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華
摘 要:整本書閱讀作為葉圣陶先生提出的語文教育思想,在拓寬小學生閱讀量、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等方面形成重要指導。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閱讀能力基礎去展開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希望通過教學策略的合理運用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以及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 整本書 閱讀教學 策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50萬字,并且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進一步拓寬小學生的閱讀面以及激發(fā)其閱讀興趣,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閱讀能力基礎去展開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通過優(yōu)選閱讀內容、指導閱讀方法以及交流討論等策略去確保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內容選擇
1.以學生喜好作為主要標準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快樂地、持久地讀書。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講,整本書無外乎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包含兒歌、小說、語言、散文等,因此需要摘選出整本書中的精彩片段去調動學生興趣,通過推薦學生閱讀,實現(xiàn)以“篇”帶“整本”的效果。[1]所以,在整本書選擇前,教師要先行試讀再進行推進,比如在高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如下篇目:《將相和》選自司馬遷的《史記》:《少年閏土》選自魯迅的《故鄉(xiāng)》等等,教師都可基于文本去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不滿足于教材文本閱讀的想法,為解閱讀之癮去完成整本書閱讀。
2.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選擇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向學生推薦與所學單元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整本書,當然也可通過延伸課文內容去展開整本書閱讀。比如,在學習《蟋蟀的住宅》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立足于此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科學著作《昆蟲記》;在學習“作者筆下的人”這一主題單元時,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小兵張嘎》《百萬英鎊》等作品,確保整本書閱讀內容對教材內容的延伸。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閱讀屬于非常個性化的行為,所以對于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方式方法指導不必有過多的限制,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主要在于引導其在閱讀中多思考和交流,從中有所收獲。
1.制定閱讀計劃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可為學生制定每天的整本書閱讀時間和頁數(shù),同時具體點出需要精度和略讀的內容,從而保證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更具計劃和目的,大大提高閱讀的實效性,也能在每天堅持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比如,在個人整本書閱讀計劃中設定每天讀20頁,摘錄其中的好詞好句,每個月組織一次讀書分享會等。
2.仔細讀作者簡介、序言與導讀
許多文學作品會請他人作序,而作序之人會對作品的整體風格、大致內容進行簡單介紹,并且會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閱讀時需要重視的地方??梢?,通過仔細閱讀序言或導讀,能夠對整本書閱讀有明確指導,在閱讀中便能更好理解且少走彎路。同時,在整本書閱讀中還要多動手動腦,因為整本書中精彩片段眾多,倘若讀到欣喜之處或是不理解的地方,都應當隨時記錄下來,讓書中的文字去升華自己的思想,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3.分階段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
教師在學生閱讀前需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通過導讀為主題探討做好便宜點,并且對后續(xù)閱讀提出具體要求,讓小學生的閱讀更具目的性;在學生自由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大致對閱讀進度進行規(guī)定,讓大部分學生在讀到整本書的某一個階段時能夠聚在一起組織討論交流,在討論中進行必要點撥,讓學生活動更深的感悟,有助于學生后續(xù)的閱讀理解;待所有學生對整本書都閱讀完畢之后,教師還需再次組織閱讀交流,讓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體驗進行匯報,通過閱讀感悟的分享,讓學生透過他人視角有不同的體驗,更有助于學生將整本書讀通讀透,避免學生中途放棄,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
4.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指導
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為學生進行示范閱讀,當學生的拼音閱讀能力提升到一定地步之后,教師應及時放手,讓學生自由去閱讀,雖然速度會很慢,但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成就感,有助于其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針對中年級學生,教師可為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讀書報告單,讓學生將作品中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知曉如何立足不同視角去審視人物,掌握作品中的寫作手法;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需要提出更多深層次問題去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探究,比如在閱讀《草房子》時,需要基于整本書閱讀去按照人物展開閱讀交流,可集中對某一個人物展開分析。
三、豐富整本書閱讀活動
1.形式多樣的整本書閱讀匯報課
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同時,要結合學生多閱讀的內容去組織開展“古詩詞朗誦大會”“故事大賽”“讀書經(jīng)驗分享會”等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更加積極,也能保證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認真與深入。此外,因為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所以面對相同的文學作品也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因此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眾多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如教室的黑板報上預留板塊作為學生閱讀中的手抄報、讀書筆記、閱讀感想等,讓學生能夠欣賞到自己閱讀后的成果。
2.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編故事
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很多想法天馬行空且往往靈光乍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去仔細體會文本中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在這一基礎上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故事的續(xù)寫或仿寫,嘗試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比如,在閱讀完《愛的教育》《寶葫蘆是秘密》等作品時,教師在讓學生回味其中趣味性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讓學生將故事復述給家長聽,還可與同學一起對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改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文本內容表演出來。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屬于關鍵組成,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努力去嘗試各種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快樂閱讀且掌握更多整本書閱讀方法技巧,從而讓整本書閱讀教學更快更好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當中,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偉清.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路徑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9(18):53-54.
[2]褚衛(wèi)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5):39-41.