研究。如(王娜、張敬源,2016)提出的“SPOC+小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創(chuàng)客教育+SPOC”的教學模式(盧海燕,2017);以及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筆譯教學模式(覃海晶,2016)。這些都是將SPOC教學模式與各個模式結合形成的新的教學模式,對SPOC教學模式的再創(chuàng)新。
(二)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層面
這類研究是在理論的指導下,將SPOC應用到各種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證明基于SPOC模式指導下的各類教學的有效性。例如,陳然(2015)設計了基于 SPOC 的混合學習模式,并以“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設計了應用案例,以期為高校深入建設和應用 SPOC 提供借鑒;廖宏建(2017)在界定SPOC 有效學習概念并構建理論模型基礎上,編制量表分層抽樣施測,使用因子分析和復回歸分析法,對SPOC有效學習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王瓊,武曉燕(2017)將SPOC引入高職英語。通過教育實踐證明,SPOC對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一定明顯的效果,但是仍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如用SPOC混合教學模式下,考試時無法避免學生作弊的現(xiàn)象。
(三)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述評研究層面
這類文獻大多是對 SPOC的概念、影響、發(fā)展歷程、優(yōu)勢等進行介紹與評述,同時還將SPOC與MOOC相比較。指出SPOC 在四個方面的優(yōu)勢(康葉欽,2015);申靈靈(2014)在對后MOOC時代進行研究綜述時提到MOOCs的最大價值體現(xiàn)在向全社會彰顯了技術對教育具有巨大影響的潛能,是推動教育與技術深度融合的催化劑。他們認為SPOC的產(chǎn)生符合時代潮流,但存在一定的缺點。
二、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特點
(一)研究主題與內(nèi)容: 主題發(fā)散,深度不足
SPOC在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主題范圍較廣,但是研究的深度不夠,無論是教學模式設計方面,還是教學實踐方面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筆者從所選取的相關文獻中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二分之一的文章都是在研究SPOC混合教學模式且停留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上面;
(二)研究立場: 各持己見,回歸理性
從SPOC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了兩種立場:支持,中立。
第一種持支持態(tài)度。這類研究者主要是肯定SPOC的優(yōu)勢以及積極作用。他們認為SPOC有著傳統(tǒng)課堂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SPOC 模式下,教師的角色更加多元化,由以往的單一的授課者開始轉變?yōu)榻虒W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以及課堂紀律的維持者。
第二種持中立態(tài)度。他們認為SPOC盡管有其優(yōu)勢,但是同時伴隨著一些的缺點。比如,學生利用SPOC平臺學習同樣會作弊(程少云、楊芳,2017)。不否認SPOC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缺點,認為我們需要客觀和辯證地分析、認識和實踐SPOC。
三、研究反思
首先,客觀對待,開展針對性的研究。SPOC 存在過于單一的問題,教學組織形式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翻版,以結構化的知識傳授為主,因此繼承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種學習方式并不適合分布式認知和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申靈靈、韓錫斌,2014)。所以要辯證的看待SPOC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而不是一味的支持或者是一味的反對。
結語
SPOC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較好地融合了MOOC和傳統(tǒng)教室課程的優(yōu)點。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SPOC在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學模式上,缺少應用,這不利于發(fā)現(xiàn)SPOC在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偟膩碚f,SPOC能夠助力高等教育信息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
[2]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1).
[3]廖宏建,劉外喜.高校SPOC有效學習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7(5).
[4]盧海燕.創(chuàng)客式教育+SPOC”模式下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7(27).
[5]覃海晶.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筆譯教學模式探究[J].2016,05(32).
[6]申靈靈,韓錫斌,程建鋼.“后MOOC時代”終極回歸開放在線教育—2008-2014年國際文獻研究特點分析與趨勢思考[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3):17-26.
[7]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若干研究課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3).
[8]譚蘇燕.SPOC的產(chǎn)生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
[9]王娜,張敬源.基于“SPOC+ 小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大學教育,2016(5).
[10]王瓊,武曉燕.基于SPOC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有效性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7(4).
作者簡介
李歡(1996.02—),女,漢族,籍貫:重慶涪陵,重慶師范大學,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